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49年後,屬肥西縣。
1958年,成立合巢公社。
1961年12月,與曉星公社分開,成立大圩鄉公社。
1969年4月,由原東方紅、大圩2個公社合併。
1970年12月,更名東方紅公社。
1971年4月,分為曉星、大圩公社。
1978年5月,曉星、大圩2公社由肥西縣劃歸合肥市郊區。
1983年12月,改社建鄉,成立曉星、大圩2鄉。
1992年,曉星、大圩2個鄉合併為大圩鄉。
2002年3月,屬包河區。
2007年4月,大圩鄉改大圩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大圩鎮轄15個行政村:東林、新民、慈雲、余墩、黃港、迎河、磨灘、新河、曉南、圩西、沈福、許貴、學塘、曉星、南斗。
截至2020年6月,大圩鎮轄15個行政村:南斗村、曉南村、圩西村、沈福村、曉星村、學塘村、許貴村、東林村、新民村、慈雲村、余墩村、黃港村、迎河村、磨灘村、新河村,鎮人民政府駐花園大道北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圩鎮地處包河區東南部,東臨南涯河,南瀕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西與
駱崗街道相接,北與
泥河鎮相連,行政區域面積37.9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圩鎮地處江淮丘陵地區,地勢由西向東南傾斜。西部崗沖交錯,為起伏不大的低緩崗地;東部為湖盆圩區,自北向南分布有張生圩、東大圩、羊毛圩、古城圩、蝴蝶圩等一片圩群,其中東大圩面積最大,有20多平方千米。
氣候
大圩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全年盛行東南風。年均氣溫15.7℃,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218小時,無霜期年平均245天。
土地資源
2011年,大圩鎮有耕地面積37000畝。
人口
2011年末,大圩鎮總人口2320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945人,城鎮化率8.4%。另有流動人口846人。總人口中,男性12385人,占53.4%;女性10821人,占46.6%;14歲以下3457人,占14.9%,15—64歲17102人,占73.70%;65歲以上2647人,占11.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3188人,占99.96%;回族18人,占0.04%。2011年,人口出生率9.0‰,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長率2.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12.3人。
2017年末,大圩鎮常住人口為25615人。
截至2019年末,大圩鎮戶籍人口為2571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大圩鎮完成財政總收入3730萬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24萬元,比上年增長2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781萬元,增值稅211萬元,企業所得稅68萬元,土地增值稅110萬元。
2019年,大圩鎮有工業企業17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8個。
農業
2011年,大圩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7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7%。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30000噸;水果產量1500噸。
工業
大圩鎮形成以生產汽車零部件、家電配套、紡織品、環保設備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2.9億元。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職工425人。
商業外貿
2011年,大圩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3億元;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3億元。2011年,出口120萬美元,主要出口產品為格林紡織品。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圩鎮有幼稚園8所,在園幼兒633人,專任教師45人;國小3所,在校生1356人,專任教師102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1250人,專任教師109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約244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約8%。
科學技術
2011年末,合肥市農委設立1個市級食品質量安全監測中心和1個動物疫病防控監測中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大圩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9個,文化專業戶6個。各類圖書室16個,藏書5萬多冊。擁有電影放映機1台,年放映180多場次,觀眾達2萬多人。音樂、美術、書法及文學創作隊伍達16人。2011年末,有文化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1806戶,入戶率27.87%。
2011年末,大圩鎮有農民體育健身廣場11處。20%的村已經安裝了體育健身器材。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0名,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0名,每年定期舉辦體育活動有農民趣味運動會。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大圩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個,其中鄉鎮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5個;病床4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1張,固定資產總值12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0人,其中執業醫師13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9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5萬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大圩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9戶,人數79人,支出55.68萬元,比上年增長4.2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4戶,人數606人,支出176.72萬元,比上年增長87.22%。城市醫療救助125人次,支出69.23萬元,比上年增長61.89%。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6.07萬元,比上年增長3.6%。農村臨時救濟52戶,支出2.27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20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90人。新增就業人員2050人,有5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50%。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00人。
基礎設施
2011年末,大圩鎮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
2011年末,大圩鎮有22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2座,主變壓器4台,總容量2.86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14條,總長度126千米,用電負荷62.2萬千瓦,是國家電網公司確定的15個重點電網之一。年售電量累計完成2.5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7.8%,供電可靠率99.8%。
2011年未,大圩鎮有公園1個,面積97公頃,園林綠化面積47公頃,其中公共綠地25公頃,綠化覆蓋率48%。
交通運輸
2011年末,大圩鎮有鎮域道路總長度160千米,人均道路長度為7.3米;境內南淝河穿鎮而過,通江達海,常年通行千噸貨輪,合肥新港碼頭坐落其間。合肥繞城高速,京福鐵路四通八達,包河大道高架、泥河路、花園大道、繁華大道、重慶路構成便捷交通路網。
歷史文化
大圩鎮因有“合肥糧倉”美譽而得“大圩”之名。
風景名勝
薰衣草莊園地址位於大圩鎮圩西村金閣路與小高機耕路交口。占地200多畝的大圩薰衣草愛情主題文化莊園在葡萄節正式開放。主要景點:浪漫情路、情人湖、愛之門、音符雕塑、存愛田園、香草體驗園等十餘個景點。
榮譽稱號
2020年6月,大圩鎮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