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路線

“吉田路線”被稱為“弱者的訛詐”,成為戰後日本外交的指針,是二戰後首次出任日本首相的吉田茂提出。簡單地說,“吉田路線”是以犧牲部分的主權為代價,讓美國人為日本的利益而打仗,日本坐享其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田路線
  • 別名:弱者的訛詐
  • 定義:戰後日本外交的指針
  • 提出者:日本首相的吉田茂
歷史背景,思想來源,發展戰略,產業政策,利用援助,人才戰略,美軍後方,影響,

歷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日本經濟處於極度混亂和疲乏狀態。戰爭末期,包括慘遭核子彈襲擊的廣島長崎在內,全國共有119個城市化為廢墟,毀於戰火的住房達236萬棟,900萬人流離失所。近一半的工業設備、道路、橋樑、港灣設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工礦業生產急劇下降,加上農業歉收,大米產量只有常年的六成,釀成了嚴重的糧食危機,原材料及糧食進口的渠道被切斷,餓死人的現象時有發生。由於物資極度缺乏,貨幣發行量激增,通貨膨脹日甚一日。
這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重失敗後,浸入了苦難的深淵。而日本戰後的恢復,就從這片廢墟上開始。此時,日本正處在以美國為首的盟軍的占領之下。為了使日本經濟擺脫癱瘓狀態,恢復經濟、維護獨立、解決國計民生和重返國際社會等方面的問題迫在眉睫。吉田茂在日本戰後的危難時刻出任首相。他一方面要發展日本經濟、重建日本社會;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時刻關注盟軍的動向,與盟軍交涉使之作出有利於日本建設的決策和方針,他就是在這個夾縫中進行著日本的重建工作。為了使日本能夠儘快得到復興、回歸國際社會,吉田茂選擇了以經濟中心主義政策和追隨美國的外交戰略為主體的“吉田路線”作為重建日本的國家發展戰略。

思想來源

1946年,吉田茂出任剛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日本的首相。根據他對國際政治的判斷,戰敗的日本必須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恢復元氣;同時,冷戰即將開始,美軍將不得不長期滯留日本,足以保證日本國防上的安全。因此,他主張日本在國際政治上緊緊追隨美國,借美軍來保衛日本;同時,嚴格限制軍費開支,避免捲入冷戰。他甚至說:“當年美國是英國的殖民地,如今美國強於英國。如果日本現在甘當美國的殖民地,將來日本必定強於美國。”
1950年代冷戰開始,美國急需在東亞建立一個北約式的軍事聯盟。美國務院特使杜勒斯趕赴日本,要求吉田茂重建日軍。吉田茂搬出麥克阿瑟為日本制定的“民主憲法”,稱建軍違憲,而且東亞諸國也反對。他甚至暗中唆使反對派人士在杜勒斯來訪時上街抗議再軍備,用民主的牌來回絕美國的請求。

發展戰略

產業政策

首先,全力進行經濟建設。吉田茂推行經濟強國策略,設計了很彈性的產業政策,制定實施了“傾斜生產方式”為核心的產業復興政策,優先發展煤炭和鋼鐵產業,通過差價補貼保證生產費用。目的在於高度利用國內有限的資源,迅速重新啟動工業化,拉動經濟發展。兩年的傾斜生產方式使日本經濟擺脫了萎縮的局面,開始了擴大再生產。此時日本又趕上糧食連續兩年豐收,經濟上略微緩過一點氣來。
隨著日本貿易立國發展戰略的確立,為了民族的利益,日本又採取了貿易保護戰略,以實現產業振興。一方面,日本在外匯短缺的時代對進口的物資和技術均採取了嚴格的審批制度,保證了外匯套用在急需發展的產業;另一方面,日本對進口實施高進口關稅和配額。而重要的是日本的非關稅壁壘如家電行業的壟斷垂直分銷體制等,使得國外產品很難進入日本市場。這些都使日本產業在發展中避免了國際市場強大的衝擊。從戰後到50年代末,日本較為順利地實現了經濟恢復和產業振興。之後,吉田茂又從本國國情出發,依據不同時期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靈活地制定和選擇經濟發展政策。

利用援助

吉田茂還利用美國對日本的扶植下的良好環境拼搶發展機會。戰後初期,美軍對日本經濟多是壓抑和打擊。但隨著國際局勢變化,西方和蘇聯已經處於冷戰狀態,中國革命又迅猛發展,美對日政策開始發生轉變,開始對日援助,把日本納入美國經濟的軌道,以發揮日本作為“遠東工廠”和“共產主義運動防波堤”的作用。如1949年,美國占領當局解除了限制日本汽車生產的數量的命令,日產五十鈴豐田日野等汽車生產廠家迅速花大錢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為後來日本汽車製造工業的現代化打下了基礎。

人才戰略

積極發展教育,培養人才,也是日本復興的重要保障。二戰結束後,在美國占領軍的監督下,日本進行了歷史上第二次教育改革,培養了一大批中、高級科技人員,以及適應技術革新需要的熟練勞動力。這支擁有較高教育程度和熟練技術水準的勞動力隊伍,使日本能較充分地吸收、消化和發展引進的外國先進技術,迅速擺脫經濟上、技術上的落後面貌,跳躍式地趕上或超過歐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美軍後方

韓戰與越南戰爭期間,美軍的大批軍事及後勤物資訂貨,又進一步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發展,使日本經濟迅速活躍起來。作為侵朝美軍的後方基地的日本,一下子就賣完了庫存的貨物。在“特需”的物資中,有70%屬於武器和軍用物資,30%屬於勞務。著名的豐田公司,在戰爭之前已經瀕臨崩潰,一紙軍用卡車的契約又使之死而復生。

影響

據統計,1960年—1970年間,日本的工業生產年均增長16%,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1.3%。1968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聯邦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70年代初期,日本基本上實現了國民經濟現代化,經濟上得到了徹底的復甦,並開始高速增長。
當年通商產業省的副相,“吉田路線”最為有力的鼓吹者天古直弘,甚至把戰後的世界比作江戶時代的日本。在江戶,社會被分為武士、農民、工匠、商人四個等級。武士是統治者,壟斷了行使武力的權力。其他三個階層是被統治者,全被繳械,唯武士之命是聽,其中商人地位最低。然而到江戶末期,武士階層沒落,商人階層壟斷了經濟命脈。國家名義上是武士統治,實質上是商人擁有社會。在戰後的世界,武士是美國和蘇聯,日本是商人,而第三世界國家是農民和工匠。按這樣的格局發展,日本最後將擁有世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