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類史詩
基本簡介
中古歐洲的英雄史詩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反映了處在氏族社會末期的蠻族部落的生活,他們基本上還未封建化,一般也沒有受到基督教的影響。這類代表作有
日耳曼人的《
希爾德布蘭特之歌》、
盎格魯撒克遜人(日耳曼人的一支)的《
貝奧武甫》,以及
冰島的“
埃達”和“
薩迦”。這類史詩和
荷馬史詩同是氏族社會末期的產物,歌頌的多是部落的貴族英雄,而自由貧民和奴隸都不占重要地位。它們的內容多以神話或歷史事件為依據。神在故事中干預人的命運,但人對神已開始失去敬仰。這些故事在民間口頭流傳,寫定的人往往不可考稽。日耳曼人的英雄史詩數量極多,從更多方面反映了氏族社會生活,如部落之間的血仇關係,象徵權力的黃金給部落帶來的詛咒和災難;更加突出英雄的悲劇性格;更多魔怪、法術等因素。
《吉爾伽美什》
古代
兩河流域的文學創作是十分豐富的,其中最著名的是英雄史詩《
吉爾伽美什》(The Epic of Gilgamesh)。它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史詩,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
蘇美爾人(Sumerian)中流傳,經過千百年的加工提煉,終於在
古巴比倫王國時期(公元前19世紀-前16世紀)用文字形式(
楔形文字)固定下來,成為一部巨著。
這部史詩講述了英雄
吉爾伽美什一生的傳奇故事。他並非只是傳說,而是實際存在的。他擁有著三分之二為神,三分之一為人的極高神格。他乃獲得諸世一切的
超越者之完成型,世上無人能與其匹敵。他本是個不顧人民疾苦的暴君,但是在與
恩奇都成為朋友之後,他的行為開始有了一些變化。被吉爾伽美什壓迫的人民們向上天申訴,於是女神阿魯魯便做出了第一個神造之人,那便是恩奇都。恩奇都和吉爾伽美什強烈地意識到對方的存在,他們
心知有一天定然會狹路相逢。雖然吉爾伽美什一開始對身為他敵人的恩奇都感到恐懼,但是沒過多久兩人便成為知己,兩人共享王位,平等地治理國家。
吉爾伽美什和
恩奇都一起討伐了森林的守護者——神獸芬巴巴,成為了世界上最優秀的王。並將所有的財寶收入囊中 在那時候,吉爾伽美什是如此耀眼如此強大,便連眾神也會為他的風采所傾倒。而一個女神就這樣愛上了吉爾伽美什。但豐收之女神伊什妲爾在向完美的王者吉爾伽美什求婚的時候,他卻連想也沒想就拒絕了。 那是因為他知道,伊什妲爾是一個殘忍且性格反覆無常,以殘害男人為樂的魔女。伊什妲爾被吉爾伽美什的侮辱所激怒,她將父神安努的天之公牛趕到了大地上,以此來作為報復。
沒有人可以阻擋這頭神獸,大地整整七年都為饑荒與破壞所籠罩。吉爾伽美什與恩奇都聯手對付天之公牛,並漂亮地將其擊退。女神又一次沒了面子。 伊什妲爾的怒火自然不會就此平息,她以區區人類居然敢殺死神獸為罪名向眾神請求殺死
吉爾伽美什與
恩奇都的其中一人。伊什妲爾的願望被眾神所接受,於是兩人中的一個,即神所造出的恩奇都無法違抗天命,漸漸地衰弱而死。
那便是吉爾伽美什走下坡路的開始。擁有著不遜於自己的力量,有可能還勝過自己的唯一的朋友恩奇都死去了。這個事實對吉爾伽美什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吉爾伽美什惶恐於對“死”的不安,踏上了去往
冥界的旅途追求
不老不死。跨越了漫長的旅途,歷經了種種的磨難,吉爾伽美什終於得到了不老不死的靈藥。
但是在歸途中,蛇趁他洗澡之時吃掉了靈藥,失去了不老不死的他不停地悲嘆著就此離開人世。英雄
吉爾伽美什在池塘邊跪下來,雙手捧著臉大哭起來。他現在明白了,人們告訴他的都是真相:哪怕最偉大和最勇敢的英雄也是人,因此必須要學會歡樂地生活,體會眼前的幸福,最後接受不可避免的命運。
傳說,蛇之所以能夠蛻皮長出新的身體,就是因為偷吃了吉爾伽美什的靈藥的緣故。全詩至此結束。
《貝奧武甫》
英雄史詩中最完整的作品是《
貝奧武甫》。全詩長三千餘行,其中所記的歷史事件屬於六世紀,反映
盎格魯撒克遜人在歐洲大陸的生活,他們定居不列顛後,在八世紀以古英語寫定,它成為
英格蘭民族第一部史詩,現存唯一手抄本屬於十世紀。
全詩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寫
瑞典南部耶阿特族貴族青年
貝奧武甫渡海到
丹麥,替丹麥人消滅為害的巨妖格倫德爾和巨妖的母親。詩中特彆強調主人公的見義勇為、徒手搏鬥的英雄氣概。第二部分寫五十年後貝奧武甫作為國王為本族殺死焚燒人民房屋的火龍並因而犧牲的事跡,歌頌了主人公忘我無私、具有高度責任感的道德品質。他雖然是部落貴族,但不脫離人民,體現了氏族社會瓦解時期部落人民的理想。
詩中寫火龍發怒是因為一名犯罪的奴隸逃避法律,恰巧躲進龍窟,偷了一個金杯而引起的。奴隸把金杯獻給主人(貝奧武甫的臣屬),贖了罪。奴主又將金杯獻給貝奧武甫。從這福州和現實交織而成的情節中,可以看出奴隸同氏族貴族的關係,以及當時法律的一斑。
詩中常用對比、對話和插語等方法,突出主人公英勇正直的性格。關於巨妖格倫德爾敵視人間歡樂、巨妖之母所住的水底魔窟、火龍失寶以後的焦急、忿怒等場景的描寫,也是這部史詩的精彩部分。詩人寫道:“當龍醒來,鬥爭又重新燃起。它嗅嗅岩石,勇猛的心發現了敵人的腳印。……寶物的守衛者沿著地面一路搜尋,貪婪地想發現在他睡眠時欺侮他的那個人。龍心中燃燒著兇猛的烈火,它圍繞著墓墩轉來轉去。荒野里,杳無人跡。……它強烈要求戰鬥。它又沿著墓穴,看看那被盜的寶藏。忿怒在心中沸騰,它焦急地等待著黑夜的來臨。”詩中還描寫了部落貴族生活如宴會、說唱,以及信仰、神話,都極生動。史詩的結構比較集中精煉。它用頭韻體寫成,使用一種特殊的形象比喻(同義語),如稱大海為“鯨魚之路”,兵士為“拿盾牌的人”,酋長為“寶物的守衛者”等。這些是北歐史詩共有的特點。這部史詩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基督教思想的影響,如把氏族社會的命運觀念同上帝的概念混同起來,把格倫德爾稱為該隱的族類等。
《希爾德布蘭特之歌》
日耳曼人的史詩《
希爾德布蘭特之歌》殘存六十八行,流傳於八世紀,手抄本屬於九世紀,敘述民族大遷移末期隨東哥特國王
狄特里希出征的希爾德布蘭特在三十年後返回故鄉、在邊境上和他的兒子戰鬥的故事。父親認出了兒子,贈給他一個金環。兒子拒絕這個“異族人”的贈品,為了保持日耳曼戰士的榮譽,向父親挑戰,父親也只好應戰,殘稿在描寫激烈的戰鬥處中斷了。這一片段著重刻畫了日耳曼人剛強勇敢的性格。詩中對話富有戲劇性。這是僅有的一首用古德語寫成的日耳曼
英雄詩歌。
反映歐洲氏族社會末期生活的文學以
冰島為最豐富。最初,
挪威的“海盜”和農民於九世紀後半期到十世紀初葉開始定居於冰島。當時他們還處於原始公社解體階段。居民中有自由人,有奴隸;在自由人中,氏族貴族掌握立法和司法大權,形成貴族共和國,貴族軍事民主持續了很久。十二世紀初,封建關係逐漸形成。九、十世紀之交,
愛爾蘭基督徒也定居冰島,至十二世紀氏族貴族同教會合流,他們占有土地日廣,到十四、五世紀進入封建全盛時期。
最早從
挪威遷來的定居者帶來了古代北歐的神話和
英雄傳說,形成獨特的
冰島文學,從形式上它可以分成詩歌和散文兩種。冰島詩歌絕大部分(30首)收在詩集“
埃達”裡邊。這些口頭詩歌約在十二世紀寫定,十七世紀發現的唯一留存的手抄本大約是十三世紀寫的。“埃達”中的詩歌可以分為三類:神話詩、教諭詩和英雄史詩。
《佛盧斯泡》
神話詩的代表作為《佛盧斯泡》,又名《女法師的預言》(10世紀末),紀錄了有關世界的創造、毀滅和再生的傳說,也描繪了氏族制末期的社會矛盾。恩格斯在《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指出:這首詩寫成於
海盜時代,當時氏族社會已趨瓦解,所以它寫的是諸神的沒落和世界的毀滅、大災難到來以前的普遍墮落和道德敗壞:
弟兄們彼此
相互殺害,
姐妹們的兒子
相互殘殺;
世界在痛苦中,
淫亂風靡;
槍的時代,刀的時代,
盾牌被砍裂;
風暴的時代,餓狼的時代,
世界將要覆滅。
大地在吼叫,
女巨人在飛;
人們彼此
相互陷害。
同時,從這
段詩中也可以看出
母權制的殘餘尚未消失。“姐妹們的兒子相互殘殺”指的就是在母權制下,母系關係被看成是血緣關係,比之父系關係更為密切和神聖。
另一方面,詩人也表現了對理想社會的嚮往:
她看見一座殿堂,
比太陽還美麗,
頂上鋪著黃金,
底座是寶石;
許多有道德的人
將住在這裡,
永遠享受著
無上的幸福。
《洛卡森那》
另一首代表作《洛卡森那》,又名《
洛奇的吵罵》,寫被壓迫的神洛奇嘲罵主神奧丁,反映出氏族社會的信仰隨著氏族社會的衰落而消失;同時奧丁是氏族貴族所信奉的神,對他的批評也反映了貴族和平民的矛盾。這首詩富有戲劇性,它的佚名作者被稱為北歐的
阿里斯托芬。
教諭詩的內容和觀點駁雜。在代表作《豪瑪冒爾》(《天帝之歌》)中,有的段落體現農民追求小康生活的願望;有的表達氏族領袖的理想;有的反映氏族的集體觀念;另外一些是具有警告或誡諭性質的詩。
“
埃達”中的英雄史詩都很短,有的殘缺不全。其中主要詩篇以佛爾松族的傳說為中心,這一傳說在“
薩迦”和《
尼伯龍根之歌》中敘述得更完整,但在“埃達”里,這個傳說的每個片段都具有獨立性,可作為歌唱的單位,並更多地保存了氏族社會的面貌。
冰島散文敘事文學稱為“薩迦”,意為“話語”。這類作品數量很多,包括歷史、
英雄傳說、王朝史話、家族史話,寫成於十二、三世紀,也有屬於十四世紀的,但大都反映氏族社會生活。其中對後來歐洲文藝影響較大的是《佛爾松
薩迦》,寫佛爾松家族和糾奇家族傳說。中心故事寫佛爾松族的英雄西
古爾德殺龍得寶,遺棄了未婚妻布侖
希爾特,娶了糾奇族女子古德倫,布侖希爾特嫁給古德倫的哥哥鞏納爾,並嗾使他殺死西古爾德。西古爾德死後,布侖希爾特的哥哥
匈奴王阿提拉覬覦糾奇族寶物,強娶了古德倫,並殺死鞏納爾。古德倫為哥哥報仇,殺死第二個丈夫
匈奴王和他的兒子,然後自殺。這部“薩迦”保留了這一傳說的許多氏族社會特點。黃金寶物在當時象徵權力和權力帶來的災難,得到寶物的人必然遭到災難。災難在這裡又被理解為命運,因此災難來臨之前總有預言、夢兆,以說明其不可避免。這就使“薩迦”充滿了悲劇氣氛。作者又突出人與人之間的背信棄義的行為,反映出氏族社會末期的情況。在復仇問題上,古德倫的丈夫被自己的兄弟們殺死,她不向他們報仇,而僅僅表示哀痛,但匈奴王殺死她的兄弟,她立即報仇,這說明血緣關係重於夫婦關係。
《尼奧爾薩迦》
《
尼奧爾薩迦》是另一巨著。主人公尼奧爾是一個平民“執法人”,他是個賢德老人,希望氏族之間和平相處,但由於兒子殺了人引起血仇,結果老人一家被仇人燒死在家裡,若干年後女婿
卡利為他報了仇。故事發生在十、十一世紀之交,十三世紀寫成。作品描敘了復仇觀念與要求和平法治的思想之間的矛盾,帶有基督教色彩。
《卡勒瓦拉》
芬蘭人民史詩《
卡勒瓦拉》(又名《
英雄國》)也是中古歐洲著名的史詩之一,它既不同於
日耳曼人和北歐的史詩,也不同於法國和西班牙的史詩。它具有芬蘭民族的特點。這部巨著是芬蘭人民在長期歷史過程中所創造的。從七世紀末、八世紀初起,芬蘭人民中就流傳著各種有關本民族的古代神話和傳說,一般都是歌謠形式,有些是十二世紀
瑞典人把基督教傳入以後的產物。到了十九世紀,芬蘭醫生艾里阿斯?隆洛特(1802-1884)長期深入民間,收集了大量的歌謠,編成一部完整的史詩,題名《卡勒瓦拉》,於一八三五年出版。此後他又繼續收集補充,一八四九年出版了史詩的最後定本,包括五十支歌曲,二二七九五行詩句。
《卡勒瓦拉》以爭奪“
三寶”的故事為核心,描寫了卡勒瓦拉的英雄們和北方黑暗國
波赫尤拉之間的鬥爭。三寶指的是一座能自動製造穀物、鹽和金幣的神磨。這部史詩雖有神話因素,但以直接具體地描摹現實的生活和人物為其特色,反映了芬蘭人民在氏族制度瓦解時期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意識。史詩不僅寫了氏族之間的鬥爭,氏族制瓦解時期的種種社會現象,而且還有許多日常生活和風習的細緻描述,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這部史詩形成於基督教思想統治時期,但是仍然保留著芬蘭人民原有的多神教信仰,只有在少數歌謠中可以看到基督教的影響(如結尾部分關於聖母的故事)。詩中有關於宇宙的創造、鐵的發明、天時氣候、耕作釀造等傳說,也包括一些咒語。這些都反映了人民對於自然的樸素認識和征服自然的鬥爭和願望。“
三寶”本身也表達了人民對於繁榮富裕的理想。
史詩成功地描繪了兩個人民英雄的形象,他們都是人民的戰士和勞動能手,為了卡勒瓦拉人民的光明幸福,他們和波赫尤拉凶暴貪婪的女族長婁希進行了艱巨的鬥爭。詩中的主要英雄是享有極高威望的老歌手萬奈摩寧,他的歌曲能感動神人鳥獸,同時他又是能耕作善漁獵的農民。他懂得各種咒語,具有無比的智慧和勇敢精神,在爭奪“三寶”的戰鬥中建立了豐功偉績。另一個重要英雄是鐵匠伊爾瑪利寧,他沉默寡言,埋頭工作,鍛造出各種工具、武器和藝術品,“三寶”就是他的偉大創造。除了這兩個英雄以外,活潑輕率的青年戰士勒明蓋寧也是奪取“
三寶”戰鬥中的重要人物。史詩歌頌了創造性勞動和英雄們為人民幸福而進行的鬥爭。
這部史詩全部都用四音步
揚抑格頭韻體寫成,經常運用重複的詩句和誇張的手法,具有人民詩歌的特點。它對芬蘭民族文學和民族語言起過巨大作用。
第二類史詩
基本簡介
另一類英雄史詩也以歷史人物、民間傳說為基礎,如《
羅蘭之歌》、《熙德》、《
尼伯龍根之歌》和《
伊戈爾遠征記》,但這類史詩是歐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以後的產物。各部落先後從分散狀態走上趨於統一的封建國家的道路。國家的統一是符合人民的願望的,是進步的。史詩中的英雄反映了這種願望。他們和前一時期的英雄不同,他們的榮譽觀念已不限於狹小範圍的部落英雄的復仇義務,而開始具有國家觀念的內容。他們是要求團結、抵禦外侮的英雄。同時,在他們身上,封主、封臣的關係體現得很明顯。在基督教的影響下,他們的愛國行為往往表現為反對異教徒的鬥爭。在這類史詩里,多神教的神話因素相對減少。但歐洲各主要國家的歷史發展不盡相同,史詩題材本身的發展情況和寫定的年代也不同,因此上述特點在各國的英雄史詩中很不一致。
《羅蘭之歌》
第二類英雄史詩,即作為歐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的產物的英雄史詩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法國的《羅蘭之歌》(1080?)。它在十一世紀以詠唱方式在民間流傳,現在我們讀到的最古的本子是十九世紀發現的十二世紀手抄本。最後一行詩提到杜羅勒都斯這個名字,他可能是民間藝人或這個本子的抄寫人,也可能是在民間創作基礎上加工的詩人。史詩用諾曼語寫成,共291節,4002行,每行10音,尾音是譜音,不是押韻。這個形式是由詩的詠唱性質決定的。
這部英雄史詩的主人公
羅蘭是
法蘭克國王
查理大帝的十二重臣之一。查理大帝在西班牙對阿拉伯人作戰,
薩拉哥薩山國國王馬爾西勒遣使求降。查理大帝指派加納隆作使臣,去和馬爾西勒議定投降條件。叛徒加納隆卻向馬爾西勒獻策,在查理大帝班師回國時,襲擊他的後衛部隊。羅蘭是後衛部隊的主將,他和他的戰友們以及二萬精兵在英勇戰鬥並擊斃了無數敵人後,全都壯烈犧牲。最後,查理大帝為法蘭克軍隊報仇,消滅全部敵人,並將加納隆處死。
《羅蘭之歌》有一定的歷史根據。七七八年,查理大帝從西班牙回國,法蘭克部落巴斯克人襲擊他的部隊,把他們全部殺死。史詩說羅蘭和他的戰友們死於阿拉伯人的背信棄義,這是人民根據自己的需要,把他們刻畫成抵抗外族、忠君愛國的英雄。人民的幻想還創造了加納隆這個人物,為了表明如果沒有這個
賣國賊,阿拉伯人決不可能有力量打敗法蘭克軍隊。
恩格斯在談到《羅蘭之歌》時指出,查理大帝體現了
法蘭西的統一,體現了一個理想的、還不存在的封建王國。詩中的查理是新興封建階級統一國家的象徵和理想。恩格斯又說,法蘭西是騎士制度發展的中心,十一世紀末騎士制度在此首先形成。詩中把
羅蘭寫成一個理想的騎士,他愛國、忠君,對敵勇敢作戰,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陣亡時,他把臉朝向敵人,以表示其仇恨和不屈。這種刻畫都體現了封建階級上升時期的理想,也是符合人民保衛自己土地的願望的。
詩中寫羅蘭同阿拉伯人作戰也是為了基督教的利益,他死後被天使接到天堂,這正好說明封建統治階級同宗教的合流。
《羅蘭之歌》的描寫簡要確切,鮮明突出,勾畫人物性格一般只用三言兩語。詩中有好幾處採用重疊法,例如奧利維埃三次建議
羅蘭吹號角,羅蘭三次拒絕。作者也喜歡用對比法。查理大帝為國勤勞,愛將士勝於愛自己的生命;馬爾西勒懦弱卑鄙,使他悲慟的不是將士的犧牲,而是兒子的死亡。羅蘭忠心耿耿,為“可愛的法蘭克”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加納隆為了個人恩怨不惜出賣自己的國家。重疊法和對比法是民間文學的藝術特色。《羅蘭之歌》是中古時期法國人民的優秀作品。
《熙德》
和《羅蘭之歌》類似的是西班牙英雄史詩《熙德》(約1140)。西班牙從八世紀初被阿拉伯人占領以後,人民長期反抗外族侵略,到十一、二世紀進入高潮。熙德就是這一鬥爭中產生的英雄。熙德死後出現了一系列關於他的傳說和謠曲,史詩《熙德》就是其中一部傑出的作品。全詩長3700行,分為三章。第一章寫
卡斯提爾王阿爾芳索聽信讒言放逐熙德,熙德和摩爾人(阿拉伯人的一支)作戰,屢屢獲勝。第二章寫國王給熙德的兩個女兒說親,熙德根據封建義務勉強答應。第三章寫兩個女婿對妻子的暴行,熙德和兩個女婿比武並戰勝了他們。熙德在詩里首先是一個戰勝侵略者的英雄,他向摩爾人討索貢賦,奪取他們的城池、財貨,連同俘虜獻給國王,強迫各摩爾國王臣服於
西班牙國王,這樣來體現他的愛國思想。在熙德身上,封主封臣的觀念很強。同時,他也是信奉基督教而反對異教的一個英雄。
為了突出
熙德的英雄性格,作者創造了兩個怯懦的女婿的形象,作為對比,他們“只想獲得財富,不想去冒風險”。作者承認國王是“天然尊長”,但也反映了國王和封臣、封臣和封臣之間的矛盾。從《熙德》里,我們也可以看出封建騎士的掠奪生活。
《尼伯龍根之歌》
德國的英雄史詩《
尼伯龍根之歌》(約1200)共9516行,分為上下兩部,上部名《
西格夫里特之死》,下部名《克里姆希爾特的復仇》。
尼德蘭王子西格夫里特是一個有名的勇士,他早年曾殺死怪龍,並占有尼伯龍根族的寶物。他愛慕布爾艮特國王鞏特爾的妹妹克里姆希爾特的美貌,想和她結婚。他幫助鞏特爾打敗敵人,又幫助鞏特爾娶得
冰島女王布侖希爾特,鞏特爾才允許他和克里姆希爾特成婚。十年後,布侖希爾特和克里姆希爾特發生糾紛,她發現鞏特爾是依靠西格夫里特的力量才娶得她的,感到自己受了侮辱,便唆使鞏特爾的侍臣
哈根在打獵時殺害了西格夫里特。西格夫里特死後,哈根把尼伯龍根寶物沉入
萊茵河。克里姆希爾特為了復仇,在寡居十三年之後,同意嫁給勢力強大的匈奴王埃采爾。又過了十三年,她藉故約請鞏特爾等親戚來匈奴國相聚,在一次騎士競技大會上,對布爾艮特人大肆殺戮。最後哈根被俘,她要求他說出尼伯龍根寶物的所在地,遭到拒絕,於是把哈根殺死。她的部下
希爾德布蘭特不能容忍她的殘暴,也殺死了她。
這篇史詩的故事導源於民族大遷移後期
匈奴人和布爾艮特人的相互鬥爭,又穿插了許多其他歷史傳說,和《佛爾松
薩迦》的故事有共同的地方,但又有本質的不同。《
尼伯龍根之歌》以氏族社會部落之間的血仇為基礎,所寫的是十二世紀封建社會。它圍繞
尼伯龍根寶物的爭奪,反映了封建主之間的權勢之爭。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西格夫里特這一騎士理想形象。他在接受爵位的典禮上就表示立志要把一切危害國家的外侮弭平;他忠誠勇敢,模範地遵守和克盡封建義務。詩中的哈根,就像《羅蘭之歌》中的加納隆,陰險、兇殘,同西格夫里特形成對比。詩中處處強調封建等級關係,例如布倫希爾特因為她的婚姻是由“侍從”西格夫里特撮合而成的便感到恥辱。詩中反映的宮廷生活,如宴會、婚禮、
喪禮;
騎士道,如打獵、比武、對婦女的殷勤;宗教生活,如望彌撒、洗禮;基於政治利益的婚姻,如第十歌中鞏特爾決定把妹妹克里姆希爾特許配給一位尚未宣布名字的騎士時,她就表示願意接受;又如鞏特爾向布侖希爾特求婚,埃采爾向克里姆希爾特求婚,而他們都未見過對方本人。――這一切都說明這首詩同《羅蘭之歌》一樣,也是反映封建階級上升時期的生活和理想的。
這部史詩所用的詩體,後來稱為
尼伯龍根詩體,每四行一節,每行中有一停頓,便於民間藝人朗誦。
俄羅斯的英雄歌謠產生於早期封建社會,即從
基輔羅斯到
蒙古人占領時期(9-15世紀)。它是一種短小的敘事詩,流傳下來的共一百餘首,大都歌頌勇士保衛疆土的戰鬥生活。最著名的勇士是
穆羅姆人伊里亞,有關他的歌謠也最多。傳說他本來是個癱瘓的農民,喝了遊方僧的蜜酒後,具有驚人的體力,便離家開始戎馬生活。歌謠敘述了他消滅各種各樣的敵人、為民除害的英雄事跡。他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人民謀幸福,曾幾次冒犯王公貴族,被關進地窖。但是當敵人乘機入侵,國王請他出來迎敵時,他並不計較個人恩怨,慨然允諾。他說:
我決不邁出這地窖一步!
有些英雄歌謠則歌唱中古羅斯的和平生活,如《伏里加和米古拉》、《薩特科》等。俄羅斯英雄歌謠情節簡樸,愛用誇張手法。
《伊戈爾遠征記》
俄羅斯英雄史詩《
伊戈爾遠征記》(1185-1187)是中古時期另一部出色的史詩。作者不詳。十八世紀末才發現這部作品的十六世紀抄本。全詩是根據一一八五年羅斯王公伊戈爾一次失敗的遠征的史實寫成的,除序詩外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寫伊戈爾出征和被俘。第二部分,作者通過
基輔大公的“
金言”,號召各王公團結起來捍衛祖國。第三部分,俄羅斯大地回響人民的呼籲,幫助伊戈爾逃出囚禁,重返祖國,象徵羅斯的復興。
當時基輔羅斯正處在內憂外患之中,王公們不斷地相互殘殺,而突厥族的
波洛夫人則盤據在
黑海沿岸,嚴重地威脅著羅斯人民的安全。作者指出形成民族危機的根本原因既非敵人強大,也不是神的意旨,而是王公們的爭權奪利:
王公們抗擊邪惡人的鬥爭停止了,
“這是我的,那也是我的!”
對於一些細小的事情,
王公們卻說:“這是大事。”
於是他們給自己製造了內訌,
而那邪惡人便從四面八方
侵犯羅斯的國土,勢如破竹。
作者通過基輔大公的“金言”和自己的呼籲,要求王公們和人民踏上金馬鐙,為“羅斯的國王”、為“伊戈爾的創傷”
雪恥報仇。基輔大公被寫成一個捍衛全羅斯利益的英明統治者,他體現了作者的理想。《遠征記》表現的愛國主義思想在當時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馬克思說:“這部史詩的要點是號召俄羅斯王公們在一大幫真正的蒙古軍的進犯面前團結起來。”
史詩一方面譴責伊戈爾貪圖個人榮譽、孤軍出征的輕率行動,另一方面卻熱烈歌頌他敢於抗禦敵人的英雄氣概。“鋼鐵鑄成的”伊戈爾不顧日蝕的凶兆,誓師出征。他的戰士個個都是“在號角聲中誕生,在頭盔下長大,用長矛利刃進餐”的健兒。作者把這次遠征看作全民事業的一部分,伊戈爾的慘敗震動了整個羅斯,伊戈爾的妻子在城頭上的哭訴正反映了人民的悲痛和希望:
光明的、三倍光明的太陽啊!
你對任何人都是溫暖和美麗的:
神啊,你為什麼要把你那炎熱的光芒
照射到我丈夫的戰士們身上?
為什麼在那乾旱的草原上,
你用乾枯扭彎他們的弓,
用憂愁塞住他們的箭囊?
伊戈爾的遠征不僅和人民有
血肉聯繫,而且和羅斯土地也是息息相關的。不論伊戈爾出征、戰敗,還是逃回羅斯,羅斯大地上的飛禽走獸、樹木花草甚至山川日月,都積極地分擔他的命運,從而加強了史詩的愛國思想和抒情氣氛。作者雖把自然萬物都當作有靈之物,但基本上還是表現了基督教思想,馬克思說:“全詩具有英雄主義和基督教的性質,雖然多神教的因素還表現得非常明顯。”
《遠征記》和民間歌謠有密切的聯繫,如史詩中的固定修飾語、象徵、哭訴、比喻等手法都取自民間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