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我看見了漆黑的光”、飢餓藝術家與魔術師、吃的後現代與後現代的吃和柏拉圖式的教學法四編,研究了東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和後現代主義文學,還包括卡夫卡研究。作者將隨筆融入論文,這些隨筆思想深邃,充滿真知灼見,文采斐然,引人入勝,具有很強的學術性。
作者簡介
曾艷兵,1957年生於湖北省崇陽縣。1974年高中畢業後下鄉,1982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1987年畢業於湘潭大學世界文學專業,200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文學博士。現任天津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文學院教授;青島大學文學院教授,外國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天津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20世紀西方文學與中西文學比較研究,已出版學術專著《西方現代派文學研究》《東方後現代》《西方後現代主義文學研究》《卡夫卡與中國文化》等。主編或撰寫的教材有《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概論》《西方文學史》《外國文學史》《比較世界文學史綱》等。自1985年以來,在《文藝研究》《外國文學評論》《國外文學》《當代外國文學》《外國文學》《外國文學研究》《中國比較文學》《俄羅斯文藝》《文史哲》《社會科學戰線》等刊物共發表論文百餘篇,另外發表譯文及學術隨筆數十萬字。
目錄
序張鐵夫
第一編 “我看見了漆黑的光”
“我看見了漆黑的光”
寫作與時間
一個永恆的誘惑
“梭之音”與編織仇恨
莎士比亞戲劇中的“矛盾修飾法”
“遊戲”麥克白
拜倫的悲哀
麥爾維爾的大海情結
價值重估:巴爾扎克與左拉
拷問“靈魂”的大師
“宗教大法官”的啟示
陀思妥耶夫斯基戒賭
走進“煉獄”
“無事的”悲劇
從《日瓦戈醫生》談開去
“瓶子”還是“籠子”
意識流:西方·日本·中國
意識流:從西方“流”到中國
編織“記憶”的巨網,打撈失去的時光
文學的“心靈現象學”
沒有“文體”的文體
布萊希特與“陌生化”
西方的“圍城”
《圍城》里的艾略特
第二編 飢餓藝術家與魔術師
飢餓藝術家與魔術師
卡夫卡:從西方到中國
孤獨的寫作與寫作的孤獨
卡夫卡的寓言世界
卡夫卡與三個女人
卡夫卡與三個朋友
卡夫卡的親戚們
塞壬們的沉默
重構“通天塔”神話
失去寓意的寓言
《變形記》:這也叫小說?
請你猜謎:《城堡》解讀
關於“門”的思考
卡夫卡與基爾凱郭爾
卡夫卡與尼采
卡夫卡與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夫卡與弗洛伊德
卡夫卡的中國情結
卡夫卡與中國長城
卡夫卡與《聊齋志異》
卡夫卡與老莊哲學
卡夫卡與一首中國詩
殘雪心中的卡夫卡
誰愛上了卡夫卡
學術研究的困惑和悲哀
第三編 吃的後現代與後現代的吃
零度寫作和讀者參與
有“客”從遠方來,不亦“悲”乎?
中國“味”的西方後現代主義詩歌
投射詩
自白詩
具體詩
語言詩
一部“神奇”的書
談談“表征危機”
女人說男人話
羅蘭·巴特的“神話”
文字學與解構主義
“知識”何以“考古”?
“符號”的政治經濟學批判
反“餓狄浦斯”
“東方”不是東方
告別“崇高”之後
東方後現代終結
21世紀我們的選擇
吃的後現代與後現代的吃
第四編 柏拉圖式的教學法
“柏拉圖式”的教學法
一堂“名作賞析”課
“超現實主義”的教與學
關於“實際批評”的批評
我的導師張鐵夫先生
附錄 西方現代派作家的異化觀與馬克思異化觀之比較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