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義勇隊

台灣義勇隊

台灣義勇隊,1939年2月22日在浙江金華酒坊巷18號(現84號)成立,是抗戰時期由台灣同胞組成,直接參加祖國抗戰的數量最多、影響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支抗日隊伍,其創始人就是著名台籍抗日將領李友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義勇隊
  • 地點:浙江金華
簡介,籌建,成立,壯大,台灣義勇隊在浙江,台灣義勇隊大事記,

簡介

1939年2月22日,以台胞領袖李友邦為隊長的台灣義勇隊在浙江金華誓師成立。在抗日烽火燃遍祖國大地的艱苦歲月里,具有正規軍編制的台灣義勇隊將士們以“保衛祖國,收復台灣”為宗旨,轉戰浙皖閩各省,移駐閩西龍巖、閩南漳州、廈門,深入前線、後方、敵後與淪陷區,在宣傳教育、對敵政治工作、戰地醫療、生產報國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是直接參加祖國抗戰影響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台胞抗日隊伍。

籌建

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日戰爭正式爆發,抗日烽火燃遍祖國大地。浙江軍民也掀起了抗日高潮。上海、杭州淪陷後,大批進步人士和愛國青年,紛紛雲集浙江金華麗水等地,各種形式的抗日組織和民眾性抗日救亡團體紛紛建立。當時,李友邦也在這裡從事抗日救亡工作,李友邦指出:欲救台灣,必先救祖國。他醞釀組織抗日團體,準備發動台胞參加祖國抗戰。
1938年夏,他在麗水向原浙江陸軍監獄的難友駱耕漠(中共黨員)提出自己的構想,計畫到福建崇安縣(今武夷山市)將從台灣被迫流亡回祖籍的台胞組織起來參加抗日。駱表示支持,並報告中共黨組織,中共浙江省委(書記劉英)決定派駱耕漠、張一之(後改名張畢來)協助李友邦在金華籌建台灣義勇隊。(駱耕漠《赤誠的愛國主義者——紀念台灣義勇隊創立人李友邦》,《文史通訊》1981年第6期)他們首先恢復大革命時期建立的“台灣獨立革命黨”,並擬好《台灣獨立革命黨告台灣同胞書》。從1938年11月起,他們幾次往返浙閩兩省,把集中在崇安縣的台胞分批帶到浙江金華參加台灣義勇隊。
在籌建台灣義勇隊的過程中,李友邦還得到浙閩兩省政府的支持。1938年11月初,李、張兩人的福建之行,首先得到浙江省政府主席黃紹竑的贊同和資助。在福建,李友邦得到了國民黨福建省黨部負責人陳肇英及福建省政府主席陳儀的讚許。1939年1月,他從福建崇安縣順利地帶回第一批台胞30餘人,其中有6名兒童。

成立

1939年2月,在浙江省金華縣城酒坊巷18號正式成立了台灣義勇隊,另由6名兒童組成了台灣義勇隊少年團(簡稱台灣少年團)。李友邦任隊長兼少年團團長,張一之任隊秘書,還編寫了隊歌和團歌,由賀綠汀和台灣義勇隊隊員牛光祖分別為隊歌、團歌譜曲。1939年3月初,張一之去福建把第二批30名台胞接到金華。兩批計60人,編為台灣義勇隊第一支隊。1940年6月,台灣義勇隊得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批准,李友邦被委任為少將隊長,受軍委會政治部領導,歸抗日戰爭第三戰區政治部(設在江西上饒)節制。
台灣義勇隊少年團團員在訓練台灣義勇隊少年團團員在訓練

壯大

1940年8月,台灣義勇隊第三區隊(支隊改名)成立,隊員人數達200人。隊部設有總務組、指導訓練組、宣傳組,另設有駐閩辦事處和駐渝通訊處。
李友邦對隊員有嚴格的要求,每個支隊(區隊)的成立,都必須進行兩至三個月的訓練。
台灣義勇隊廣泛地活動於東南各省及重慶等地,在前方和後方開展各項抗日活動,工作十分艱苦,有的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堅決抗戰的英勇行為和愛國主義精神,受到全國各界的廣泛讚揚,國民黨要員及社會著名人士稱讚其為“台灣先鋒,民族戰士,喚起國魂”,體現了“祖國精神”(于右任李濟深等人題詞,《台灣先鋒》第4期)。1940年12月,陳誠出席衢縣各界國民月會及擴大紀念周時,讚揚李友邦及台灣義勇隊“實際參加祖國抗戰,勞績卓著”。(陳誠《台灣革命與中國革命》,《台灣先鋒》第7期)
1942年浙贛戰役爆發,台灣義勇隊堅持到最後時刻才奉命撤離金華,經江山,翻仙霞嶺,再經福建的浦城建陽南平永安,於10月中旬到達龍巖。台灣義勇隊移駐龍巖後,隊員人數也有較大發展,台灣義勇隊擴大編制為台灣義勇總隊,李友邦升任中將總隊長。據1943年《台灣義勇隊隊員名冊》統計,有隊員301人。1945年隊員人數已達381人,編為4個區隊。
台灣義勇隊主要開展了4方面的工作:第一、對敵政治工作。義勇隊成員熟悉日語,他們利用語言上的便利,翻譯日軍檔案,審訊並教育俘虜,深入敵偽組織獲取情報等。第二、醫療救助工作。1939年9月12日,義務隊在浙江金華正式成立“第一台灣醫院”,隨後又在浙江衢州、浙江蘭溪、福建建陽相繼成立3間醫院。軍人、出征人員家屬及貧苦民眾就醫,一律免費。第三,宣傳教育工作。主要是通過講演會、招待會、紀念會、募捐活動和出版書刊等形式,為抗日救國吶喊,以激勵台胞和全國軍民的鬥志。第四,發起台灣復省運動和參加收復台灣的準備工作。1942年,國民黨為適應當時形勢,成立了中央直屬台灣黨部,李友邦被任命為台灣黨部設計委員。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國共同發表開羅宣言後,台灣義勇隊為此歡欣鼓舞。正在重慶的李友邦,與有關方面 詳細商討了關於收復台灣善後處理及建省運動中各項問題。此外,台灣義勇隊還進行生產報國工作與巡迴宣傳工作,促成大陸台胞抗日力量的統一,團結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等等。
1945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後,台灣義勇隊成員返回台灣。

台灣義勇隊在浙江

在中共浙江省委和國民黨浙、閩兩省政府的支持下,台灣籍愛國人士李友邦動員散居在閩北崇安縣的台灣同胞來浙參加抗日鬥爭,並於1939年2月在金華成立台灣義勇隊,李友邦任隊長。在隊內秘密建立了中共支部,直接受浙江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吳毓領導。
台灣義勇隊以抗日救國為己任,他們活動的內容主要有:一是積極進行抗日宣傳,創辦了《台灣先鋒》等刊物,還通過講演會、紀念會,為抗日救國吶喊,以激勵台胞和全國軍民的鬥志。李友邦還提出了“爭取獨立,歸返祖國”的主張。二是做好醫務工作,義勇隊的台胞中許多人都是醫生,他們在金華、蘭溪和衢州設立醫院,為軍民服務,有的被派到浙東前線參加當地野戰醫院從事救護工作(附圖:台灣義勇隊的部分醫護人員)。三是做好發展經濟的工作,義勇隊協助浙江省政府恢復和設立樟腦製造廠和藥品生產,樟腦廠在麗水設總廠,在麗水碧湖、松陽等地設分廠,生產出的樟腦油主要用於交通運輸。另外還在金華等地協助建立藥品生產合作社,生產麻拉利亞藥水、瘧病丸、胃散等戰場急需藥品,他們生產的藥品多數直接送往抗日前線。
台灣義勇隊
1942年5月,浙贛戰役暴發後,台灣義勇隊輾轉進駐福建龍巖,在閩西、閩北一帶繼續堅持抗日的鬥爭。抗戰勝利之後,台灣義勇隊返回台灣。
台灣義勇隊為祖國抗戰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台灣義勇隊大事記

1938年
5月15日 福建省主席陳儀下令,將居住在福州、晉江的台灣籍民眾集中,移送至閩北崇安縣。
11月上旬李友邦、張一之決定動員組織福建崇安的台胞參加抗戰。李友邦在歡迎會上用閩南話講演,受到台胞熱烈回響。
1939年
2月19日經福建省政府批准,李友邦將第一批優秀台胞22人帶往金華編為台灣義勇隊,離開崇安時留崇安台胞和當地民眾開大會熱烈歡送。
2月22日 台灣義勇隊與台灣少年團在浙江省金華縣城酒坊巷18號(今84號)成立。
3月 台灣義勇隊設立醫療所,義務醫治傷病兵民,為抗日民眾服務。
1940年
4月15日台灣義勇隊創辦的隊刊《台灣先鋒》月刊第一期(創刊號)在金華出版。孫科等人為創刊號題詞:“還我河山”。
1941年
12月 “台灣革命叢書” 在金華出版。第一本為李友邦著《日本在台灣之殖民地政策》。
1942年
5月底金華、龍游先後失陷,台灣義勇隊退駐江山峽口,並決定立即翻越浙閩交界的仙霞嶺,移駐龍巖。
6月17日,台灣義勇隊在廈門對日軍總部“興亞院”發動武裝突擊。
1943年
1月1日 在龍巖創辦《台灣青年》報,作為後期台灣義勇隊的主要宣傳基地。
1944年
2月 對敵巡迴工作團協同戰區政治部“戰地工作團”到浙東前線開展對敵工作。
1945年
9月3日李友邦派台灣義勇總隊副總隊長張士德攜帶國旗一面赴台灣。在台北賓館升起抗戰勝利後的第一面中國國旗。
9月 台灣義勇隊隊員集中廈門,次月先遣部隊抵台。
11月28日李友邦在廈門目睹台灣旅廈同鄉生活困難,將台灣義勇隊官兵節餘的大米2000公斤委託廈門市台灣同鄉會施賑貧困同鄉,此為台灣同鄉會第一次辦理髮放救濟米。
12月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批給兩艘客輪“勝利”“勝興”號,送台灣義勇隊隊員回台灣。李友邦率全體隊員及其家屬返台。
年底,台灣義勇隊及台灣少年團大部分隊團員分批回到了光復後的台灣。但仍有部分隊員繼續留在閩、浙等地。
1946年
2月台灣政府當局命令:“台灣義勇總隊和少年團解散。”台灣義勇隊從成立至結束,整整七周年時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