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司原獵豕
- 創作年代:古代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王符
原文,譯文,作者簡介,
原文
昔有司原氏者,燎獵中野提循巴,鹿斯東奔。司原縱噪之。西方之眾有逐狶(同‘豨’,豬)者,聞司原之噪也,競舉音而和之。司原聞音之眾,則反輟己之逐而伏焉。遇夫浴堊(讀音e四聲,白色的泥)之狶,司原喜,而自以獲珍禽也。盡芻(草料)豢、單(通‘殫’,竭盡)囷(讀音qun一聲,圓形的倉)倉而養之。豕俯仰嚘(讀音you一駝抹符聲,象聲詞)咿,為作容聲。司原益珍之。居無何,烈風興而澤(或說:‘澤’當為‘淫’)雨作,灌巨豕而堊塗渝(泛濫),豕駭懼,真聲出,乃知是家之艾(老)豭(讀音jia一聲,公豬)爾。此隨聲逐響之過也。
譯文
從前有個叫司原的人,舉火把在野外捕獵,鹿往東邊跑。司原放聲吼叫(驅趕)。西邊有一群追捕豬的人,聽到司原的吼叫聲,爭著高旬朵仔趨聲附和他的叫聲霸棵勸。司原聽到是很多人的聲音,就反身停止自己所追逐的鹿而伏擊(抓西邊來的野獸)。抓到一隻滾了一身白泥的豬,司原狂喜,自以為得到了珍貴的野獸(“禽”古時兼指鳥獸)。用最好的飼料、竭盡所有的倉儲養它。那豬昂首低頭叫喚時,都裝出一種寬厚的聲音。司原更加珍稀它。過不多久,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大量的水衝到那豬白堊身上於是泥水橫流,豬害怕,真的聲音漏出來了,(司原)催備晚殃才知道是家養的老公豬啊。這就是見風就是雨的過失啊。
作者簡介
與馬融、張衡等著名學者友善。他是庶出之子,舅家無親,所以在家鄉受歧視;又不苟於俗,不求引薦,所以遊宦不獲升遷。於是憤而隱居著書,終生不仕。延熹五年(162),同鄉度遼將軍皇甫規解官回安定。鄉人往謁,皇甫規冷落退職太守,而歡迎王符。以致時人傳語說:“徒見二千石,不如一縫掖。”可見他在當時頗負盛名。
王符著書“以譏當時失得,不欲章顯其名”(《後漢書·王符傳》),題曰《潛夫論》。今存本35篇,《敘錄》1篇,共36篇,雖有脫亂,但大致仍屬舊本。全書以《贊學》始,以《五德志》敘帝王世系、《志氏姓》考譜牒源流而終。其餘諸篇,分題論述封建國家的用人、行政、邊防等內外統治策略和時政弊端,兼及批評當時迷信卜巫、交際勢利等社會不良風氣。“其指訐時短,討謫物情,足以觀見當時風政”(《王符傳》),而在思想上則“折中孔子,而復涉獵於申、商刑名,韓子雜說”(汪繼培《箋〈潛夫論〉序》),大致以儒為體,以法為用。所以《文心雕龍》歸之“諸子”,而《隋書·經籍志》則入於“儒家”。
在文學上,王符主張文章以載“教訓”,要“遂道術而崇德義”,批評當時學者“好語虛無之事,爭著□麗之文,以求見異於世”;認為詩賦應“頌善醜之德,泄哀樂之情”,要“溫雅以廣文,興喻以盡意”,批評當時文人“苟為饒辯屈蹇之辭,競陳誣罔無然之事,乃槓以索見怪於世”(《務本》)。《潛夫論》基本上實踐了他的文學主張。他總結三代以來的歷史經驗教訓,以此立論,批評東漢後期政治弊端,是非明確,內容切實,說理透闢,指斥尖銳。由於辭賦的影響,東漢政論“往往以單行之語,運排偶局熱灶之詞,而奇偶相生,致文體迥殊於西漢”(劉師培《論文雜記》)。《潛夫論》幾乎通篇排偶,遣詞駢儷,相當突出地表現著東漢後期政論散文的駢化趨勢,漸啟建安盛行的華麗之風。《潛夫論》有清人汪繼培箋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