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中學

合陽中學

合陽中學始建於1916年,是陝西省最早的縣立中學。2007年遷至新校區,學校占地330畝,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8萬平方米,現有在校學生4800餘名,屬省級示範高中、省級文明校園、省級綠色學校。

學校現有教職工370人,專任教師301人,學歷合格率百分之百,其中研究生44人,高級教師82人,省市級教學能手35人。

學校以“讓每位走出合中的學子都會創造成功”為辦學宗旨,堅持走“以人為本、內涵發展”之路,按部頒Ⅰ類標準配置了理、化、生探究實驗室及通用技術教室,建成了藝術中心、校園電視台、語音教學室、微機室、歷史室、地理室、電子備課室、電子閱覽室、電子圖書館、心理諮詢室、閉路電視系統、數位化計算機網路系統及中央總控室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合陽中學
  • 外文名:He Yang Senior High School
  • 簡稱:合中
  • 校訓:自強不息 止於至善
  • 創辦時間:1916年
  • 類別:公立中學
  • 現任校長:馬緒民
  • 知名校友雷凡培 李斌奎
  • 所屬地區:陝西 渭南
  • 主要獎項:陝西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陝西省省級示範中學
    陝西省省級重點中學
    陝西省省級標準化中學
  • 校址: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東新街東段
  • 創始人黨晴梵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硬體設施,師資力量,辦學成果,文化傳統,辦學特色,學生社團,史話,地理位置,

辦學歷史

合陽中學是在封建帝制剛剛終結,民主革命與新文化運動初興的1916年創建的,是我省創建最早的縣立中學。陝西省政協第二、三屆委員會副主席、陝西省第三屆人大代表、著名愛國民主人士黨晴梵先生當時用縣府投資的2000塊銀元創辦這所學校的目的,就是從啟蒙入手,提高國民文化素質。“郃陽中學”由中國近代書法家于右任先生題寫。學校建成之初,瑞典牧師山依仁、“左聯”作家魯彥、化學家季舞韶、數學家黨修甫、語言學家楊春霖、畫家石波夫、文字學家杜松濤等一大批名師先後來校任教,他們為這所全省最早的縣立中學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合陽中學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1927年8月學校就成立了黨的支部小組,通過開辦“墾荒書店”、建立“讀書會”等形式傳播革命思想,成為渭北黨的搖籃。抗日戰爭時期,學校的師生又組織“抗戰劇團”宣傳救亡運動,成立“沿河學生抗日聯合會”為抗戰造就幹部。他們在黨的領導下,多次發動學潮,反對國民黨的專制統治。在民主革命時期,這個學校的許多學生受民主進步思想薰陶走上了革命道路。首屆學生師集賢、37級學生李忠瑞、37級學生宋百科、31級學生趙志道等一批先烈先後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光榮捐軀。解放後,合陽中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校園建設、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學質量日趨提高,培養出了詩人王致遠、軍旅作家李斌奎、國畫大師賀榮敏、作曲指揮家閻惠昌、航空航天專家雷凡培等一批國家建設的棟樑之才。學校先後被評為渭南市愛國主義教育先進學校、渭南市現代技術實驗學校和省級優秀考點。100年來,40000多名莘莘學子從合陽中學走向五湖四海,乃至海外,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國家的繁榮和富強默默奉獻著知識和力量。
合陽中學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學校以“讓每位走出合中的學子都會創造成功”為辦學宗旨,樹開拓求實之風,走改革創新之路。按部頒Ⅰ類標準配置了理、化、生實驗室,建成了微機室、電子備課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電子圖書館、數位化計算機網路系統、閉路電視系統及中央總控室等現代化教學設備,辦學條件躍居全省前列。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6000餘名,教學班90個,在崗教師300人,其中專任教師252人,學歷合格率100%(研究生學歷35人),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69人,中級以上職稱158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優秀教師3人,省市級教學能手28人。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業務精通,師德高尚,能夠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

辦學成果

學校重視教育科研,積極進行校本科研課題的開發研究,承擔著六個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開發了一系列校本研究課題,創辦了五種校本研究期刊。
教科研活動的蓬勃開展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強勁動力,學校高考上線人數年年攀升,清華、北大屆屆榜上有名,學科競賽在全市獨領風騷。
2003年高考二本上線594人,黨曉軍、卜璐獲渭南市理科第一、三名,均被清華錄取。
2004年高考二本上線741人,渭南市理科前10名中合中獨占5人,王靜、王宇鋒分別被清華、北大錄取。
2005年高考二本上線802人,囊括渭南市理科前三名,張浩、黨尚宇共同摘取渭南市理科狀元,均被清華大學錄取,劉銳、黨尚宇分獲陝西省數學科、理綜科狀元。
校園校園
2006年高考二本上線869人,渭南市理科前10名有該校3人,劉鵬程被清華大學錄取,朱珍珍以滿分獲陝西省數學科狀元。
2007年高考二本上線877人,渭南市文理科前5名合中占3人,文科生張驥以滿分再為合中摘取“陝西省數學科狀元”之冠。
2008年高考二本上線1058人;一本上線588人,一、二本上線比率及絕對增長數均居全市第一,600分以上86人,全市理科前10名有我校占4人。
2009年高考二本上線1118人,五人位居渭南市理科前十名,四人位居渭南市文科前十名。仵超被清華大學錄取,李雲鵬被北京大學社會學學系錄取。
合中老校區綜合樓合中老校區綜合樓
2010年高考二本上線1180人,600分以上107人。王晨子同學獲渭南市文科狀元;寧丹同學獲渭南市文科第三名;習翔宇、雷鑫同學分獲渭南市理科二、三名。王晨子、雷鑫、喬漢楠同學均被北京大學錄取,習翔宇、寧丹同學均被清華大學錄取。
2011年高考二本上線1215人,600分以上114人。車曄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穆夢斐、張昱軒同學均被清華大學錄取。
2012年高考二本上線1186人,600分以上122人,邢寬同學獲渭南市理科狀元;李東輝同學獲渭南市文科狀元。邢寬、張熤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李東輝、梁莎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
2013年高考二本上線1139人,一本上線590人;渭南市文理科前十名有我校3人;曹燕、王思瑩同學分別位居縣文科第一、第二名;黨卓、衛元鑫同學分別位居縣理科第一、第二名。黨卓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
2014年高考文、理科一本上線661人,二本上線1280人,比去年淨增141人,600分以上93人,王晨曦、馬維敏、張萌三名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
2015年高考,一本上線733人,二本上線1237人;一本上線人數比去年淨增72人,600分以上57人;全市文理科前十名有我校六名同學,郭婧、王召平、魯沛昕、楊昊楠、趙海榮、王思語等六名同學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
2016年高考,在總人數減少的情況下,一本上線675人,二本上線1166人,上線比率分別比去年提高了4.48和10.15個百分點。楊貝諾、賈翔宇、王精鬆、曹曉宇、秦笑容等5名同學被北大、清華錄取。

文化傳統

辦學特色

校本教研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學校提出了“我引導,你發展”的教改思路,構建了“教研室——教研組——備課組”三位一體教研體系,先後創辦了《合中教研》、《檜韻》等五種校本教研期刊,開發了一系列校本教研課題。平均三年中,教師中就有數百篇論文獲國家、省、市獎勵或在各級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校本教研的蓬勃開展極大地促進了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業務素質的提高。
合陽中學
學校重視新課改工作,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傳經送寶,鼓勵支持廣大教師積極參加省市縣新課改培訓,相互切磋,資源共享,共同提高。新課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各科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學校也多次成功地承辦了市縣新課改研討會。
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校高考二本上線人數屢創新高,先後有20多人考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50多人躋身全市文理科前10名,多次奪得市文理外狀元和全省單科第一名桂冠。學科競賽成績突出,多次榮獲省優勝集體殊榮。
新校區門口新校區門口
歷經百年積澱的合陽中學,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而又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學府。新世紀,合中人將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明細的辦學思路,馥郁的學風,雄厚的師資,一流的經驗,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爭取早日躋身於全國名校之列!

學生社團

序號
文學社名稱
準備節目類型
參加學生
社長
指導教師
1
《檜韻》文學社
小品
高一
管曉彤
王艷芳
2
《關雎》文學社
小品
高二
黃思語
張錄洋
4
金話筒演講社
演講、主持人
高一
梁鈺晗
黨明新 李麗娜
3
雷雨話劇社
話劇
高二
康舜迪
車占玲
曹建輝
5
荷韻清風詩歌社
現代詩朗誦
高一
范晨曦
秦玉芳
6
空說新語詩歌社
經典頌讀
高二
雷凱
鄭 剛
7
墨涵書法社團
展板
高一 高二
王一凡
周 敏
8
巴洛克繪畫社團
展板
雷煜昊
王繼祖
王 靜
9
新視野攝影社
出兩個展板
高一 高二
王召平
王彥傑
吳 波
10
籃球俱樂部
籃球聯賽
高一
金一亮
甘渭平
11
桌球俱樂部
桌球友誼賽
高二
韓夢
焦俊忠
12
狼魂武術俱樂部
武術表演
高一
王子武
趙強
13
旋風武術俱樂部
武術表演
高二
李瑛
趙文峰
14
異域情舞團
拉丁舞
高一 高二
劉文婕
張佳瑞
15
輕舞飛揚團
當代舞
高一 高二
王豆豆
張佳瑞
16
民族魂舞團
民族舞
高一
苗坤
賈宏洲王育鋒
17
現代風舞團
街舞
高二
孫珂欣
范俊毅
蔣 娟
18
愛樂樂團
合奏
高一 高二
閔瑞東
范曉龍
19
華彩吉他社
吉他彈唱
高一 高二
張含韻
范曉龍
20
百靈聲樂社
獨唱或重唱
高一
馬玉蓉
李麗娜
21
天籟合唱團
小合唱
高二
楊鈺瑩
習 蕊
趙 佳
22
微笑禮儀社
情景劇
高一
湯萌
姜小衛
馮 煞
23
我型我show禮儀社
禮儀表演
高二
梁維娜
魯曉燕
雷 婷
24
活力S信息社
綠色上網
高一
王璐
張 紅
25
智慧創造社
動態模型展示
高二
秦澤天
張 煒
26
“向日葵”愛農社團
相聲
高一
楊文杰
屈百平
27
“綠舟”環保社團
相聲
高二
黨逸群
張曉英
28
“我愛我校”英語文學社
英文歌曲小合唱
高一
張玉潔
李 丹
29
瘋狂英語社團
瘋狂英語表演
高二
張甜
申玉玲

史話

創業維艱
“百年魔怪舞翩躚。”1915年至1916年,竊國大盜袁世凱迷戀著作皇帝的美夢,把他的爪牙伸向陝西,派陸建章作陝西省督軍。西北烏雲滿天,陝西痛遭北洋軍閥蹂躪,陝西人士掀起了逐“鹿”(指陸建章)的高潮。當時,受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響的一些知識分子、社會人士、開明官紳等,在文化界也回響反袁運動,計畫興辦學校,進行教育改革。1916年(丙辰)春,黨晴梵(靈村人,曾住上海公學)、蕭西臣(高池村人)、楊季石(楊家城人)、劉進臣(秦城人)等人商辦縣立中學。這一倡議得到縣巡警局局長趙步雲(又名孝信兒,卓里村人)、勸學所所長曹子明(縣城內東街人)等地方紳士的支持。先籌設縣立高等國小堂,作為中學基礎。校址在前古莘書院。彼時共有學生四班。兩班畢業後,加以甄別考核,招收為中學預科兩班。以鄰近的城隍廟道院作為臨時教員院。黨晴梵任校長,田無塵(坊鎮人)任校監。趙正軒(岱堡人,留日學生)任舍監。聘張柳塘(官莊人,舉人)、李周臣(行家莊人,舉人)教授國文歷史等課程。席蔚若(席家坡人,老生員)為國小部主任,王子欽(中雷村人)、安介侯(安家堡人)為文書。不久,因地方官僚紳士爭權奪利,互相排擠攻訐,矛盾重重,以致學生罷課,離開學校。經張縉卿先生從中斡旋,學生逐漸返校。緊接著,護法事起,討逆軍興,靖國軍楊虎城等經合赴宜川,軍隊占駐學校。在戎馬倥傯、經費拮据的情況下,學校也就停辦了。
逐“鹿”戰停,陳樹藩任陝西督軍兼省長,派張聯濟(長安人)當合陽縣知事。這些軍閥政客,一味爭權奪利,擴張勢力,把教育根本不放在心上,以致合陽教育陷於停頓狀態。屈岩如(牛莊人)留日回國,在太清觀(現在合陽中學地址)籌辦了一所清華預備國小,當時學生只有幾十個人。靖國軍第五路趕走陳樹藩駐合陽部隊後,主張振興教育。1921年(辛酉)秋,縣裡的紳士郭海樓(卓里村人)、勸學所所長劉任夫(秦城村人)等,除在全縣各地創設二十四所高小(後縮為七所)外,把清華國小和中學預科合併成合陽中學,學制四年畢業。陝西省第一所縣辦中學就這樣誕生了。屈岩如任校長,校址仍設在舊書院。擬將新校建立在太清觀,但因籌款拮据,尚未動工。彼時屈岩如到三原開會,趁便請陝西靖國軍總司令于右任寫了“合陽中學校” 五字匾額,石刻貼金,璀璨耀目,直到1996年秋,才被砸成齏粉。
人事滄桑
“人間正道是滄桑。”1922年,靖國軍結束。1924年(甲子年)夏,馬凌甫(渠西人,留日學生)任陝西省教育廳廳長,委任王懷斌(字允伯,良石村人)為合陽中學校長,就原計畫在太清觀建校、派范清丞(渠西凸人)協助。1925年建成後鐫刻了“合陽中學建校碑”(現在合中學校,經過文化大革命,碑文已殘缺不全),馬凌甫撰文,前陝西省都督張鳳■書丹(韓城強重行代筆)。
接著,黨虎丞(行家莊人)、雷吉九(坡趙村人,舉人)、張健伯(南王村人)、呂樂亭(中王村人)相繼任校長。1933年,乜叔平(察哈爾人)任縣長,又邀請黨晴梵當校長,黨修甫(坊社村人,解放後陝西師大副教授)任教育主任,王魯彥(浙江人,左聯作家)任國文教員。學生約一百多。學校創辦了《生機》旬刊、《華雲叢刊》,編印有合陽中學叢書(已出版《太乙子》一書,商務印書館印行)。文風鼎盛,名流薈萃,這可說是舊合陽中學的“文藝復興”時期。
後來黨晴梵因故離職,縣長謝子衡(陝西榆林人)又委黨虎丞再任校長。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下學期,學生人數遽增,部分原因是為了避國民黨反動派拉壯丁,由最初的百餘人左右增加到了二百多人。孫玉如(官莊人)1938年上半年任短時期校長後,接著是管德慧(王村鎮石鵝人)任校長。1942年正月,管德慧病故,梁芝生(梁家溝村人,教育科長)暫代半年校長。這時期,1939年開始招收了女學生(“三一級”,僅六個女生)。1942年,張縉卿(縣城內北街人)任校長,增設了一班中學預備班,修業一年。興建了大禮堂,鐫有碑文。筆者即於這年來合中任教。抗戰勝利前夕,李正德(北王村人,現任西北農學院教授)任校長,一直到解放。
舊中國,剝削階級——官僚、地主、富農、巨賈有受教育的特權,學校教育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官僚政客、地方紳士,他們不是為廣大勞動人民辦教育,而是為統治階級培養馴服的工具和剝削階級的接班人,工農子弟卻被關在學校大門以外。知識分子成了一個社會特殊階層。有些軍閥黨棍,甚至把學校當作他們上爬的階梯和爭權奪利的工具。
廣大的教師和學生,受進步思想的影響,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有的投身到火熱的革命鬥爭中去,和勞動人民打成一片,為革命做出巨大的貢獻。階級鬥爭在舊社會的合陽中學表現得也最為尖銳和激烈。
1948年後季,解放軍乘勝南下,胡宗南匪軍四處搶掠,倉皇逃竄,國民黨匪軍以合中為兵營,四周掘成戰溝,龜縮校內,妄圖苟延他們一夥滅亡的命運。學校遭受破壞,師生都被驅散,學校一時陷於停頓狀態。
群星燦爛
“一唱雄雞天下白。”1948年底,合陽徹底解放,國民黨匪軍已無力反撲,文化教育也得到新生,解放的曙光照耀著合陽教育界。合中師生的精神面貌也起了根本的變化。李齊夷(南順村人)同志任解放後的合中第一任校長,副校長是孫偉同志(湖南人,曾任北京師範大學總務長)。1950年初,白坡平同志任校長,學生較前增加,又擴建了教室和宿舍。1956年劉兢業同志任校長,同年開始招收了兩班高中(高五九級甲、乙兩班)。1962年,呂丕周同志任校長。自1959年開始,設專職書記,呂宏遠同志任合中支部書記。自1956年起,合中成為一個完全中學,學生最多時有二十一班。到1978年秋,全部是高中,學制二年,共十八班,學生一千人以上,女生幾占半數。教職員工七十餘人。教室宿舍大有增加,圖書儀器,添置更多。自1958年以來,學校辟有農場、辦有工廠。現在工廠有印刷、拉絲、電焊、電機修理等車間。學校能夠自行發電,供照明和動力之用。
合陽中學的歷屆教師中,曾有不少的碩彥名流。有的思想進步,開導風氣之先;有的學識淵博,造就人才俊秀。各有所長,群星燦爛。從而學生在思想品德、知識技能等方面,都受到很大裨益。
黨晴梵、黨修甫、王魯彥,宿儒飽學;王毅然、杜松壽、白坡平、趙惠民、季舞韶,治學精勤。這些教師,思想進步,刻苦力學,為人正直,教導有方,在學生中享有盛譽。很多青年學生走上革命的道路,為黨為人民做出巨大的貢獻。除了地下黨(以上有些教師就是地下黨員)的正確領導外,和這些老前輩的辛勤教導是分不開的。王魯彥先生,系左聯作家,學生得親聆其教誨,起到了有益的開導作用。以後又有國文教師楊春霖(現任西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油畫家石波夫等,曾在合中任教,對合中的文化提高,都起到很大作用。孫玉如充實合中圖書館,添購進步書刊(如《大眾哲學》等書),使學生學到不少馬列主義辯證唯物論
基礎知識。
學生中群芳爭艷,人才輩出。如管建勛、王彥堂、潘禹九、王現武、同烈、李正德、劉祖典、李鐘瑞、黨向民、何邦魁、張增盈、李德義等,有的是黨政領導幹部,有的是軍事首長,有的是學者專家,有的負廠礦之責,有的已年老退休,有的為革命獻身成為烈士,人才濟濟,不勝枚舉;遐邇所及,散布全國。即合中現在之校長呂丕周,副校長王福合,教育主任黨增田,副主任侯抗欣,以及老教師如王石真、雷雲沛、梁庭芝、雷永生,中年教師蕭培文、王金山等原來都是本校畢業的學生。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解放後在黨和毛主席的教育方針指導下,合中為黨和人民培養的人才更多。1960年高考,兩班學生除三人因病未參加考試外,其餘全部考入高等院校,錄取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他(她)們又紅又專,在各個崗位,在祖國各地,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為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做出優異的成績,放射出奇光異彩。
(選自《合陽文史資料》第三輯)
作者簡介:
雷烽(1918—1986),合陽縣城關鎮西街人,大學文化程度,中共黨員,縣政協首屆委員,畢生致力於黨的教育事業。1986年2月,捐平生積蓄萬元以勸學,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

地理位置

地址:合陽中學新校區在合陽縣東新街東段
郵編:7153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