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民黨當局為調整土地關係而進行的改革。共有兩次。第一次改革在1949—1953年間,分“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三個步驟,對台灣農村的租佃關係和土地關係進行調整。此舉使台灣農業很快恢復到戰前的最高水...
(台灣在七十年代便著手推動土地規模化經營的土地改革,而大陸還在猶疑不前。三年前我曾寫過專論《論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最佳化》,提出了分代式集中承包的構想,卻沒有途徑遞呈政府職能單位。)與之相適配的,在這些農地被七零八落地分散承包給個體家庭地區,同時農機套用嚴重退化,狹隘的小農意識卻愈來愈嚴重,田地間...
農復會的模式與台灣土地改革的得失——李崇道先生訪問紀錄 李崇道先生訪問紀錄 (一)農復會模式 (二)風雨之中農復會的工作信念 (三)台灣土地改革 (四)四年計畫 李崇道先生訪問紀錄二 (一)農復會的組織 (二)農復會經驗 (三)農地改革 (四)可愛、可親的農復會 農復會的特色與農村建設——張...
台灣農業進入較快發展時期,被稱為台灣農業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時代”。1953年開始,台灣當局確定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帶動農業”的經濟發展戰略。1953年1月,台灣實行“耕者有其田”的農地改革,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進一步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這期間,台灣連續實施了四期“四年經濟建設計畫”,...
⑨耕地租約期滿,出租人不得收回有耕情況的規定;⑩對出租人處罰的規定;另外,出租人與承租人間因耕地租佃發生爭議的調解。由來 陳誠就職台灣省省長之初就提出了“人民至上,民生第一”的施政綱領。民生第一,就是要優先解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陳誠首先決定從農村入手,通過土地改革解決農民問題。早在1931年“圍剿”...
全省77.6%(63.3萬公頃)的土地掌握在地主手裡;而占全省人口88.3%的農戶只占有22.4%(18.3萬公頃)的耕地。台灣當局為了緩和農民和地主之間的矛盾,在不損害地主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對原有的土地制度進行了改革。先是於1949年實行“三七五減租”,即規定地主向佃農收取的地租額不得超過主要作物正產品全年收穫...
台灣土地銀行與農地改革密切相關,所以有必要先介紹一下台灣農地改革的大致經過。台灣土地制度主要經歷了三次重要交革。1949—1953年第一次土地改革,建立起自耕衣為主的小農私有制。20世紀60年代開始第二階段土地改單,開限土地重劃,鼓動農民通過共同、委託和合作化經營等形式擴大農場規模,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促進...
第一節 耕地複種指數之地區比較………201 第二節 重要作物之空間分布及其變動………204 第三節 各縣重要作物種植面積之變遷………223 第四節 2000年各種重要作物之主要產區分布………245 第五節 加入WTO對農業之影響………248 第九章 農地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252 第一節 改革前農地制度之缺失與...
第一章 台灣經濟發展概覽 第一節 台灣五十多年來經濟發展的成績 第二節 台灣五十多年來經濟發展過程 第三節 台灣經濟發展的國際背景與條件 第四節 台灣經濟發展的島內條件 第五節 現階段台灣經濟面臨的問題 第二章 台灣農業經濟的發展 第一節 台灣農業發展概述 第二節 台灣的農地改革 第三節 台灣的農業政策 ...
第七章 台灣工業化過程中的農民收入與消費 第一節 經濟成長與收入和消費的相關性 第二節 農家收入與消費的增長 第三節 城鄉居民收入與消費差距的分析 第四節 縮小城鄉收入差別的舉措 下篇:策略篇 第八章 台灣的農地制度建設 第一節 土地資源概況 第二節 農地改革 第三節 農地開發 第四節 農地保護 第九章 ...
(四)農地股份制改革——農地使用方式的創新探索 (五)完善農地政策,保障農地合理利用 三、外商農業投資下的農地利用問題探討 第四章 閩台農業合作與福建農地利用 一、福建農地資源利用狀況 (一)福建農地利用的自然生態基礎 (二)福建農地利用的社會經濟基礎 (三)福建農地利用情況 二、台灣農地資源利用狀況 (...
第一節 台灣傳統政治文化的淵源 第二節 台灣傳統政治文化的社會基礎 第三節 戰後國民黨威權統治對台灣人民政治取向的影響 第四節 20世紀50年代台灣社會的主流政治文化 第五節 20世紀90年代參與者政治文化主流地位的初步確定 第三章 經濟現代化對台灣傳統政治文化基礎的衝擊與瓦解 第一節 戰後台灣農地改革對農民政治...
公地放租,將公有地以低租金租給農民。台灣省的土地政策之一。這種土地政策於1947年實施完成,也是台灣省農地改革第一階段實施的土地政策。將公有地以低租金租給農民。台灣省的土地政策之一。這種土地政策於1947年實施完成,也是台灣省農地改革第一階段實施的土地政策。台灣省的大部分公有土地,戰前由日本人或與日本...
湯惠蓀在台灣土地改革的後期,赴金門地區督導推行“農地總歸戶”,實施“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以及扶植自耕者方面都取得了卓著成效。湯惠蓀的農業及土地改革方面的著作,散見於各報章雜誌,他1954年10月編著《台灣之土地改革》一書,深為世界重視。以身殉職 1959年,湯惠蓀在農復會土地組功成身退,轉任農...
蕭承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是孫中山平均地權的理論和實踐.科研成果:台灣地區第一階段農地改革與工業化起步《經濟評論》;台灣地區第二階段農地改革與工業化實現《不動產縱橫》;台灣地區農地重化的社會經濟效益《農業工程學報》;台灣地區土地稅的地位和作用《中外房地產導報》;主編《中國革命...
台灣農業在20世紀經歷了50年代戰後接收與農地改革,60年代肥料換谷政策,70年代工業起飛、農村蛻變,80年代農業沒落以及後來全球化競爭等之後,面對著很多問題。社會蕪雜,鄉村衰敗,農民迷茫,這是工業化和歷史進程帶來的無可避免的困境。而綠妖的觀察記錄,則讓人們看到台灣農民在這樣的背景和環境下是如何思考和生活,...
農村土地制度變革的歷史回顧與反思 大陸農地制度變革60年的基本經驗與教訓………張厚安 徐 勇 鄧大才 王 榮/9 1950年代台灣土地改革的政治起源及其對台灣政治發展影響初探………吳若予/90 土地流轉政策設計與政策評估 大陸農地產權制度的核心問題與改革目標………王金紅/129 台灣休耕農地活化利用之經濟分析………...
主要講題為:《台灣農業地權制改革的方法與功效》及《農地改革與農業發展》。按照台灣教育部有關規定,1969年張德粹應享受一年的休假。他在完成了與美國農業部合作的研究報告之後,借夫人陳相淑同赴美國探視子女,遊覽名勝。回國途中,經日本,參觀了世界博覽會。張德粹的研究領域,還包括國外農業經濟。除了他的碩士...
共襄盛舉。主題、議題 主題:兩岸農村永續發展的經驗與前瞻。議題:1.產業規劃與產業發展對於農村永續發展的意義; 2.台灣“農村再生”與社區營造的經驗; 3.台灣農地管制與改革; 4.大陸精準扶貧與2020年全面脫貧戰略; 5.大陸美麗鄉村建設經驗與展望; 6.農村永續發展中的人才問題; 7.其他農村永續發展相關議題。
6.5 我國台灣地區土地立法 6.5.1 台灣土地改革 6.5.2 台灣的土地權利設定 6.6 國外(及我國台灣地區)土地立法啟示 6.6.1 必須建立充分的農地所有權 6.6.2 賦予土地產權人充分而又靈活的土地使用權 6.6.3 建立嚴格且有利於保護土地產權人權益的土地徵收制度 6.6.4 應當把保護土地產權人權益始終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