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司憲中大夫
- 性質:官名
- 語出:北周依《周禮》置六官
- 下有:司憲上士、中士、旅下士
官名。北周依《周禮》置六官,其秋官府依《周禮》士師一官,改稱司憲,有中大夫二人,正五命,下有司憲上士、中士、旅下士。《通典》謂司憲中大夫相當於御史中...
東京司憲中大夫,官名。北周靜帝大象元年(579)置,東京秋官府司憲司長官,正五命。隋文帝開皇元年 (581)罷。職掌略同“司憲中大夫”。 ...
司憲大夫,官名。①西魏、北周置。為司憲中大夫簡稱。屬秋官,員二人,正五命,掌辨國家之五禁,及丞司寇之法,以左右刑罰。②唐高宗龍朔二年(662) 由御史中丞...
司憲上土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司憲司次官,員二人,佐司憲中大夫掌本司事務。正三命。隋文帝開皇元年(581)罷。 ...
17. 《周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三》:孝閔帝踐阼,封臨清縣子,邑五百戶,除司水下大夫。出為弘農郡守,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憲中大夫,進爵...
累轉舍人。仕明、武世,歷太學博士、太子宮尹、計部中大夫,賜爵高都縣侯,東京司憲中大夫。宣帝時,令尚希撫慰山東、河北,至相州而帝崩,與相州總管尉迥發喪於...
北周行六官制,其秋官大司寇下之司憲中大夫即御史丞之職(見北周六官)。隋廢六官制,復立御史台,因避諱,御史中丞改稱御史大夫,為台主,治書侍御史為副。唐初...
六年,入為司憲中大夫,進爵為公,增邑通前一千戶。俄轉軍司馬。建德二年,又增邑七百戶。文舉少喪父,其兄又在山東,唯與弟璣幼相訓養,友愛甚篤。璣又早亡,...
北周建立後,封為闡熙郡公,入為司憲中大夫,出任洛州刺史、延州刺史、荊州總管、延州總管,拜柱國大將軍,封為德廣郡公。 [2] 隋朝建立後,加上柱國。開皇二...
六官建,授司門下大夫。孝閔帝踐阼,拜工部中大夫,進位開府儀同三司,轉司憲中大夫,進爵為公,復除工部中大夫。世宗初,出為宜州刺史。武成二年,入為禮部中...
入北周,封臨清縣子,官司水下大夫,出為弘農郡守。還朝,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憲中大夫,進封義城縣侯。又拜洛州刺史,征為司宗中大夫。北周末,因病...
孝閔帝踐阼,拜司憲中大夫。處法平允,為當時所稱。進爵彭陽縣公,增邑一千戶。初,梁興州刺史席固以州來附,太祖以固為豐州刺史。固蒞職既久,猶習梁法,凡所...
遷司憲中大夫,賜姓宇文氏,又進爵河北縣公。悅性儉約,不營生業,雖出入榮顯,家徒四壁而已。世宗手敕勞勉之,賜粟六百石。保定元年,卒於位。康嗣。官至司色...
威行南服,遷并州刺史,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晉封伯爵。 [2] 孝閔帝踐阼,征為司憲中大夫,遷江陵防主,加大將軍。保定四年,晉公宇文護東討,...
其主要官員還有司宗中大夫、司憲中大夫、司門下大夫、吏部下大夫、小吏部上士等。隋文帝開皇元年 (581) 罷。 [1] 參考資料 1. 呂宗力主編.《中國歷代官制大...
保定五年(565年),授司憲中大夫。天和初年(566年),信州的蠻、譙人占據長江峽口反叛,連地二千餘里,自稱王侯,殺死刺史守令等官員。又下詔讓陸騰率軍討伐。陸...
孝閔帝即位,任他為司憲中大夫,基、鄀、硤、平四州五防諸軍事,江陵防主加大將軍,轉任荊州刺史、總管十七州諸軍事,進爵千金郡公。時南朝陳湘州刺史華皎與陳霸...
《周書·權景宣傳》:“ 孝閔帝 踐阼,徵為司憲中大夫,尋除 基、鄀、硤、平 四州五防諸軍事、 江陵 防主,加大將軍。”《周書·魏玄傳》:“二年,進爵為...
久之,固猶習梁法,不遵北方制度,周人密欲代之,而難其人,乃以司憲中大夫令狐整權鎮豐州,委以代固之略。整廣布威恩,傾身撫接,數月之間,化洽州府。於是除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