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與社會主義》是一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之超 、王正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達林與社會主義
- 作者:王正泉 盧之超
- 類別:歷史、人文、個人傳紀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年08月
- 頁數:440 頁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801495778
《史達林與社會主義》是一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之超 、王正泉。
《史達林與社會主義》是一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之超 、王正泉。內容簡介本書試圖從史達林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史達林時期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史達林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和史達林模式的歷史地...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俄語: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英語: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註:史達林執政時官方稱其生日為1879年12月21日,但史學界...
史達林在開篇指出,現在馬克思主義和無政府主義都被認為是社會主義派別。但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完全是另一回事,它們彼此間進行著激烈的鬥爭,雖然它們都力圖向無產階級表明自己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的學說。所以把它們進行比照研究是非常...
《史達林社會主義建設思想研究》是李靜創作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首次出版於2009年8月。該書在對史達林社會主義建設思想的分析基礎上,對史達林社會主義建設思想作了總體評價,認為史達林社會主義建設思想是馬克思社會主義基本原理與蘇聯國情相結合的...
這是一條在俄國這樣一個小農經濟占很大比重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1924年列寧逝世後,圍繞一國能否建成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路線,蘇聯共產黨內多次發生重大爭論。以..史達林為首的聯共(布)中央多數成員1924年批判了...
史達林的教育思想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培養“紅色專家”掌握科學技術 史達林從理論上和實踐上論述了教育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密切關係,指出社會主義建設速度問題是關係國家生死存亡的問題;進而闡明了培養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幹部和人才的迫切性...
《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是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52年。該書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總結和概括了蘇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批評了雅羅申柯等人的錯誤經濟理論,系統闡述了...
上篇探討國際因素對史達林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形成的影響,從七個方面分析了史達林時期所面臨的複雜的國際因素;下篇對史達林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與實踐進行了闡述和分析,分別對史達林的“一國建成社會主義”、史達林與新經濟政策的終結、社會主義...
三、 史達林關於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的思想 四、 史達林在意識形態工作上的教訓 第十二章 史達林關於世界經濟與政治關係的理論 一、 世界經濟與政治關係中的“中心”與“外圍”二、 世界經濟與政治關係中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 第十三章 ...
防禦中的史達林 收場 第十章 一國社會主義 列寧的指導方針 關於工業化的爭論 擊敗托洛茨基 是俄國的熱月嗎?第十一章 史達林主義出世 史達林與布哈林主義 蘇共第十五次代表大會 右翼反對派的失敗 第十二章 決定性的小事 別人看他 他看...
共收入史達林的著作172篇,附錄2篇,史達林論述的主要問題有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鞏固加強、蘇維埃政權的民族政策、國際形勢、黨內生活和黨的建設、工農聯盟、社會主義教育問題及布爾什維克黨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總路線等;第8~13卷是蘇聯實行國家...
第一章 史達林和社會主義 混亂的社會主義概念 “一國社會主義”理論 史達林模式從理論到實踐 未來社會的構想 簡 評 第二章 農民問題 個體農民和小生產在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 關於改造小農、消滅富農問題 關於組織社會主義大農業的原則和...
從史達林起,蘇聯幾任領導人長期以來既教條式照搬又背離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在對外關係體制上對資本主義國家封閉、對抗,以蘇聯為中心,要領導並推行無產階級世界革命,實際上搞大國主義、大黨主義、擴張主義、霸權主義,與美國搞軍備...
史達林是蘇聯共產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史達林協助列寧組織領導了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和反擊外國武裝干涉,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列寧逝世後,他在領導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中,十分重視國防建設,發展國防工業、軍事科技,加強武裝...
蘇聯曾經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但是後來淪為世界霸權主義的典型。只要認真回顧一下歷史事實,便可看出,在列寧逝世以前,蘇聯是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的,沒有實行霸權主義的政策。但是在史達林領導期間,蘇聯在積極支援世界各國革命...
所謂蘇聯模式,即指蘇聯在長期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形成的制度、體制以及建設社會主義的方針、政策。這個模式形成於史達林時期,並不斷得到強化和固化,但是在赫魯雪夫的“秘密報告”出爐之後,去史達林化,削弱集體化,國有企業趨於利潤化,破壞了...
紅軍的武器裝備現代化程度和軍事指揮能力、各兵種協同能力不足以保衛社會主義蘇聯。史達林為首的共產黨敏銳的意識到:不搞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蘇聯的國民經濟就上不去,特別是如果重工業和國防工業落後的話,蘇聯就必然被帝國主義的侵略...
蘇聯憲法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憲法(根本法)》。自1922年聯盟成立以後,蘇聯曾制定三部憲法。即1924年蘇聯憲法,1936年蘇聯憲法(史達林憲法)和1977年蘇聯憲法。1924年憲法突出地反映了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特點。1936年憲法...
而要辦到這一點只有先從農業著手;史達林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指出:“……要建立我國經濟的社會主義基礎,要擴展工業,就必須從農業開始”。“因為整個國民經濟底發展是依靠農業的”。3基於此,蘇聯是到了國民經濟恢復的末期,到了農業已經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