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視劇

台灣電視劇

台灣電視劇(簡稱台劇)是指台灣的電視台或電視節目製作公司製作的電視劇。浪漫的愛情故事,型男靚女是台劇最大亮點。兩岸三地古裝合拍劇《新白娘子傳奇》《戲說乾隆》《包青天》轟動一時,偶像劇《16個夏天》《王子變青蛙》《流星花園》等也取得高收視率,受到追捧,家族劇也是台劇的殺手鐧,《再見阿郎》《意難忘》等經典長劇也為台灣電視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電視劇
  • 外文名:Taiwanese Drama
  • 代表作:王子變青蛙、新白娘子傳奇
  • 台劇演員:明道、陳喬恩、趙雅芝、林依晨
簡介,發展歷程,內地劇紅台灣,沒落原因,劇種單一,人才外流,資金短缺,日劇改編台劇,主要戲劇種類,閩南語連續劇,偶像劇,兩岸合拍劇,台劇新劇,

簡介

連續劇是在世界範圍內最常見和最受歡迎的節目類型之一。在台灣,電視劇同樣是收視民眾的心頭所好。AGB Nielsen2005年的收視調查顯示,國、台語連續單元劇超過包括新聞節目在內的其他類型節目,在該年的總收視榜上,以高達32%的收視比率位居第一。
《新白娘子傳奇》《新白娘子傳奇》
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台灣電視劇已經歷了40多年的發展歷程。並在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的因素變遷中生成、更替與發展。

發展歷程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是台灣電視劇最繁榮的年代,古裝劇、兩岸三地合拍劇、年代劇在大陸的受歡迎程度很高,非瓊瑤牌的台灣時裝劇也以描寫情感曲折糾纏著稱,諸如《新白娘子傳奇》《戲說乾隆》《包青天》這樣的台劇當年幾乎所有電視台都播出過,賺取了億萬大陸觀眾的眼淚。
《戲說乾隆》《戲說乾隆》
台劇黃金年代“上半部”
戲劇時代代表人物:趙雅芝鄭少秋潘迎紫陳德容馬景濤俞小凡焦恩俊
“昨夜的,昨夜的星辰,已墜落,消失在,遙遠的銀河!……”70後的觀眾一定還記得,台灣電視劇先驅代表《昨夜星辰》、《星星知我心》在內地播出,讓當時還處於懵懂狀態的大陸電視觀眾來的多少美好的夜晚。《新白娘子傳奇》《戲說乾隆》《包青天》《一代女皇》等台劇曾引發內地萬人空巷,是一代觀眾心中的美好回憶。
上個世紀80—90年代,內地電視幾乎是港台電視劇的天下,古裝劇在內地的受歡迎程度自是不必說,非瓊瑤牌的台灣劇,無論是古裝還是時裝劇也都有不可一世的魔力,諸如《新白娘子傳奇》、《包青天》、《一代女皇武則天》、《戲說乾隆》、《星星知我心》、《雪山飛狐》…這些台劇當年幾乎所有電視台都播出過,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當時最紅的香港影視明星是趙雅芝鄭少秋。另外馬景濤劉德凱陳德容金超群等本土台灣演員也因這些電視劇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台劇從此數十年占據內地電視劇市場主要份額。
在以古裝劇、年代劇為代表的的戲劇時代結束後,台劇又迎來了偶像時代。
明星代表
台劇黃金期匯聚了兩岸三地大量的影視演員,其中最當紅片酬最高的是香港影視明星趙雅芝鄭少秋
台劇黃金年代“下半部”
偶像時代代表人物:F4大S鄭元暢明道陳喬恩林依晨
2000年,創世紀的年代,無論從劇本編劇還是觀眾群都在翻新改變中。從苦情戲轉變成偶像劇的時期了,此時期轉變不得不感謝一位台灣女製作人柴智屏。這位台灣藝壇的“神秘魔法師”。她在2001年,在整個亞洲市場推出了F4神話,打造了台灣偶像劇《流星花園》。柴智屏也因此被稱作台灣偶像劇之母。
台灣電視劇
流星花園》開啟了台灣偶像劇的大門。
從此,台灣電視開始了偶像劇之路,接連推出《土司之吻》、《薰衣草》、《情定愛情海》等劇。隨著後來偶像劇數量增多,觀眾口味不斷提高,偶像劇不再像以前那樣只局限於一段純純的愛情,兩個盡善盡美的偶像,而是開始在情節、人物、製作、包裝等各個方面,不斷密謀著升級。
隨即台灣進入偶像劇鼎盛時期,2004年郭品超安以軒飾演的《鬥魚》,周渝民徐熙媛飾演的《戰神》;2005年,陳喬恩明道主演的《王子變青蛙》;2006年,“惡”系列偶像劇楊丞琳飾演的《惡魔在身邊》,鄭元暢林依晨飾演的《惡作劇之吻》更是捧紅了一系列滿身惡習的“壞小子”。
2008年台劇產量最高,並在由陳喬恩阮經天主演的《命中注定我愛你》上獲得高回報,但從此之後,台灣電視劇市場進入低谷期。

內地劇紅台灣

彼時有過多少輝煌,此時就有多少失落。如今,再打開電視,67個衛視,還有幾家電視台會熱衷播台劇?除了偶像劇還在苦苦掙扎外,其他類型的台劇可以說是影響力微弱。更有趣又帶點諷刺的是,2012年在台灣最紅的不是金鐘獎全勝者《我可能不會愛你》,而是內地劇《步步驚心》、《後宮甄嬛傳》、《宮鎖珠簾》、《傾世皇妃》。
之前,台灣螢屏的確很少看到內地劇的蹤影,僅有如《大宅門》、《雍正王朝》等歷史正劇會在中視、東森等有線電視台的非黃檔播出。但近兩年,內地劇進軍台灣市場的現象日趨漸漲。從張紀中的《鹿鼎記》、《新神鵰俠侶》到高希希的新《三國》至去年的新《還珠格格》以及《》等熱播劇,都得到台灣電視觀眾的認可。尤其2014年,專門播放本土劇的台視八點檔,逐漸被內地劇占領,台視的《後宮》,中視的《大秦帝國》,華視的《鎖夢樓》,三大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清一色播著內地劇,就連強調本土的民視也開始播出張紀中新西遊記》,其他諸如緯來、中天、八大、年代、高點等電視台也都播出內地劇。更別提,2014年的《步步驚心》、《甄嬛傳》等劇,收視排行都在前五。
另外,從類型上講,以往僅內地古裝劇受青睞,後來中天播過的《蝸居》、《杜拉拉》、東森放過的《媳婦的美好生活》以及後來的三立熱播的《夏家三千金》等時裝劇在台灣收視率都不俗。如此,內地劇有點不動聲響地吞噬著台灣螢屏。

沒落原因

港台劇之所以走到今天這種地步,和內地影視劇製作逐漸擺脫政策和觀念束縛,逐步回歸作品本身脫不開關係,但台灣電視劇市場越發低迷、資金短缺、演員流失也是不爭事實。

劇種單一

80年代兩岸三地完全是古裝劇的天下,90年代,合拍劇、年代劇風靡一時,之後偶像劇開始崛起,用了短短不到10年的時間,迅速登上了螢屏的主力位置,牢牢掌握著一批年輕觀眾的視線。可以說台灣劇自始至終以“眼淚+愛情+偶像”來抓住觀眾的心,這也是台劇唯一的殺手鐧。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到了90年代末期,模仿台灣偶像劇套路來製作的韓劇反倒逆襲中國市場,台灣偶像劇漸漸被更加精緻的韓劇所取代,台劇的“偶像劇”這枚殺手鐧銳氣大減,近幾年依舊在偶像劇方面死撐,可台劇一貫的腔調、劇情安排、人物類型早已不能滿足觀眾的心,相對於題材多樣性、語言文化多樣性的內地電視劇,過於戲劇化、類型化的台灣偶像劇顯得越來越“小兒科”和“幼稚”。

人才外流

台灣偶像劇的確是一個培育新人的搖籃,但不變的電視劇生態環境自然造成人才外流。早期的劉德凱、馬景濤、張晨光等一批曾在90年代中期當紅的台灣男演員如今無一例外地都紮根在了大陸,甚至一些更老牌的台灣演員如李立群寇世勛也在大陸找到了事業的第二春。後期的林心如吳奇隆蘇有朋等都將事業重心放在內地,隨後的林依晨阮經天霍建華安以軒……毫不例外“北上”淘金。據統計,2014年橫店的藝人中五分之一都是港台藝人。
吳奇隆、霍建華,陳喬恩鄭元暢轉戰內地吳奇隆、霍建華,陳喬恩鄭元暢轉戰內地
大男當婚》導演孫皓分析,自新世紀以來,受內地日漸崛起的電視劇勢力影響,台灣劇集的賣方市場漸漸沒落,大批資深電視工作者、演員遠赴內地淘金,台灣本土市場嚴重萎縮,入不敷出。除了青春偶像劇與操著台語方言的鄉土劇仍舊能夠保證市場外,曾經盛極一時的台灣電視劇產業終於開始走下坡路。而大批曾經叱吒風雲的明星,不是沉寂了,就是到內地尋救命草。
囧人的幸福生活》出品方賀盈時代老總張珺涵也表示,到2014年,台灣的製作公司不再拍攝“正常”的電視劇,導致一大批在90年代中期走紅的台灣演員,由於年齡的問題而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局面。要么在偶像劇里“淪落”為男主角的爸爸,要么降價去演說閩南語的長壽劇。
尤小剛笑稱,內地一線演員的身價夠台灣拍兩部劇了,台灣藝人沒有理由不北上。

資金短缺

多年來,台灣電視人總豎起所謂“本土”旗幟,但“本土”戲難有海外市場,惡性循環下只得緊縮製作成本,讓製作環境每況愈下。
新兵日記》總編劇李信邦曾對記者說,台劇低迷的根源還是一個“錢”字:“經費日益縮減,沒有錢,怎么實現製作的理想?”製作《新兵日記》時,李信邦和導演董良就缺乏經費,僅靠著“男人的理想”而堅持。劇中的飛機大炮還有步兵演練的大場面都耗費不菲,至今未能收回成本。他說:“很多台灣電視人選擇拍電影或者進軍內地,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資源來完成他們拍片的夢想,沒有人想拍爛片。”
三國》這樣的製作於台劇是奢望
《三國》這樣的製作於台劇是奢望《三國》這樣的製作於台劇是奢望
於正也告訴記者:“內地電視劇蓬勃發展,一集一小時的製作費,約在五十萬人民幣左右(約兩百萬台幣,如果是大製作的戲,則無上限);而台灣,一集九十分鐘的戲,能有百萬台幣已屬不錯。
見證了台劇輝煌與沒落的演員黃文豪(曾出演《戲說乾隆》等熱播劇)表示,都說台灣類型化單一,只會做偶像劇,但誰能告訴大家,做宏大的歷史正劇資金哪裡來?台灣沒有電視台或者公司能出幾千萬甚至上億人民幣去拍一部電視劇。其次是場地,內地有許許多多的影視城可以提供場景。別的不說,單單是央視自己一家電視台就擁有四大影視城。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非常出名的影視城。例如浙江橫店影視城,這在台灣是不敢想像的。

日劇改編台劇

序號電視劇(日本版)電視劇(台灣版)備註
01
《一吻定情1996年版》
大陸譯:《夢幻華爾茲》,《甜蜜再戀》
02
03
《蜂蜜與四葉》
04
花君
05
《東京朱麗葉》
06
07
08
09
戰神
戰神
10
11
12
13
14
15

主要戲劇種類

閩南語連續劇

民視三立台灣台所制播的閩南語連續劇節目擁有相當固定的收視族群,其八點時段即使換檔,仍持續保有收視佳績。另由大愛電視,以真人真事改編,透過主角人生經歷,呈現台灣歷史軌跡,以發揚社會光明面的連續劇,在台灣也有相當的發展空間,並有穩定的收視觀眾群。
更多資料:鄉土劇

偶像劇

主條目:偶像劇
偶像劇在無線電視台與衛星頻道策略聯盟播出下,創造周末晚間偶像劇收視時段,如台視三立電視台聯盟播出的《下一站,幸福》、《偷心大聖PS男》,八大電視台中視聯盟播出的《就想賴著你》等都有不錯的收視表現。除了以往的周日晚間時段,周五晚間的偶像劇場,開始發揮收視效果,如三立電視台《就是要你愛上我》。

兩岸合拍劇

參見:兩岸合拍劇
自從大陸廣電總局2008年開放與台灣的合拍劇,可在大陸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後,近幾年兩岸合拍劇大幅增加,其收視表現有好有壞,但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無論是在題材、劇情、演員等各方面,台灣主創人員及主要演員占有極高比例(99.9%以上),在台灣收視表現也較佳。截至2010年止,兩岸合拍劇在台收視率前十名者如下:
  1. 命中注定我愛你(大陸播出時名為“愛上琉璃苣女孩”)
  2. 轉角*遇到愛
  3. 就想賴著你(大陸播出時名為“就想愛著你”)
  4. 美樂。加油(大陸播出時名為“愛上查美樂”)
  5. 我的億萬麵包(大陸播出時名為“我的愛情麵包”)
  6. 美味關係(大陸播出時名為“美味的童話”)
  7. 牽牛花開的日子(大陸播出時名為“記得我愛你”)

台劇新劇

由林心如製作、主演的TVBS、公視偶像劇《16個夏天》播出獲得各界好評,《16個夏天》從1998年的夏天開始,以許多復古的元素引起共鳴,讓觀眾藉由戲劇回想起屬於那些年的記憶,作為男女主角之間幾個“錯過”的時間點,同時也利用當年流行歌曲,從視覺跟聽覺同時進入戲劇所設定的年代情境中,讓觀眾能有更深刻的體會與感觸。《16個夏天》好的口碑行銷同時也反映在收視率上,收視率每集都有新突破,為周六戲劇線收視冠軍;就連擁有《16個夏天》獨播權的愛奇藝單日點擊數突破2,400萬人次,僅播出四集就登上台劇熱播風雲榜第二名,是近期台劇在大陸視頻網上難得的好成績。《16個夏天》成功的結合音樂與時事,帶觀眾重回那些年,懷舊卻不矯情,每集播出後都讓網友直呼看不過癮,《16個夏天》的播出是網友每周末的小確幸。《16個夏天》每周六晚間9點於公視、10點TVBS歡樂台聯合播出。
台灣電視劇
《16夏》人氣爆!排名擠掉韓劇《星星》 片尾曲太洗腦
TVBS《16個夏天》1日播出完結篇,創下該劇最高收視,冬粉噴淚喊揪心。而大陸愛奇藝點擊率也突破2億大關,榮登百度及愛奇藝台劇搜尋網冠軍,甚至在愛奇藝偶像劇分類中站上第7名,不僅擠下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也是唯一進榜的台灣偶像劇
台灣電視劇
▼五人幫感情好。
《16個夏天》為近日最具影響力的台劇之一,戲紅連帶著劇中演員再次紅,其中以劇中「五人幫」成員受惠最多,林心如楊一展許瑋甯謝佳見鄒承恩不只活動代言多,戲劇邀約也源源不絕。而劇中串起男女主角16年情感的歌曲《以後別做朋友》,讓演唱該曲的新人歌手周興哲也受到注目,成為近日最「洗腦」的歌曲之一。
雖然戲已下檔,但《16個夏天》的討論熱度依舊,完結篇讓許多網友隨著劇情痛哭,但對於「新五人幫」成立這個結局大多感到滿足,表示:「難得看到一部沒有爛尾的精緻好戲。」、「因為這部戲讓我知道老哏也可以超好看!」而製作人林心如得知後,笑說:「我也好想趕快再跟大家一起演戲,但先讓我放個假,之後的事情再說吧!」
台灣電視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