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文物,
歷史
為紀念清聖祖於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春二月西巡五台,事畢迴鑾至此時為民射死一苹猛虎之事,將此地改名射虎川,並創建此寺。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於此設大喇嘛一員,格隆班弟二十五名,焚修香火。康熙三十七月(一六九八年),聖祖幸山時,又設供佛像三尊;康熙四十年(一七○一年),特遣官送鏤刻香檀佛像,御製碑文;四十四年(一七○五年),賜梵文藏經,御書匾額。台麓寺為清代諸帝朝台行宮,清未為五台山黃教二喇嘛駐地。
清光緒二十七年(一九○一年)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指使京師守將馬金敘,代州潘道台,同台麓寺二喇嘛依什捧磋,與八國聯軍頭目之一的德國提日帥磨什拉,於農曆正月二十八日,在台麓寺簽訂了議和條約。
抗日戰爭時期,這裡一度為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駐地。
文物
現存寺宇占地一萬五千平方米。內有清建天王殿三間,石碑一通,寺前有雕刻精緻的漢白玉石橋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