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海姆(Stefan Heym,1913-04-10~2001-12-16)德國小說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蒂芬·海姆
- 外文名:Stefan Heym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開姆尼茨
- 出生日期:1913-04-10
- 逝世日期:2001-12-16
- 職業:德國小說家
- 畢業院校:芝加哥大學
- 主要成就:寫作和政治參與作為一個整體構成海姆文學創作的突出特點
- 代表作品:《格拉澤納普少尉事件》,《六月的五天》《施瓦岑貝格》
生平,作品,
生平
生於開姆尼茨,卒於耶路撒冷。早年投身工人運動。1933年流亡捷克,後去美國,在芝加哥大學學習。1939年任紐約德文周刊《德意志人民回聲報》主編。1943年參加美軍開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戰後參與籌辦慕尼黑《新報》。由於“贊同共產主義立場”被調回美國。在美國抗議麥卡錫反共煽動。抗議美國發動侵略韓戰,後放棄美國國籍,移居民主德國。1953年在東柏林成為職業作家。由於其獨立思想和批評態度,海姆的觀點導致與民主德國當局發生衝突。1963~1973年作品被禁止在民主德國發表。1976年後幾乎只在聯邦德國出版作品。1979年被開除出民主德國作家協會。海姆呼籲在民主德國進行民主化改革,20世紀80年代初就已支持兩德統一,是民主德國民間公民權利運動的著名代表。80年代末,所有被禁作品獲準在民主德國發表;1989年11月被重新接納進作協。1990年9月由民主德國最高檢察長主持對海姆的法律平反。1994年當選為聯邦議院議員,1995年辭職。他出身職業記者,致力於通過新聞工作直接表明政治立場,介入和干預現實。
作品
海姆畢生致力於反對納粹主義、美國式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麥卡錫主義和史達林主義。是用雙語(德、英)寫作的多產作家。作品顯示出新聞記者與日常生活和歷史經驗密切相關的特點和儘可能廣泛地對讀者產生影響這一新聞宗旨。強調文學表述的明白易懂優先於文學形式的求新。承襲傳統現實主義表現手法,提出“作家就是力圖從人和事件的紛亂中提取本質的東西,並將其反映到個別人物的衝突中去”。寫作和政治參與作為一個整體構成海姆文學創作的突出特點。
第一部長篇小說《人質》(1942,英文版;德文版書名《格拉澤納普少尉事件》,1958)揭露德國法西斯在布拉格的暴行,反映捷克人民的反抗鬥爭。反法西斯戰爭小說《今日十字軍》(1948,英文版;德文版書名《痛苦的桂冠》,1950)描寫德國法西斯崩潰、戰後西方占領區的狀況和西方盟軍的作用,並對美國的政治進行清算。1953年東柏林起義,海姆受到強烈震撼,此後長篇小說大多圍繞“壓迫”的主題,如《倫茨-帕柏》(1963),描寫1848~1949年巴登起義;《六月的五天》(1974)涉及1953年東柏林起義事件。1984出版的《施瓦岑貝格》是他的重要長篇小說,描寫一個現實烏托邦,在西方資本主義和東方社會主義之間尋求一條民主國家形態的自主道路。有自傳《悼詞》(1988)和文集14卷(1984)。主要作品還有《大衛王傳》(1972)、《科林》(1979)。《流浪的人》(1981)塑造了一個勇於鬥爭的猶太知識分子形象,儘管受到各種攻擊,卻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信仰。在這一歷史人物身上寄託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半個多世紀以來,幾乎沒有第二個德國作家像他一樣扮演著“出於良知而進行反叛”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