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洛,字雨亭 ,籍貫是廣東省恩平,出生於1900年,於1966年逝世。曾經軍銜為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軍職為國民革命軍聯勤總司令部第九補給區司令。
基本介紹
- 本名:司徒洛
- 字號:雨亭
- 所處時代:民國時期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廣東恩平
- 出生時間:1900年
- 去世時間:1966年
- 主要成就:陸軍少將
-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二期、日本陸軍步兵學校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棄學參軍,東征北伐,軍隊改革,長城抗戰,保定戰役,平淡餘生,參考資料,
人物簡介
司徒洛,黃埔軍校第二期步科畢業。別號雨亭,廣東恩平人。 廣雅仙湖書院、廣東工業專科學校畢業。 1924年秋考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學習。 司徒將軍畢業後留學日本陸軍步兵學校,30年初回國後在軍政部直接從少校參謀當起,沒有經歷過基層幹部,1933年長城抗戰抗戰的時候,是第2師第7團副團長,1936年升第7團團長,也就是當年黃埔軍校教導第2團的延續。 抗戰全面爆發後,因是鄭洞國一派的人,被關麟征排擠改當補給區的副司令,司徒將軍的勳章是在1933年長城抗戰時得的。1933年長城抗戰,古北口,喜峰口這兩個地方打的激烈啊! 司徒將軍所在的第2師作戰地區就是古北口八道樓子則是1933年長城抗戰中古北口戰役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時候司徒將軍是第6旅副旅長,因羅奇旅長受訓,那就由司徒將軍代理旅長指揮作戰。 古北口中的一個小地方八道樓子有一些碉樓 ,守軍是守八道樓子的主力部隊是第6旅11團。 八道樓子最終還是失守的,但是守軍堅守陣地不退,遲滯了日軍的攻勢,這個貢獻是很大的!司徒將軍就是此戰役獲頒當時國府軍人的最高等級勳章-青天白日勳章。 1937年的時候,52軍所屬的第2師是保定會戰的主力,司徒將軍因為保定的失守而被撤。司徒將軍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職務是少將,到了1947年2月,經過國民政府核准,符合軍人晉升年限資力等要求,就被正式授予陸軍少將。任聯勤總司令部第九補給區司令。1966年病逝於廣州。
人物生平
棄學參軍
1894年8月16日(清光緒二十年七月十六)出生於廣東省恩平縣赤水鎮(今屬開平縣)大津里村的一戶商人家庭。父名昌旺,母譚氏。司徒洛在家中排行第二,初入私塾接受啟蒙教育,13歲考入仙湖廣雅書院(今廣雅中學),畢業後又考入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學習專業技術。1924年6月,司徒洛於專科學校畢業之後準備赴美發展,但在臨行前偶然看到了黃埔軍校的招生公告。對於一名年輕氣盛的愛國青年來說,投效軍隊振興國家無疑比在國外看洋人的臉色要好上百倍,於是他決定放棄原先的計畫改考軍校。
1924年10月,司徒洛順利的考上了黃埔軍校第二期,他被編在學生總隊(總隊長嚴重)步科第1隊(隊長張與仁)第3區隊(區隊長趙箎)學習軍事。和他同區隊的知名人物有鄧仕富(暫編第61師師長)、余錦源(第72軍軍長)、王公遐(第54軍副軍長)、萬用霖(空軍地面警備司令)、羅歷戎(第3軍軍長)等人。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在總隊部服務的一期學長、特別官佐關麟征經常利用職務之便照顧二期學弟,這使他與二期學弟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司徒洛即為其中之一。多年之後,司徒洛隨第2師編入第52軍,再次成為關麟徵的手下,卻因師長鄭洞國與關麟徵發生衝突而與關氏交惡,一段袍澤之誼終以不歡而散告終。
東征北伐
司徒洛進入軍校不久,就奉命隨軍參加第一次東征,此後又參與鎮壓了滇桂軍閥的叛亂,這使司徒洛在軍校就學期間就已經獲得了豐富的作戰經驗。1925年9月,他在軍校畢業之後被分配到第2師(師長王懋功)第4團(團長劉堯宸)3營8連當見習排長。一個月後,第2師參加第二次東征,司徒洛所在的第4團奉命投入到攻打惠州城的戰鬥。此戰第4團團長劉堯宸陣亡,所部也傷亡慘重。關鍵時刻,東征軍總部集中炮兵火力轟塌北門一角,司徒洛所在的第8連官兵最先沖入缺口,為收復惠州立下了汗馬功勞。1926年2月,第2師因師長王懋功涉嫌“圖謀不軌”被撤職查辦,遺缺調教導師副師長劉峙接任。同時師內人事也大幅更動,司徒洛在這個時候被提升為第8連上尉連長。
1926年7月,由於湖南軍閥唐生智回響革命,一場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開始了。7月15日,司徒洛隨部開赴湖南衡陽。9月第2師進入湖北,參與進攻武昌。10月調往江西,司徒洛所在的第3營由團長梁自厚親自指揮向新泰守軍發起密集進攻,僅用了三個小時便將守軍擊潰,取得大勝。此後第4團跟隨潰敵一路追至南昌,將敵軍圍困在南昌城內。
南昌城堅防固,第2師師長劉峙決定以第5團和第6團進攻德勝門,以第4團向牛行車站方向警戒。進攻兩天,第5團和第6團先後落敗,兩個團的團長文志文、張漢章也先後陣亡。此時第4團中校團附熊綬雲主動請命,願率一部在夜色的掩護下潛行至城牆以炸藥攻擊。未料炸藥火力不猛,而熊綬雲誤以為炸牆成功便發出信號要求第4團主力發起進攻,結果因過早暴露目標被敵軍擊中陣亡。司徒洛所在的第3營是攻擊主力,當熊團附發出信號時,第3營馬上發起進攻,遭到敵軍火力猛烈掃射,所部損失慘重,司徒也因腿部負傷被送往後方醫院治療。
1926年12月,傷愈的司徒洛調升為第1軍補充團第1營少校營長。1927年3月曾奉命配屬友軍參與光復南京之役。同年5月,補充團編入新編第1師(師長錢大鈞),司徒洛隨部回駐廣東,此後長期擔負後方防務。1928年3月,新1師改稱第69師(師長蔡熙盛),司徒洛營也隨之改稱第205團第1營。此時因上海治安不穩,當地農民正在策劃暴動,於是69師奉命移防上海以穩定局面。司徒洛營於此時進駐江灣,4月又移駐嘉定。同年7月,隨著北伐戰爭的結束,國府召開編遣會議商討戰後軍隊的縮編事宜。在這次縮編中,第69師被縮編為第3師(師長錢大鈞)第8旅(旅長蔡熙盛),而司徒洛的部隊被編為第8旅15團(團長賀光謙)第1營,他仍任營長。
軍隊改革
1929年1月,就在第3師駐防蘇州期間,蔣中正突然到蘇州秘密視察軍隊防務。當時的第3師高級軍官大都離部前往上海尋歡作樂,蔣氏得知這一情況極其震怒,一紙令下,全師高級主官全被免職,其中師長改由毛炳文接任,第8旅則交由軍校一期生李玉堂負責整頓。
李玉堂一到任就大肆安插親信,司徒洛因是“前朝元老”也被免去營長職務,但由於他平時人緣關係不錯,加之又是黃埔二期生,於是經過同學的疏通,被調升為第15團(團長許永相)少校團附。營幹提了團乾,卻丟失了兵權,這對司徒洛來說無意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毛炳文的到任使第3師的精神面貌大為改觀,不久之後,蔣中正就指派軍政部長何應欽來第3師視察整頓情況。當何應欽視察完第8旅後,突然提出了打獵的要求,於是李玉堂便安排長期無所事事但人際關係又不錯的司徒洛來擔當陪游任務,這一決定直接改變了司徒洛的命運。在打獵期間,司徒洛的表現逐漸引起了何應欽的興趣,於是在野外休息時,對司徒洛的個人情況做了了解,並且許諾會另外安排他的出路。
到了1930年1月,國民政府計畫派遣第三批人員前往日本千葉的陸軍步兵學校將校班留學,受到何應欽賞識的司徒洛被安排在了名單之中。將校班原定學制三年,但由於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發生,司徒洛等在日留學軍官紛紛退學回國,以示抗議。當這批學員回到南京復命後,何應欽顯的十分生氣,直接批評他們不能掌握軍事,辜負了國家對他們的培養。但這些學員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何應欽自己點的名,最終還是給這些學員安排了各自的出路。其中司徒洛被安排在軍政部當一名中校參謀。1932年4月又被提拔為兵工署(署長洪中)上校視察官。
長城抗戰
司徒洛在軍政部過了一年的辦公室生活後,主動提出了下部隊的請求。此時正值第2師在圍剿紅軍時遭到重創,部隊內部正在進行縮編,何應欽便安排他到改組後的第2師(師長黃杰)第6旅(旅長羅奇)當了上校副旅長。第6旅下轄第11和第12兩個團,團長分別是軍校二期畢業的鄧仕富與鐘松,其中鄧還與司徒洛為同一區隊同學。司徒洛的到來,不僅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歡迎,還使他在這一職務上達到了其軍人生涯中的顛峰時刻。
司徒洛到職後,第6旅便被調往潼關休整。1933年1月,日軍侵犯熱河,中國守軍作戰不利,導致熱河淪陷。第2師於同年3月間在第17軍的編成內奉調長城沿線布防,以阻擊日軍第八師團 西義一部越過長城進犯河北。17軍首先趕到戰場的是所屬第25師關麟征,該師經過三天激戰因損失慘重而奉命脫離戰鬥,其所留南天門防務改交第2師接替。第2師師長黃杰接到命令後,決定以所屬第6旅擔負潮河至八道樓子一線防務,旅長羅奇則將所屬第11團布置在425高地至八道樓子一線,第12團布置在南天門,兩個團一左一右互相策應。
4月21日凌晨,日軍以一個聯隊的兵力對八道樓子的國軍陣地發起猛烈進攻。守軍雖經頑強抵抗,終因損失慘重,接連丟失三座碉樓,團長鄧仕富接連告急,陣地漸顯不穩。師長黃杰見情況危急,決定抽調第4旅7團和補充團各一營火速增援第11團陣地,並命令第6旅副旅長司徒洛親赴八道樓子前線,統一指揮該處所有部隊。
司徒洛受命抵達前線後,一面穩定團長鄧仕富的情緒,一面要鄧團長重組部隊奪回丟失的陣地。21日下午一時,鄧仕富親自指揮5個連的兵力開始反擊,但遭到日軍優勢火力的阻擊,終告失敗。司徒洛見奪回陣地已不可能,便重新調整部署,希望能阻擋住日軍即將發起的第二次進攻。22日上午,日軍對八道樓子陣地發起第二次進攻。十一時,八道樓子所剩碉樓盡失,司徒洛指揮所部退守界牌峪以及上堡子東端高地,堅持至入夜,日軍見仍未能突破司徒洛部阻擊陣地,便停止了進攻,以待援軍。此時黃杰又將趙公武的補充團全部用於八道樓子方向,使該處兵力增強,而日軍則由於在古北口被國軍牽制,無暇顧及八道樓子,使得這一地區再無大規模戰事發生。長城抗戰結束後,司徒洛由於指揮所部阻擋住了日軍的進攻,於1935年7月17日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是為該勳章的第54位獲得者,也是參加長城抗戰諸將中的第35位獲得者。同年5月17日,他還被國民政府正式任官為陸軍步兵中校。
保定戰役
長城抗戰結束後,中日兩國簽定了《塘沽協定》,使中日之間的戰事暫時告一段落。第2師在協定簽定後進駐北平,司徒洛在此駐防達三年之久。1936年3月,鄭洞國升任第2師師長,其所留第4旅旅長一職由第7團團長廖慷遞升,而空出來的第7團團長一職則由在長城抗戰中立有戰功的司徒洛來擔任。同年6月,司徒洛隨部移駐徐州。西安事變時,第2師一度兵臨潼關,對西安採取進攻態勢。1937年7月16日,他被晉任為陸軍步兵上校。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編入第52軍建制的第2師北上河北再次投入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爭中。1937年8月,司徒洛所在的第4旅開赴保定外圍,開始構築防禦工事。9月18日涿縣淪陷後,日軍的進攻重點直指保定。而軍委會正試圖在保定地區組織一次大反攻以挫敗日軍的攻勢,這首要一點便是保證保定的安全。而防守保定的重任就落在了第2師的肩上。師長鄭洞國在接到命令後決定以第4旅擔負保定城垣的防務,第6旅擔負保定以北之漕河南岸防務。此外,保定周遍還有友軍第17師、第25師、第47師等部接應。
9月20日,日軍以第14師團、第20師團各一部突破第6旅前哨陣地。22日,日軍猛攻漕河守軍,第6旅堅持至黃昏損失慘重,鄭洞國急忙命令第7團抽調兩個連增援,暫時穩定了局勢。23日黎明,第25師防線又被日軍突破,使第2師左翼暴露在日軍火力之下。鄭洞國被迫命令第6旅放棄陣地退入城內。23日上午十時許,日軍在飛機坦克的火力掩護下開始進攻保定城垣。司徒洛的第7團陣地最先遭到日軍進攻,該團官兵頑強作戰,接連打退日軍的進攻。日軍一度突入北門,司徒洛親自上陣指揮所部配合師直部隊三面圍攻,將突入日軍全部殲滅,並乘勢將日軍逐出沿城工事。如此拼殺,戰至24日凌晨,日軍集中火炮猛烈轟擊保定城垣,保定城牆多處坍塌,日軍步兵則乘勢蜂擁攻城。
面對此種架勢,擔負司徒團左翼安全的第3營營長李國雄首先動搖,他未經請示團長司徒洛,便自做主張的放棄陣地,致使該處無兵防守,日軍由第7團左翼大肆入城,並逐漸有將第7團包圍的態勢。司徒洛在知道日軍由其防區左翼進入後,急忙抽調部隊堵截,但杯水車薪,根本無濟於事,缺口越來越大,日軍且有包圍第7團的企圖。司徒洛為保全團安全,被迫收縮陣地,苦苦支撐。上任僅數月的第4旅旅長趙公武見第7團隨時有被殲滅的危險,如第7團不保,第8團勢將覆沒。最終他被迫下令兩團聚集一處,向保定東南的張登鎮突圍。十一時,保定淪陷。
保定的丟失,直接破壞了軍委會制定的保定會戰作戰計畫,且保定為河北省會,失去的政治影響極其惡劣。戰後,軍委會追究責任,第7團團長司徒洛因指揮無方,且未獲命令便先放棄部分陣地的罪名被撤職查辦。軍事法庭原本判處司徒洛七年徒刑,但事後查明第7團潰敗的起因是由於所屬第3營營長未戰先退,於是軍事法庭判定司徒洛革職反省的處罰,另將第3營營長李國雄判處死刑。
平淡餘生
賦閒後的司徒洛終在何應欽以及同學們的幫助下重新復出,於1938年1月被任命為湖南辰沅師管區(司令何友松)補充第4團上校團長。1941年9月辰沅師管區改組為沅永師管區(司令孫常鈞),司徒洛仍任第4團上校團長。1945年2月,司徒洛受到舊日的上級李玉堂之邀,前往第27集團軍擔任少將高參。同年9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戰勝利了。回顧司徒洛從參加抗戰以來歷時12年,經歷過長城抗戰的輝煌,也經歷了保定會戰的失落,此後大半時間皆在默默無聞中度過,軍人的坎坷由此可見一斑。儘管如此,國防部還是於1946年10月10日授予其勝利勳章,以肯定他在抗戰期間所做的貢獻。
抗戰勝利之後,第27集團軍開赴湖北受降。為此,李玉堂任命司徒洛兼任集團軍前進指揮所主任,負責接收事宜。1946年5月,第27集團軍整編為第24軍,由於司徒洛不願投入內戰,便乘此機會辭去了職務,後被調任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第9補給區司令。1947年2月15日,司徒洛在被晉任為陸軍少將之後奉命退役,從此脫離了軍旅生涯。
司徒洛退役後定居廣州,後在同鄉司徒美堂的介紹下,到僑興貿易公司做名譽顧問。國民政府遷台前夕,政府曾派人勸其赴台,但被他拒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久,司徒洛曾因“歷史問題”在恩平接受審查。一個月後,司徒洛無罪釋放,在回到廣州後當選為政協廣州市東山區委員、民革廣州市委員。1966年5月4日,司徒洛在因患胰線癌在東山區豪賢路英賢里的家中去世。現葬於廣州市中華永久墓園。
司徒洛原配譚氏,續娶陳玉蘭(廣東中山人,1985年11月24日在廣州去世),共育有子女八人。其中譚氏育有司徒舜,陳玉蘭先後育有司徒孝庭、司徒碧雲(女)、司徒碧芳(女)、司徒衛國,另有三子早夭。這些子女分別居住在廣東、遼寧、天津等地。
參考資料
憶司徒洛將軍,司徒潮,未刊稿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五十二軍軍史[台],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編
陸軍第二師戰鬥詳報(長城部分、保定部分)
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選編第四輯——軍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江蘇古籍出版社
長城戰役(第二次中日戰爭各重要戰役史料彙編)[台],國史館印行
長城抗戰資料選輯(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華書局
鄭洞國回憶錄,鄭洞國著,團結出版社
我的回憶,劉峙著,文海出版社印行
懷化市軍事志(網路版),載於懷化地方志——市情網
國民政府公報,河海大學出版社影印
國民革命軍第二師師史(自編),未刊稿
國民革命軍第三師師史(自編),未刊稿
本文感謝司徒洛之子司徒衛國的幫助
2008年1月20日初稿
2009年4月23日二稿
(本站內容皆為作者原創之辛勤成果,如欲轉載請予署名。)RSS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