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呂潭鄉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
- 電話區號:0394
- 地理位置:豫東
- 面積:99平方公里
- 方言:中原官話-漯項片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古鴻昌故居
- 機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 火車站:扶溝站
- 車牌代碼:豫P
簡介,沿革,農業生產,鄉鎮企業,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科 技,教 育,文 化,衛 生,政 法,吉鴻昌將軍遺址,古鴻昌故居,吉鴻昌碑林,
簡介
311國道,許(許昌)鄲(鄲城)鐵路穿境而過。全鄉南北長12公里,東西寬8.5公里。總面積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8萬畝,農業人口占97%,居住著漢族、回族、香堂族、滿族4個民族,漢族人口占93%.呂潭鄉轄呂—、呂二、呂三、趙樓、尚村崗、前河、林灣、劉秀莊、盧樓、官地、陳大樓、楊村崗、單莊、羅敷廟、關營、齊莊、路莊、關莊、聶老、魏樓、紙坊、杜樓、西吉莊、范崗、葛崗、高台廟、齊村、宋寨、楊灣、曹莊、欒坡、吉唐莊33個行政村,110個自然村,237個村民組,11472戶,總人口49438人,其中農業人口48185人,非農業人口1253人。呂潭鄉黨委、政府在“無工不富、無農不穩”思想指導下,大力發展鄉鎮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據統計:全鄉國民生產總值4億元,農業總產值1.9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1億元,財政收入500萬元,人均收入2142元。
周口市扶溝縣呂潭鄉
沿革
1958年建呂潭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99平方千米,人口4.7萬。
農業生產
呂潭鄉農業生產分三個時期:1978年至1984年以農桐間作為主;1985年至1996年以麥棉套種為主;1996年以來,由於受市場影響,小麥、棉花等農副產品價格下滑,農民收入減少,鄉黨委、政府引導民眾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呂潭農民種植優質小雜果,從事養殖業、搞農副產品加工蔚然成風.據統計:全鄉建高效日光棚1100座,雙層拱棚2230座,全鄉棚菜面積達25000畝,陸地菜面積18000畝,麥一瓜一花生一筍一玉米等多熟套種面積1.7萬畝,食用菌專業村5個,菇農1000多戶.養殖業支撐起全鄉農村經濟的半壁江山,全鄉有黃牛2.5萬頭,其中肉雜牛1.2萬頭,生豬存欄2.2萬頭,羊存欄2.8萬隻,肉鴿1.7萬隻,肉狗4700隻,家禽8.9萬隻.高效林業成為農村致富的新的經濟成長點,以鄉林場為中心的萬畝優質小雜果已具規模,效益可觀.民眾利用村旁。宅基.坑塘,荒片栽樹,各村呈現林業生態村景象,路、溝、渠等通道綠化為林帶,田間地頭綠化為林網,育林面積達3.5萬畝,綠化空檔已基本消滅,農田林網控制率達98%,實現了高級平原綠化達標.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富有成效,全鄉機井2521眼,排灌機械2438台,主要河流清水河與幸福渠.豐收渠等9條主幹相通,並與各村耕地溝渠相連,形成了—套完整的排灌體系,有效灌溉面積9.45萬畝.農業生產實現機械化耕作,全鄉大中型拖拉機10000台,小型拖拉機1400台,大中型收割機100台,小型收割機6000台,打麥機9000台,農副產品加工小型機械600台.
鄉鎮企業
企業改制換新顏.1997年,呂潭鄉先後對鄉辦麵粉廠、窯廠等進行產權體制改革.已經倒閉的利民機械廠經產權體制改革後,1999年底又投資120萬元,興建技術性較強的奧威特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奧威牌”麵粉改良劑,年產量達360噸,銷售收入500萬元.產品銷安微、山東.河北等地.書記工程昂龍頭.1996年建成投產的書記工程吉星保健品有限公司,主要產品有“佶欣牌”純淨水暢銷不衰,年產值250萬元.1998年投產的書記工程鴻昌農用車廠,因市場飽和,銷路欠佳.2000年底更名為吉潭酒業有限公司,投資100多萬元轉產“吉潭”系列酒,年產值240萬元.書記工程聶老玻璃廠多方籌資70多萬元,改造原生產線,主要生產藥瓶、量杯、茶杯及工藝玻璃品,從廣東佛山引進3名高級技術員,從重慶聘請20多名技術員,加大產品科技含量,產品銷廣州.西安等10多個大中城市.呂潭鄉把發展民營企業做為振興鄉域經濟的突破口,催生了齊莊翻砂廠、高台板廠.宋寨布廠、趙樓有機肥廠、聶老預製廠等大批民營企業相繼投產,運行良好.2004年,招商引資又重上新台階,投資368萬元建成投產的扶溝縣奧威特木業有限公司;投資700萬元一期工程正在施工當中的扶溝縣宏達麵粉加工有限公司;巳完成投資300萬,總投資近千萬元的吉鴻昌碑林.垂釣.游泳、餐伙、鄉村休閒為—體的呂潭古鎮旅遊項目;投資50萬元,總投資150萬元的鄉林場木材加工項目.其中奧威特木業有限公司第—批產品問世後,鄉黨委、政府就組織人員到北京為他們的產品申報了國家IS09001質量認證,奧威特木業有限公司是河南省第—家獲國家質量認證的企業.據統計,全鄉個體工商戶13000家,其中工業企業204家,私營企業12家,大中型企業19家,鄉鎮企業總產值2.3億元,入庫稅金230萬元.完成利潤440萬元.
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
呂潭是古代中州四大名鎮(清風鎮即今博愛縣城、呂潭鎮、周口鎮、駐馬店鎮)之一,是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將軍的故鄉.呂潭自元朝開埠,迄今千餘年,鼎盛時,常住人口兩萬多人,運河碼頭徹夜喧鬧,日客流量數萬人.有“只知呂潭鎮,不知扶溝邑”的說法.
呂潭歷經戰亂和黃水侵襲。解放前已淪為千餘人的普通村鎮,地勢低洼,建設用地窄狹.1975年鄉政府由呂潭古鎮東遷至尚村崗。10年前,鄉政府周圍一片荒涼,呂潭雖逢集市,也只是小商小販.“弘揚鴻昌精神,再鑄呂潭輝煌”是古鎮人民多年夙願.
歷屆政府都非常重視小城鎮建設。2002年以張洪彬為書記.穆成安為鄉長的新—屆領導班子,進一步發揮奧威特化工有限公司龍頭企業的作用準備用2—3年的時間,把沿311國道呂潭一尚村崗建成集糧油加工、棉花加工、板材加工、食品加工、機械加工.旅遊娛樂為一體的工業小區,實現項目興鄉,工業興鄉,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全面小康的目標.屆時,呂潭和尚村崗特實現對接,婉延十里長街展現在世人面前,盡顯呂潭昔日雄風,足以告慰吉將軍英靈.
科 技
1999年4月,呂潭鄉成立村級農業技術服務站,完善鄉村科技網路,每村骨幹技術員3—5人,全鄉科技示範戶1000多家.99年12月,以鄉科技服務站為依託,成立以毛勝利為會長的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會員800多人,通過與縣科協及科研單位聯姻,並聘請農業專家、技術員深入農村講課,促使最新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業。呂潭鄉多次被縣政府命名為“科技示範鄉”,廣大民眾的科技意識日趨強烈.
教 育
1992年呂潭鄉成立由鄉黨政領導牽頭的教育委員會.呂潭鄉教育組更名為呂潭鄉教育委員會辦公室,簡稱呂潭教辦室.歷屆黨委、政府重視教育硬體建設.1992年投資150萬元的鴻昌職高投入使用.1996年投資20萬元建鴻昌國中大型餐廳.1998年籌資30萬元建羅卜廟國小教學樓.1999年,鄉政府投資70萬元建鴻昌二中高標準實驗樓,同年又籌資30萬元建聶老國小教學樓。2000年投資30萬元在尚村崗靳建的中心幼稚園投入使用,同年籌資56萬元的葛崗國小教學樓投入使用.2000年,關莊和路莊兩國小合併,籌資30萬元在新校址建教學樓及配套設施.同年,籌資60萬元的官地國小教學樓投入使用.同年,鄉政府與宋紅衛、何建成簽訂呂潭二中(又名鴻昌國中)承包協定書,呂潭二中由全民制學校改制為公立民助學校,承包期40年.
據鄉教辦室資料統計:呂潭鄉共有一處職業高中,2處國中,27所國小,1箇中心幼稚園,27班學前班,教師421人,225個教學班,9500名學生,青壯年接受鄉成人學校技術培訓率90%,青壯年非文盲率99.7%.
95年省“雙基”驗收,呂潭鄉代表我縣迎接了兩個項目的驗收,並順利通過:2000年又順利通過了省首批“雙基”復驗,為我縣我鄉爭得了榮譽.
奧威特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新法投資500萬元在呂潭一中建4座教學樓,台胎李梭投資6萬美元建成的齊村國小,都為呂潭的教育增添了新的光彩.
文 化
呂潭鄉素有“嗩吶之鄉”美譽,杜樓.門朝東、陳莊的嗩吶遠近聞名。葛崗、呂潭的豫劇團深受周邊市縣民眾歡迎。離退休老幹部門球隊、民間鬥雞協會等文體組織活動頻繁。33個行政村文化大院五室齊全,設施完備,鄉中心文化站被命名為“省百強文化站”、鴻昌故居、吉鴻昌碑林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年瞻仰民眾近萬人。評選“好媳婦”、“好公婆’、“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活動,淨化了社會風氣,以人為木的文化繁榮發展。
衛 生
呂潭鄉的衛生事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蓬勃發展,現有衛生院一所,下轄綜合醫院(鴻昌醫院)一所,現有職工、醫生62人,設內科,外科、兒科.婦科.產科.瘺科、心血管科、牙科、風濕科、中醫內科.
現有設備x光機二台,高檔牙科椅二台,先進的B超機,心電圖,生化設備等,病床25張,高級病房1間,固定資產約170萬元,在院長林保玖的帶領下,全院職工努力配合鄉黨委,政府滿足廣大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衛生保健服務的要求。
全鄉村級衛生所48處,鄉村醫生80人,確保對全鄉居民的疾病防治.醫療保健起到保障作用.
政 法
呂潭法庭辦公樓於1999年3月動工,2001年5月建成,省高院副院長李中和於5月1日為大樓建成剪彩。該樓總投資36萬元,三層21間,全部半封閉,樓內審判廳、調解室、會議室、微機室、幹警住室、食堂一應俱全,庭長鄒長虹,本科學歷,97年任呂潭庭長至今,任庭長8年來,審判各種案件近2000起無差錯,曾多次獲得市、縣先進工作者稱號,該庭每年都被評為縣先進集體.
吉鴻昌將軍遺址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優秀共產黨員吉鴻昌,字恆立,名世五,1895年9月18日生於呂潭鄉呂潭古鎮。1934年11月24日被蔣介石殺害於北平,犧牲時39歲.英年被害,鬥志未酬,給黨、國家、人民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吉鴻昌將軍一生堅持抗日救國.興辦家鄉教育,留下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現存的吉鴻昌故居、吉鴻昌學校就是將軍留給後人的無可比擬的精神和物資財富。
古鴻昌故居
1895年初,吉鴻昌的父親吉筠亭,過繼給近門叔叔吉大奶家,住古大奶兩閘草房.同年9月18日,吉鴻昌就誕生在兩間草房裡.那兩間草房,位置在學校偏南一點的吉家老宅里.1931年,吉鴻昌的父親吉筠亭在開封因病去世,靈柩連夜從開封運到呂潭,就停在兩間草房裡.為了便於各界人士弔唁,呂潭的父老鄉親連夜動工,在緊挨學校的東邊,蓋起明三暗五五間正房,東西廂房各6間的三合院,就是保存到現在的吉鴻昌故居.1980年,扶溝縣人民政府撥款25000元,對故居進行了重修.為了保護故居,呂潭鄉黨委.政府把鄉文化中心搬進故居,並邀請縣博物館的有關人員把烈士生前的革命事跡,製成圖片,陳列在故居內,供人們參觀學習.80年,被評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全國三八紅旗手的吉風仙,把自己出資2000多元購買的4000餘冊圖書,也搬進故居,供人們免費借閱.1994年,鄉文化中心搬到尚村崗鄉政府所在地,呂潭二村村委會在故居內辦公至今.現故居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吉鴻昌碑林
1996年,扶溝縣書法協會副主席.縣政協委員李仰勤先生退休後,在家鄉呂潭鎮將軍故居旁創建了“吉鴻昌碑林”.初由李仰勤自籌資金二萬元投入籌建,購置碑坯,向全國書畫名家和著名人士徵集碑文書畫作品,刻碑二百多通.其舉動得到縣文聯大力支持,在《泛區文藝》上給以報導並印發徵集碑林作品廣告後,引起社會各界重視.呂潭鄉黨委和鄉政府號召全鄉廣大民眾向碑林籌建處募捐資金十多萬元,並劃撥上地三畝以供碑林座址.到1998年上半年止,已刻成300多通,內容有吉鴻昌將軍遺墨,如為紀念辛亥革命死難烈士題寫的魏體“國魂”和就義詩(李仰勤書丹),也有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喬石、劉華清。李瑞環等的題詞,還有著名書畫家的書畫精品。
吉鴻昌碑林建成後,不僅成為宣傳吉鴻昌梢軍英雄事跡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陣地,而且構成為烈士家鄉的一個旅遊景點.對兩個文明建設起到了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