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前龍舟習俗

司前龍舟習俗

司前龍舟習俗,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的地方民俗,廣東省江門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司前鎮各村龍舟習俗均有百餘年歷史,龍舟競渡成為司前鎮一年中規模盛大、場面火爆、人氣旺盛的民俗盛事,能折射出司前鎮的風土人情,展示出司前人良好的精神風貌。

2019年8月20日,司前龍舟習俗入選江門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司前龍舟習俗
  • 遺產類別:民俗
  • 遺產級別:市級
  • 申報地區:江門市新會區
  • 批准時間:2019年8月20日
  • 保護單位:江門市開新會區司前鎮人民政府
  • 流行地區:江門市新會區司前鎮
歷史淵源,主要活動,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司前鎮是公元222年置立的平夷縣故治所在地,有近1800年歷史,地方富庶,人口稠密,民俗文化積澱深厚。它依山傍水,南臨潭江,河涌縱橫交織,端午龍舟活動有數百年歷史,近百年來更是長盛不衰。有多艘清代龍舟及其龍頭、龍尾,都在百年以上。
湯氏為司前望族之一,《河村湯氏家譜》中已見收錄族人所作七律詩歌《端陽競渡》,可證司前龍舟歷史悠久。司前鎮上述龍舟隊基本上始建於清代:紅樓舊稱“紅樓墩”,1865年造龍舟,已有150年歷史。陳鶴村舊名“鶴涌”,約在光緒八年(1883年)已有龍舟,賽龍有130多年歷史。大范村龍舟約在1870年已有,賽龍有145年歷史。水鄉河橋村舊名作“豪喬”,其賽龍已有110多年歷史。中心村1865年已建造龍舟,其賽龍已有150年歷史。馬沖村舊稱“馬涌鄉”,村內河網發達,其賽龍己有120多年歷史。雙樓村1865年已有龍舟,其賽龍已有150年歷史。增邊村賽龍也有百餘年歷史。其中,多個鄉村有清代龍頭、龍尾,乃至龍船仍有保留。

主要活動

司前龍舟競渡有一整套古老儀式,如“轉龍頭”“請龍神”“起龍”“上榔”“升水”“旺龍”“祭江”“出龍”“扒三駁”“采青”,以及端午龍舟活動結束(約在五月初八九)“藏龍船”等等環節。龍舟節大眾參與,仍保留“洗龍舟水”“吃龍舟飯”“龍舟結契”等傳統活動。
大型龍舟賽還舉行龍舟祭祀系列儀式,宣讀祭文、跪拜、酹酒、為龍舟點睛等,既莊重又熱烈,配以紅地毯、金圍欄,在爆竹聲、吶喊聲中橈槳齊劃,浪花飛濺,彩旗飛舞,龍舟飛馳,頗具觀賞性。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豐富而完整的司前龍舟習俗,具有重要民眾文化價值、民俗研究價值。其中折射出司前的風土人情,體現出司前人良好的精神風貌,如敢為人先精神、奮力拚搏精神、團結協作精神、愛國愛鄉精神等,這些具體在龍舟習俗中體現為“司前龍舟精神”。

傳承狀況

司前鎮有紅樓、陳鶴、大范、增邊、河橋、中心、馬沖、雙樓等村8支龍舟隊處於活躍之中,有多艘清代龍舟及其龍頭、龍尾,都在百年以上,傳承的龍舟習俗豐富而完整,呈現絢麗多彩。

保護措施

2016年,建成“龍舟湖公園”,讓司前龍舟活動向品牌化、規範化健康軌道發展。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2014年,司前鎮龍舟協會隆重舉辦了“端午節龍舟競渡”。
2.2019年,司前鎮舉辦第五屆龍舟文化節,規模和形式上都超過以往歷屆
3.2023年5月27日,司前鎮舉行“千年古鎮·百年龍舟”2023年龍舟文化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推動龍舟文化系列活動及龍舟競渡活動高質量、高人氣地開展,進一步提高司前龍舟文化的曝光度和知名度,持續豐富活躍民眾的文化生活。

文化軼事

每年大約到了農曆四月初七,此時插秧大忙過後,司前鎮增邊、和格、紅樓、雙樓、中心、大范、陳鶴先後舉辦“轉龍頭”的活動。一般選擇在當天村里較多人的時間,敲鑼召集村民到祠廟前。“請龍神”是由青壯年男子將龍頭龍尾從廟裡扛(當地俗稱為“請”)出來,舉行“轉龍頭”儀式。在熱鬧的鑼鼓和爆竹聲中,龍頭龍尾穿街、過巷、進戶巡遊,讓各家各戶沾上“龍氣”,得龍神庇佑。所到農戶,皆點起香火迎接、祈福,所謂納吉驅邪。小男孩們爭相摸龍,祈求平安,快高長大。
摸摸龍頭摸龍尾,龍精虎猛幾精神。
歲歲端陽添百福,龍舟自有後來人。
新會舊民謠中有句:“四月龍頭隨街繞,五月龍船搶大標。”這個“龍頭隨街繞”在今司前鄉村“轉龍頭”活動中,仍完整遺傳下來。所謂“轉”者,從古語之義,是隨著鑼鼓聲舞動之意。清代學人沈欽韓補註《左傳》中說:“轉者,舞之節以應歌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