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史蒂芬·科維,1932年出生在美國猶他州首府
鹽湖城的一個摩門教家庭,這一點對於他的思想形成至關重要。作為一個虔誠的摩門教徒,他一直秉承摩門教徒的基督信念——一切學問都應該以實踐性為基礎,就像他自己的職業一樣。1950年畢業於
猶他大學,繼而又取得
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
楊百翰大學博士學位。科維畢業後留校任教,在
楊百翰大學期間,任職校長助理以及組織行為和企業管理學科教授。他還是科維領導中心創始人。1989年,史蒂芬·科維出版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在商界產生巨大影響,該書曾高居《紐約時報》最暢銷書籍排行榜之首,並占據暢銷書排行榜長達七年之久。這本書也讓他雄踞管理大師的行列,他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商界,波及到整個社會的各種人群之中。1997年,該機構與
富蘭克林公司合併,成立了富蘭克林科維公司,史蒂芬·科維出任聯合主席。富蘭克林柯維公司是一家為組織和個人提供培訓和管理諮詢的世界頂尖級公司,與《財富》500強中80%以上的公司和成千上萬家中小型企業以及政府職能部門都有建設性合作關係。史蒂芬·科維的職業生涯是典型的雙棲型——經理人與教育家。作為教育家,他的思想影響了一代的美國人,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成功的教育家之一;作為經理人,他經營的富蘭克林-科維公司擁有數千名員工,業務遍及世界30多個國家,取得了極大的效益。
主要貢獻
科維在領導管理理論,家庭與人際關係,個人管理等領域可謂久負盛名。 1989年,其著作《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出版,在商界產生巨大影響。該書曾高居《
紐約時報》最暢銷書籍排行榜之首,並占據暢銷書排行榜長達七年之久。目前,這本書已被譯成3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過億冊。這本書俄文版在
莫斯科上市時,
普京對媒體發表感慨說,
俄羅斯應該出現這樣偉大的思想家,並建議俄羅斯公民閱讀這本書。2002年,《福布斯》將《
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評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大管理類書籍之一。
這部力著倡導的七個習慣是: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集思廣益和自我更新。這些觀念給人們特別是管理者帶來一場意義非凡的變革。科維成功運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洞察力激勵管理者(和許多其他類型的讀者),提高他們的工作業績,改變他們的生活。
科維傳授的內容不是某種流行時尚或管理技巧,而是經過時間考驗並且能夠指導行為的基本原則。通過思維的改變達到行為的改變,從而加強組織內部的管理機制、培養組織內部的共同語言和價值觀。這是一個“從裡到外”的變化,企業
領導人都知道:只有每位員工都成為高效能人士,企業才會真正成為高效率企業。
科維以後的著作大多以《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為基礎,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拓展,尤其是在領導領域和家庭領域。在科維看來,生活各方面是互相聯繫在一起的。這方面的暢銷著作有《
與成功有約》、《與領導有約》、《
要事第一》、《與幸福有約——美滿家庭7習慣》等。其中,《與領導有約》被人們認為是商務必讀書。
科維的影響是世界性的,他的思想引起的非凡反響同他的思想本身一樣重要。科維已經使人們廣泛地感覺到有必要相信:物質上的成就建立在人們可清楚理解的、可傳達的個人道德原則的基礎之上。他的教導反映了他作為虔誠的
摩門教徒的
基督信念——以實踐性為基礎,就像他自己的職業一樣。
主要著作
《與領導有約》
《與生活有約》
《與幸福有約——美滿家庭7習慣》
《與青春有約——科維給年輕人的生活藍圖》
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影響
1989年,史蒂芬·科維出版其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雖然各種管理理論層出不窮,但這本書還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史蒂芬.科維用簡單的語言講述了一些大家現在都已熟知的理論——這些理論是如此重要,以至於現在許多人都覺得這一切理所當然。
主旨內容
史蒂芬·科維認為,觀念是態度與行為的根本,觀念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而習慣左右著我們的成敗,成功其實是習慣使然。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里,史蒂芬·科維倡導的七個習慣分別是: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集思廣益和自我更新。
第一個習慣是積極主動。高效能的人士為自己的行為及一生所作的選擇負責,自主選擇應對外界環境的態度和方法;他們致力於實現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地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通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展自身的關切範圍和影響範圍,積極的心態能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
第二個習慣是以終為始。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畫自己要成為什麼人,想做些什麼,要擁有什麼,並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因此,“以終為始”是實現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並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境的影響。確立目標後全力以赴,就是我們所說的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並把事情做對。
第三個習慣是要事第一。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覺得有價值並對你的生命價值、最高目標具有貢獻的事情;要少做緊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別人認為需要立刻解決的事。有效能的人只會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處理的緊急、危機事件,他們將工作焦點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來保持效益與效率的平衡。
第四個習慣是雙贏思維。一個高效能的人,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場,他們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尋求互利,以達成雙方都滿意並致力於合作的協定計畫。他們忠於自己的感受、價值觀和承諾;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感覺,能以豁達體諒的心態看待他人的想法及體驗;相信世界有足夠的發展資源和空間,人人都能共享。
第五個習慣是知彼解己。在人際溝通中,“了解他人”與“表達自我”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對方,然後爭取讓對方了解自己,才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要改變匆匆忙忙去建議或解決問題的傾向。當我們的修養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態平和、能抵禦外界干擾和博採眾家之言時,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就上了一個台階。
第六個習慣是集思廣益。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無比,許多自然現象顯示:全體大於部分的總和。不同植物生長在一起,根部會相互纏繞,土質會因此改善,植物比單獨生長更為茂盛。只有當人人都敞開胸懷,以接納的心態尊重差異時,才能眾志成城。
第七個習慣是不斷更新。過身心平衡的生活,有規律地鍛鍊身心將使我們能接受更大的挑戰,靜思內省將使人的直覺變得越來越敏感。當我們平衡地在這兩方面改善時,則加強了所有習慣的效能,這樣我們將成長、變化,並最終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