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十佳老地名”

合肥“十佳老地名”

入選理由:最早見之於陳壽《三國志》,昔日古戰場如今是合肥第一座市民樂園。

逍遙津,三孝口,百花井,教弩台,孝肅橋,四牌樓,大蜀山,南淝河,操兵巷,徽州路,

逍遙津


入選理由:最早見之於陳壽《三國志》,昔日古戰場如今是合肥第一座市民樂園。
地名介紹:位於老城區東北角,其壽春路南大門匾額“古逍遙津”為狀元陸潤庠書。三國時吳、魏在此交戰,耳熟能詳的故事千年流傳。解放初由龔家花園闢建為合肥的第一座公園,占地30多公頃,承載幾代人的記憶,堪稱鬧市淨土、世外桃源。飛騎橋、蘧莊、張遼衣冠冢、“威震逍遙津”,是其固有的老景點。如今,經歷脫胎換骨的改造,津水之濱高聳起精美壯觀的逍遙閣,水上橫臥逍遙橋,全面介紹三國戰事與逍遙津的三國陳列館已經建成開放。逛逍遙津,發思古之幽情。

三孝口


入選理由:最能反映合肥人孝悌親情的老地名,珍藏著關於府衙、教堂、博物館的記憶。
地名介紹:當年張梅、張祝、張松三兄弟在遇火燭時以身護母棺,寧遭火焚矢志不渝,感動了街坊四鄰,於是張宅所在的街被更名為三孝子街,街口建祠和牌坊。三孝口一帶過去有府衙、縣衙、府學和天主教堂,解放初新建在全國屈指可數的博物館和電影院。改革開放以後的新時期,隨著大規模舊城改造,三孝口發展成為市區新的商業中心區,高樓林立,街市繁榮。歷史和人文在這裡交匯,文化與經濟在這裡碰撞。不變的惟有耳熟能詳的三孝口的傳說。

百花井


入選理由:最具紀念意義的老地名,百花公主的閨房所在使鬧市一隅平添了幾許溫馨。
地名介紹:位於原市政府後門附近。五代十國時期的吳國國王楊行密是合肥歷史上第一個王侯。楊行密以其武功在唐末脫穎而出,被唐昭宗封為吳王,其疆域涵蓋今江蘇、安徽的大部分地區。楊行密任內獎掖農耕,鼓勵桑織,百姓安居樂業,市面穩定繁榮。他把愛女百花從吳山集上接到合肥城內單獨建宅,百花井裡百花公主每天光彩照人。如今,百花井已經消失,但“傍百花”現象卻有增無減:賓館、公寓、社居委……誰不想和“百花”結緣而多點女兒情呢?

教弩台


入選理由:最古老的演兵場和寺廟、戰地和佛門的組合。
地名介紹:位於金斗河(九獅河)故道岸邊,系水道隘口。教弩台原“為曹操所築,教強弩以御吳舟師”。南北朝時期在此高台上建鐵佛寺,唐代改稱明教寺,其“屋上井”已傳世1700多年。古往今來,“劍樹刀林幻來花雨”,“飆輪塵劫補種松蔭”,體現了合肥人愛和平不懼戰爭的心態。抗戰中日本人炸毀明教寺一角,炸死住持三根和尚,出家人也躲不過侵略軍的炮火。今天憑弔古教弩台遊覽明教寺,將有“誰從古佛識真如”之感慨,紅塵不難看破卻獨思幽情。

孝肅橋


入選理由:最能體現包拯精神的老地名,“孝於人民,肅於律己”成為今人的“座右銘”。
地名介紹:橫跨南淝河已近千年的孝肅橋,解放後一度曾改稱蕪湖路橋、延安路橋,但民意促使有關部門復名孝肅橋。曠世清官包拯是合肥的驕傲,包公事跡經話本小說戲曲曲藝乃至當代電視媒體的傳播,使得包公形象跨越時空超越民族,成為剛直不阿和清正廉潔的代名詞。合肥現有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和浮莊組成的包公園,已是首個AAAA級旅遊風景區。而以包公諡號“孝肅”命名的孝肅橋,時刻提示我們:“直則萬世之公道伸,平則天下之人心服”。

四牌樓


入選理由:最富文化色彩的老地名,承載厚重的歷史,樓雖不存,作為文運的地標永在。
地名介紹:位於“市中心的中心”(今長江路和宿州路交口)。舊時人們在這裡建樓,取名奎星樓,希冀合肥文脈延續、文風昌盛、文運高揚。1928年重建的四牌樓曾名“馬、王二公祠”,紀念為保衛合肥免受軍閥和白俄騎兵蹂躪的馬祥斌、王金韜將軍。抗戰初期不顧禮儀廉恥的日本侵略軍炸毀了刻有“禮儀廉恥”牌匾的四牌樓。四牌樓作為當時合肥最高的建築雖然在20世紀僅僅存在了十年,但四牌樓一帶如今已成為老城區最繁華的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

大蜀山


入選理由:合肥市區最高的山也是惟一的山,雖僅海拔284米,卻是市民心中最熟悉的“高峰”。
地名介紹:登上蜀山之巔能把合肥盡收眼底。《爾雅·釋山》“蜀”為獨,五代時吳王楊行密在此建有行宮。“蜀山雪霽”、“蜀山春曉”和“蜀山覽勝”分別是“廬陽八景”、“合肥十景”和“合肥新十景”之一,更有夏日綠蔭蔥鬱,秋來紅楓如火。山東有千年開福寺,山南有野生動物園,山西為文化陵園,山北鄰安徽名人館。盤山而上,山頂的最高建築電視發射塔也就是合肥的最高點,遠眺城區,高樓鱗次櫛比,近觀山野,遍地鬱鬱蔥蔥,東南天水交融處是波光粼粼的巢湖

南淝河


入選理由:合肥的“母親河”,養育之恩和交通之利沒齒不忘。
地名介紹:酈道元著名的《水經注》中就有記載南淝河,發源於合肥西鄉江淮分水嶺的將軍嶺一帶,經市區注入巢湖,全長70公里。雖談不上源遠流長,卻是合肥人民的“母親河”,可以說沒有南淝河就沒有現在的合肥城。從自然實體講,“蜀山淝水”就是合肥的“形象代表”,老百姓世代擇水而居,淘米洗菜,飲水灌溉。古往今來,南淝河使合肥盡得舟楫之利,多少貨物貿易源於斯,多少家鄉有為青年從淝上走向世界也源於斯。

操兵巷


入選理由:最能反映合肥歷史文化底蘊的小巷,金戈鐵馬的戰事依稀可尋,仿佛在昨天。
地名介紹:位於今合肥市政府宿舍大院北邊的一條僻靜小巷。相傳曹操(一說郭振)駐軍合肥城中,軍士到教弩台等演武廳,此小巷為必經之路。軍課需要溫習,於是小巷內也可見到官兵舞槍弄棒的身影,久而久之,無名小巷也有了名字———操兵巷。和平時代練兵習武雖不可或缺,但後來操兵巷一帶更多的是習文的好所在。解放後這裡有了以操兵巷命名的國小,如今市人才交流培訓中心和廣播電視大學等都把培養新時期有用的建設人才作為己任而努力操練之。

徽州路


入選理由:最早命名的合肥市南北通衢,它使我們自然而然想到博大精深的“徽文化”。
地名介紹:1955年2月將原有的小南門街、尚節樓街(范巷口街)、興仁里街整合,統一命名為徽州路,在它的北起點建起市政府辦公大樓和市府廣場,往南的范巷口陸續建成百貨大樓等四座牌樓式高樓,使得“合肥後生”誤以為那裡是“四牌樓”。這座商業大道以其博大的情懷,向南,再向南,逐漸囊括了青年路,又連線飛機場,成為交通幹道。雖然一度它改稱美菱大道,但坊間還是喚作徽州路,並且復名甚至“升格”為徽州大道的呼聲“逐浪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