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羹飯

吃羹飯

吃羹飯,民間祭祖時吃供奉給祖先的酒飯。移屍中堂後,喪家辦羹飯待客。中餐為正餐,晚飯稱“上堂飯”。因菜餚中必有一盤豆腐,故俗稱“豆腐羹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吃羹飯
  • 地理標誌:江浙滬
  • 亦稱:吃豆腐飯
文化習俗,有關傳說,製作方法,材料,調料,做法,

文化習俗

亦稱吃羹飯或吃豆腐飯,是一種流行於江浙滬民間的喪葬習俗:葬禮結束後,喪家要舉辦酒席(雅稱"豆宴"),酬謝前來參加葬禮以及以現金、實物等形式助喪賻奠的人,被請者一般不得拒絕,否則會被認為是"失禮"。過去這種酒席一般為素席並以豆製品為主,其後逐漸變異,佳肴美味之豐幾可比擬喜慶之宴,惟一碗豆腐羹必不可少,所以照舊稱為豆腐羹飯。這種習俗是怎樣形成的,是否蘊含有特別的文化觀念?地方風俗資料上鮮有解釋性的記述,從而給人們各抒己見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有關傳說

民間傳說,戰國時人樂毅性孝順,父母喜吃軟食,樂毅便用黃豆製成豆腐供父母食用。父母每天食之,因得高壽。父母故後,樂毅請參加送葬的鄰居們吃豆腐宴,祝願大家健康長壽。由此形成吃豆腐羹飯的風俗,流傳至今。
另有一說,西漢淮南王劉安崇尚神仙之術,天天服豆,希望可致長生。其間他發明了製作豆腐的辦法。後其父病死,按禮儀三日之內須停廚熄火,所以劉安連吃三天冷豆腐。旁人不察,見他把一團團雪白的東西往嘴裡塞,以為他吃的是什麼鳳髓羊酪,遂說他不守禮節。劉安乃於三日小殮後舉辦素席,答謝各方來吊賓客,席間特備一道冷豆腐,說破真情。
從此,孝子居喪多以豆腐為冷食,而成殮後以豆腐答謝弔唁賓客的習俗亦由此形成。 流播於江淮的民間傳說稱,從前有一位阿公分給三個媳婦各人一升黃豆。大媳婦和二媳婦取回食之。三媳婦把黃豆種在田裡,將結成的新豆收下來。如此三年,積攢了許多黃豆
阿公稱讚三媳婦能幹,讓她主持家務。三媳婦用黃豆磨成豆腐,燒了許多可口的菜孝敬公婆。阿公高興地說:"我百年之後,你們用豆腐供我。"阿公死後,子媳就用豆腐做菜供奉。
此事傳開後,逐漸形成辦喪事吃豆腐飯的風俗。 現代學人認為上述幾種傳說均屬後人附會之辭,但其中也反映出某種民俗信仰的因素。如浙南武義江一帶迄今尚有喪家於壽終老人殯葬之日煮一大鍋"長壽豆"酬謝參加葬禮者的傳統風俗,寓意"添壽";又如服豆養生的觀念由來已久,與增壽有相通之處。所以對吃豆腐羹飯這種習俗所蘊含的文化涵義,不妨從此類民間俗信中入手探索。
有人推測豆腐羹飯習俗是古人以小豆避煞法術的變異。《荊楚歲時記》載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疫",可見南方地區自古有服豆或豆羹以禳災疫祓除不祥的習俗。古人以為死者亡故的原因或以疾病,或以凶殃,不免有癘疫之氣纏繞屍身,故請送葬者食用豆制食品,可除去疫氣或不祥。有人推測吃豆腐羹飯習俗是一種驅散"陰氣"的方法。豆腐以既圓且硬的黃豆為原料,製成後呈雪白之色,是金氣的象徵,這與舊時道家對豆腐性質的解釋相通,如所謂《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言:"淮南王(劉安)得飛騰變化之道,煉五金成寶,化八石為水,得草木製化之理,乃作豆腐"云云,可見豆腐有克殺陰氣的奇效,適合送葬者食用。此外,還有人推測吃豆腐羹飯習俗的形成,可能與本土佛教信仰中以黃豆為"舍緣豆"的習俗有關,含有祝禱逝者結緣佛法以度來生的理念,同時又增進了喪家與送葬賻奠者之間的情誼。
以上各種說法,都是以間接的資料或推測作為依據,所以,吃豆腐羹飯的習俗究竟緣何而起,仍是不解之謎。

製作方法

材料

米 豆腐 豬肉沫 蔥 姜 蒜

調料

料酒 醬油 蚝油 辣醬 鹽 雞精 高湯(清水也可)

做法

第一步, 將米飯蒸熟. 第二步, 把豆腐切成1.5厘米見方的小快, 用開水炒一下備用.
第三步, 鍋里放油,油熱後放蔥姜蒜,炒出香味,把肉沫放入同炒, 然後倒入料酒, 醬油,蚝油,辣醬, 高湯(不用太多,根據豆腐的多少來定,水稍微沒過豆腐即可), 鹽,雞精,多煮一會, 待香味撲鼻時,放入豆腐, 等豆腐的顏色變深,入味時, 用水澱粉勾芡收汁即可.
把米飯乘出,把豆腐醮在米飯上即可! 香味四溢, 鬆軟可口的豆腐飯就做好了! 再配個綠色小蔬菜,就開始你的美味之旅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