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工業培訓中心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工業培訓中心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工業培訓中心是2011年經教育部批准在安徽省宣城市建設宣城校區。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由合肥工業大學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面向全國高考一本線上招生。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的建設是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推動皖江示範區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國家優質教育資源與地方資源相結合的典型範例,開創了我國高等教育合作辦學的新模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工業培訓中心
  • 外文名: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uancheng Campus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 位置:安徽省宣城市
  • 建成日期:2012年
  •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薰化路301號
總體介紹,師資力量,訓練安排,教學內容,培養目標,培訓特點,培訓理念,發展,宗旨,教學培訓,教改立項,教學成果,技能培訓,

總體介紹

工程實踐教學中心是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首批成立的部門之一,專業基礎厚,師資力量強,教學管理規範。依託合肥工業大學堅實的辦學積累,以及新的辦學模式探索和實踐,必將在新的校區形成新的辦學優勢。
工程實踐教學中心實習工種齊全,冷熱加工配置平衡,工程訓練項目涵蓋車、銑、刨、磨、鉗、鑄、焊、熱處理等機械製造基礎模組,數控車、數控銑、線切割與特種加工等現代製造技術模組,電工、電子、計算機拆裝等電工電子模組和綜合創新模組,是目前國內訓練項目和內容最多的工程訓練課程之一。學校為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工程素養,將所有專業的學生分類別全部納入工程訓練課程教學,教學內容結合學校自身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特色,與工業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從實踐中提煉教學案例,形成了貫穿本科全過程的以“多類型、遞進式、多層次、模組化、創新性、開放式”為特徵的現代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模式。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工業培訓中心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工業培訓中心
工程訓練課程教學模式採取模擬準工業化生產環境,通過示範、示教、設計、實訓、實驗和綜合創新製作,使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基礎工程技術和現代製造技術等一系列的工程訓練項目,直接獲得對現代工業生產方式和生產工藝過程的基本知識,接受生產工藝技術組織管理能力的基本訓練,能確保綜合性、創新性實訓項目與機、電、數控技術相結合,突出現代先進制造技術的訓練和培訓,其中新技術、新工藝的訓練課時數已占整個實習30%以上。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每個基本訓練項目上都設有創新製作單元,分階段分層次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以工程訓練課程為牽動,通過師生團隊、課內外結合、跨學科交叉、自主選題、學生參與科研項目、積極有序地開展學生科技創新活動。
中心為適應實訓、實驗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需要,不斷加大投入,改善工程訓練中心條件建設,購置訓練設備,使實訓項目和訓練設備的數量均處於全國高校工程訓練中心前列。2013年擴建了創新實踐教學基地,並正在籌建有較大規模和豐富內涵的工程認知展覽館。同時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形成了一支以“雙師型”教師為主體的“工程訓練”課程教師隊伍,隊伍結構合理、教學能力強、團隊精神好,整體素質高。

師資力量

中心直屬於學校,業務歸屬教務處。安全、文明、求實、創新是中心實踐教學的基本宗旨。中心擁有一支思想素質好,技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一專多能的實踐教學指導師資隊伍。現有在崗教學及教學輔助人員70人,其中博士1人,碩士3人,高級工程師2人、工程師9人、助理工程師6人、技師12人、高級工39人、中級工6 人;具有本專科學歷的達28人,定期講座規劃職業發展生涯。各種實習實驗用機電設備300餘台套。教學環境寬敞、整潔,教學條件日趨完善。

訓練安排

中心對全校1~2年級學生分層次工程訓練的安排為:
第一層次是工業認識和製造實踐基本訓練,訓練形式採用分散實習的形式;
第二層次是工程系統概念訓練和製造實踐初步綜合訓練,訓練形式採用集中實習的形式;
第三層次是創新訓練實踐,包括創新設計和製作的訓練,主要針對高年級學生,目前正在建設中;
中心將逐步形成按層次劃分為若干模組,每個模組按不同專業大類有不同側重,以達到學生在有限時間內最佳化工程訓練結構,獲得最佳效果。

教學內容

中心工程訓練教學包含機械製造基礎、電子電工基礎、先進制造基礎、創新實踐等四大模組,下設車工教學組、鉗工教學組、電工電子教學組、熱加工(含鍛、焊、熱處理)教學組、現代製造技術(含數控技術、特加工)教學組、銑刨磨教學組、鑄造教學組、創新實踐教學組。除配有較完善的傳統金工實習設備外,還裝備有數控車床加工中心、電火花、線切割工具機、電解等現代機械製造技術設備,以及與此相配套的多功能多媒體教室及電化教學設備。同時還有數控雕銑機雷射切割機等。預計2004年可投入使用.CAD/CAM/DNC實習中心,通過120台計算機組成的區域網路形成了設計、編程和加工全部自動化、一體化。中心對學生培養的總目標是樹立工程意識和大工程觀念,並獲得工程綜合和創新能力的訓練。以此目標為指導原則,中心正在建設並完善分層次的工程技術訓練體系。

培養目標

中心面向學生主體群,建設一個有較寬適應面的基礎訓練基地。通過對基礎訓練設施的集中投入,面向全校相關專業,形成一定的規模優勢,建立科學規範的訓練和管理方法,使訓練對象獲得機械、電子基本生產過程和生產工藝的認識,並具備一定的實踐動手能力。

培訓特點

工程訓練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技術發展的時代特徵,充分體現機與電結合、技術與非技術因素結合,貫穿計算機技術套用,以適應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要求。以一定的專項投入,建設多層次的綜合訓練基地,使不同的訓練對象在獲得對現代工業生產方式認識的同時,熟悉綜合技術內容,初步建立起"大工程"的意識,並具備一定的實用技能。

培訓理念

以創新訓練計畫為主線,依靠必要的軟硬體環境,建設創新教育基地。以產品的設計、製造、控制乃至管理為載體,把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於問題的觀測和判斷、創造和評價、建模和設計、仿真和建造的整個過程中。

發展

隨著工業培訓中心的發展和相關配套設施的完善,將承擔相關專業學生的金工實習、電子實習、專業實習;承擔面向全校的科技創新訓練活動,可組織實施機械設計、電子設計、科研試驗等任務;開闢相關技能操作證書培訓,逐步建立面向社會的培訓基地;創造良好的科技綜合開發環境,有針對性地建立科研試驗基地。將成為一個面向理、工(文、法、管)等科學生的新型工程素質教育、技能培訓和啟迪創新思維的多功能實踐教學基地,同時也將成為優秀本科生和研究生進行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園地 。

宗旨

中心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創新精神和綜合工程實踐能力。我們將從改革、發展、創新的角度去思考和制定好中心的總體規劃,確立建設目標,明確發展方向,通過努力,真正把工業培訓中心建成在華東乃至全國有特色、有強項、設施先進、門類齊全、具有輻射和示範作用的一流的大學生實踐基地。

教學培訓

教改立項

工程訓練中心在近幾年實踐教學方面,十分注重提高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承擔並完成多項國家和企業的科研項目,其中有國防軍工計量十五計畫重點項目《並行共焦探測實驗裝置》的關鍵裝置製作及《大直徑多滾壓輪測頭系統》科研項目的加工,完成了國家“十五”攻關項目《水下機器人智慧型手爪》的製作任務。
1、國家級教研項目:工科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改革與實踐
2、國家863高技術計畫項目:奇瑞混合動力轎車的研究與開發
3、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畫項目:SKKB系列多功能數控防爆帶壓開開孔機工程化
4、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畫項目:三維CAD套用技術規範特徵定義規劃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人機協同的車間數位化製造模式——基於移動通信的車間數
字助理和掌上數控研究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項目:基於模糊變數向隨機變數變換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套用研究
7、省十五科技攻關計畫項目:面向中小企業信息化的ASP平台軟體產品開發與實施規範研究
8、省級教研項目:以校內實踐基地為主的生產實習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9、省級教研項目:對工程訓練課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10、省級教研項目:《綜合創新訓練》課程教學模式及訓練方法研究與實踐
11、省級教研項目:大學生工程訓練中貫徹工程技術經濟分析的實踐與研究
12、省級教研項目:基於WWW《機械設計基礎》網路多媒體教學體系研製
13、省級教研項目:基於網路的個性化教學體系及支撐環境研究
14、省級教研項目:機械基礎創新實驗教學體系研究
15、省級教研項目:機械系統課程體系及教學方法改革的研製與實踐
16、省級教研項目:開放式電工電子實驗教學平台的研製
17、省級教研項目:安徽省重點建設課程項目—電子技術基礎
18、省級教研項目:“DSP套用技術”課程教學與實驗研究
19、省級教研項目:EDA的教學研究與實踐
20、省級教研項目:電類本科生開設VerilogHDL硬體描述語言選修課的教學
21、省級教研項目:機械類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和環境的研究
22、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控車削多面體及槽的原理及樣機仿真研究
23、市科技局項目:齒輪加工數控系統的產品開發
24、市科技局項目:安徽安凱福田曙光車轎有限公司信息研究
25、市科委項目:合肥製造業信息化生產力促進中心建設
26、市科委項目:基於WEB的產品數據管理(PDM)平台構建與套用
27、市科委項目:基於精密工具機的高速磁懸浮主軸支撐系統研究與開發
28、市科委項目:轉子流量計數位化設計研究、製造與仿真及集成軟體系統開發
工程訓練中心組織審批了十四個教學改革與建設項目,這些項目涉及到實踐教學方法、實踐教學管理等多個方面,中心在財政能力極其有限的情況下,撥出專款來支持這些教改項目。同時,中心還將《實踐課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機類校內生產實習改革的研究與試點實踐》等項目,列為重點扶持項目給予大力支持。
這些項目的正式啟動,標誌著工程訓練中心開始了對現代工程訓練的全面探索。通過教學改革和建設,將獲得更多的工程實訓經驗和總結,確保工程訓練中心在工程培訓機制和理論上,掌握主動、保持領先,穩固工程訓練中心在安徽的工程培訓單位中領頭羊的地位。

教學成果

訓練中,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參加科研和創新活動,堅持每年一屆的校大學生創新製作大賽,全方位支持學生科技創新製作活動。近兩年在畢業設計中,同學們先後開發、設計和製作了“禮儀機器人、爬樓梯機器人、搬運機器人”等作品。近幾年內,經過綜合創新培訓的學生,參加省和國家級各類創新競賽均取得優良成績。
2002年《機械設計基礎》多媒體課件獲安徽省多媒體課件評比一等獎。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2003年被評為安徽省精品課程。
2004年6月,工程訓練中心組織該校學生參加全國首屆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華東賽區 競賽,取得一、二、三等獎。
2004年工程訓練中心主持完成的 “電力系統可視化教學軟體開發”項目 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4年8月,工程訓練中心組織該校學生參加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等單位舉辦的全國第三屆創新杯競賽上,取得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優秀成績。
2004年8~9月,中心承辦全國首屆數控技能大賽安徽省預賽,由我中心培訓的該校學生囊括數控車、數控銑前三名,同時中心獲得安徽省賽區組委會頒發的“特殊貢獻獎”。
2005年2月,被團中央列為全國青工技能鑑定示範單位。
2005年3月,工程訓練中心“擴大金工實習內涵全面提高金工實習教學質量的研究與實踐”的教改項目獲安徽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5年王建平教授指導的本科生獲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大賽三等獎。
機械原理教程》多媒體CAI課件,2005年獲第九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體大獎賽高等教育多媒體課件一等獎。
機械類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和環境的研究,安徽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製造類專業綠色系列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安徽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5年4月,被安徽省教育廳列為“雙師素質”培訓基地。
2005年4月,工程訓練中心再次被選為華東高校工程訓練教學學會副理事長單位,並承辦華東地區高校工程訓練六屆四次理事會。
2005年 6月,中心承辦該校第一屆創新製作大賽——爬樓梯機器人比賽。
2005年8月,經過工程訓練中心培訓的該校機汽學院學生,在參加由中央電視台、教育部、科技部舉辦的第四屆全國大學生CCTV機器人電視大賽中,進入全國32強。
2005年10月,中心被安徽省人事廳認定為安徽省技師和工人等級考試基地。
2006年 5月,承辦該校第二屆創新製作大賽——搬運機器人比賽。中國科技大學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安徽農業大學、解放軍炮兵學院、安徽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安徽工程科技學院等兄弟院校前來現場觀摩比賽,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安徽電視台、安徽日報、新安晚報、安徽商報、安徽市場報、江淮晨報等多家媒體進行報導。
2006年6月,中心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通過ISO9001標準質量體系認證,取得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證書。
2006年6月,組織和承辦全國第二屆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安徽省預賽。
2006年8月,中心將承辦全國第二屆數控技能大賽安徽省預賽,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在中心教職工的積極工作下必將取得圓滿成功。

技能培訓

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約有7000多萬人,約占從業勞動者的50%。其中,初級技工 4200多萬人,約占60%;中級技工 2520多萬人,約占36%;高級以上技工(包括技師、高級技師)280多萬人,只約占4%。勞動力市場中,高級人才供不應求,中、高級技工的缺乏尤為突出。“十五”末,我國技能勞動者需求總量已增長20%~25%,其中,高級以上技能勞動者所占比例增長15~20個百分點,特別是技師、高級技師的需求將翻一番。照此推算,我國現有高技能人才數量對比企業需求,還有幾百萬人的缺口。
安徽省的技術工人隊伍中,初級工占61.5%,中級工占35%,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共占3.5%不到,同一些西方已開發國家的40%相比,差距較大,嚴重製約了我省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技能人才數量短缺,使很多企業高技能崗位後繼乏人,出現“脫節斷檔”的現象,這已成為制約企業增強競爭力的主要障礙之一。企業對技工,特別是高級技工、技師、高級技師的需求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