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藍綠陣營是指國民黨和民進黨。國民黨的黨旗顏色是藍色為主,民進黨的黨旗是以綠色為主。所謂“泛藍”、“泛綠”是借代的說法,泛藍聯盟是指反對台獨的台灣政界,泛綠聯盟是指支持台獨的台灣政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藍綠陣營
- 藍:國民黨
- 綠:民進黨
- 領域:政治
泛藍聯盟,泛綠聯盟,兩大陣營的形成,“府院之爭”導致衝突,
泛藍聯盟
是指反對台獨的台灣政界,原因是因為國民黨的黨旗是藍色基調的。由於以國民黨為首的一些黨派是不倡導台獨的(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2010年新年時提出的是台灣實行“三不”原則,即“不統,不獨,不武”),因此這個陣營也就成了大陸方面所主要寄希望的陣營。
泛綠聯盟
是指支持台獨的台灣政界,原因是民進黨的黨旗是綠色基調的。在黨綱中明確主張追求台灣獨立、拒絕一個中國原則的民進黨、台聯黨以及其它獨派政治團體,因其代表黨派——民進黨的黨旗為綠色,因此被外界統稱為“泛綠軍”,也稱“泛綠聯盟”、“泛綠陣營”。
兩大陣營的形成
在介紹他們形成之前,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台灣的幾個政黨:
一、中國國民黨
國民黨自1949年遷台後,一直以“執政黨”身份掌控台灣政局。在2000年3月的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選舉中,因國民黨本身分裂導致票源分散,而喪失執政權,淪為在野黨。2008年3月22日,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投票日。中國國民黨推薦的“總統”候選人馬英九、蕭萬長得票765.87萬張(得票率58.45%),民主進步黨推薦的“總統”候選人謝長廷、蘇貞昌得票544.52萬張(得票率41.55%)。馬蕭大贏221萬票,國民黨在台灣第二次取得執政權。
二、親民黨
2000年3月31日,獨立參選人宋楚瑜憑藉在2000年“總統”選舉中所贏取的466萬票,正式宣布成立以“人民第一”為宗旨的親民黨,並逐步發展為國民黨、民進黨之外的台灣第三大黨。
三、新黨
1993年8月10日,趙少康、王建煊等7名國民黨中生代“立委”因不滿李登輝日益偏離一個中國原則,推行“台獨”分裂路線而另組新黨。
四、民進黨
1986年9月28日,反對國民黨專制獨裁、追求民主自由、主張“台灣獨立”的各股“黨外”勢力合組建成“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打破了國民黨長期“一黨專制”的局面。民進黨成立後,一直穩步發展,並在2000年3月的“總統”選舉中,因國民黨陣營的分裂而漁翁得利,一夕之間成為執政黨。
五、“台灣團結聯盟”
2001年8月12日,以李登輝為“精神領袖”,以延續“兩國論”分裂路線為宗旨的“台灣團結聯盟”(簡稱“台聯黨”)正式成立,並在2001年底“立委”選舉中獲得13個席次,成為“立法院”第四個政黨。進入“立法院”後,為搶攻島內“急獨”票源、主導台灣政局走向、阻撓兩岸關係的發展,“台聯黨”一再拋出各種“激進台獨”主張,逐漸成為島內“激進台獨”勢力的總代表。
六、“建國黨”
1996年10月6日,島內“激進台獨”分子因不滿民進黨淡化“台獨”色彩進行政黨轉型,而組建所謂的“建國黨”。
以上是台灣政壇上幾個大的政黨,他們的政治主張各有側重,因此慢慢形成了兩大陣營。
在台灣,泛藍陣營目前代表在野的絕大多數。1994年趙少康、郁慕明等為首的新國民黨在線上次團脫離國民黨成立新黨;2000年國民黨“總統”選舉失敗以後,宋楚瑜脫離國民黨成立親民黨。由於親民黨、新黨皆源自中國國民黨,而所源出的國民黨黨旗顏色為藍色,故此三黨共同組成的政黨聯盟稱之為“泛藍”。
泛綠陣營是指以民進黨為主的陣營。主要有民進黨、台灣聯盟、建國黨。他們力主台灣獨立。不認同“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由於民進黨黨旗的顏色是綠色,所以被稱為“綠色陣營”。
自兩大陣營形成之後,衝突不斷,而我們看到最多的是在台灣立法院上的藍綠立委之間的衝突。台灣立法院是台灣的最高立法機關。立法院原共有225席立法委員,任期3年。區域立委168席,原住民8席,其中4席為平地原住民,另外4席為山地原住民,均為直選產生。41席為不分區立法委員,根據政黨的得票率按比例分配(得票率須達到5%),8席為海外僑民代表,也根據各政黨得票率而分配。
根據2005年6月7日複決通過的修憲案,自2007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並立制,立法委員席次減為113席,其中區域立委73席、原住民6席,均為直選產生;不分區及僑選立委34席,由單一選區兩票制中的政黨票得票比例來分配席次,任期延長為4年。
立法院內分成內政及民族委員會、外交及僑務委員會、科技及資訊委員會、國防委員會、經濟及能源委員會、財政委員會、預算及決算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交通委員會、司法委員會、法制委員會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等12個常設委員會,負責審查各領域的政策法規。此外另有紀律、程式、修憲以及經費稽核等4個特種委員會。
根據2005年6月7日複決通過的修憲案,自2007年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起,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並立制,立法委員席次減為113席,其中區域立委73席、原住民6席,均為直選產生;不分區及僑選立委34席,由單一選區兩票制中的政黨票得票比例來分配席次,任期延長為4年。
立法院內分成內政及民族委員會、外交及僑務委員會、科技及資訊委員會、國防委員會、經濟及能源委員會、財政委員會、預算及決算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交通委員會、司法委員會、法制委員會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等12個常設委員會,負責審查各領域的政策法規。此外另有紀律、程式、修憲以及經費稽核等4個特種委員會。
正是由於立法院的特殊地位與職能,各個黨派都在爭取更多的席位。當然在進行各項決議時衝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對於台灣所謂立法院裡的打鬥場景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尤其在最近幾年,電視新聞里關於台灣立法院發生激烈衝突的新聞不在少數。藍綠雙方的立法委員經常因為在某項法案的審議上意見不和就大打出手,局面混亂不堪,有的女性立委甚至脫下高跟鞋向別人砸去。立法院也經常因為暴力事件而陷入癱瘓。放眼全球,在西方已開發國家,議會裡有意見不合的情況是正常的,而我們幾乎聽不到他們的議會裡會有打鬥和暴力的情況,只有日本和韓國的議會裡偶爾發生。對於台灣立法機構的這種既奇怪又可笑的現象我們應當如何看待和解讀呢?
“府院之爭”導致衝突
台灣2008年以前的政權掌握在民進黨的手裡,也就是說,綠營控制了總統府。而在台灣立法院,以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為主體的藍營擁有立法院半數以上的議席。於是藍營控制了立法院。而在台灣藍綠對立的大環境下,“府院之爭”就成了必然。往往是“總統”陳水扁提出一項政策或法案,立法院的藍營立委們就利用自己的人數優勢進行阻撓。就拿以前的“對美軍購案”來說,台灣“國防部”提出了4108億的軍購預算遲遲無法在立法院獲得通過。在這期間綠營的立法委員就經常在立法院煽動對立,試圖通過暴力和衝突迫使藍營立委們屈服。現在民進黨為代表的綠營失去統治權,他們必將通過立法院來抵制藍營的各項政策措施。衝突還會繼續下去,“府院之爭”沒有誰對誰錯,只會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和政府行政效率的降低。最終受害的還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