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盆距蘭

台灣盆距蘭

台灣盆距蘭(學名:Gastr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 Hayata):莖常匍匐、細長常分枝,節間約5毫米。葉綠色,常兩面帶紫紅色斑點,二列互生,稍肉質,長圓形或橢圓形。總狀花序縮短呈傘狀,具2-3朵花;花淡黃色帶紫紅色斑點;花瓣倒卵形,長4-5毫米,寬2.8-3毫米,先端圓形;前唇白色,寬三角形或近半圓形,長2.2-3.2毫米,寬7-9毫米,先端近截形或圓鈍,邊緣全緣或稍波狀。花期不定期。

生於海拔500-25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產中國陝西南部、福建北部、台灣、湖北。(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盆距蘭
  • 拼音:tái wān pén jù lán
  • 學名:Gastr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 Hayata
  • 植物界
  • 亞界:綠色植物亞界
  • 總門:輪藻總門
  • :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 亞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 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 亞綱百合亞綱
  • 超目:天門冬超目
  • 天門冬目
  • 蘭科
  • 盆距蘭屬
  • :台灣盆距蘭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台灣盆距蘭莖常匍匐、細長,長達37厘米,粗2毫米,常分枝,節間約5毫米。葉綠色,常兩面帶紫紅色斑點,二列互生,稍肉質,長圓形或橢圓形,長2-2.5厘米,寬3-7毫米,先端急尖。
總狀花序縮短呈傘狀,具2-3朵花;花序柄通常長1-1.5厘米;花苞片膜質,長2-3毫米,先端急尖;花梗連同子房淡黃色帶紫紅色斑點;花淡黃色帶紫紅色斑點;中萼片凹的,橢圓形,長4.8-5.5 (-7) 毫米,寬2.5-3.2 (-4) 毫米,先端鈍;側萼片與中萼片等大,斜長圓形,先端鈍。
花瓣倒卵形,長4-5毫米,寬2.8-3毫米,先端圓形;前唇白色,寬三角形或近半圓形,長2.2-3.2毫米,寬7-9毫米,先端近截形或圓鈍,邊緣全緣或稍波狀,上面中央的墊狀物黃色並且密布乳突狀毛;後唇近杯狀,長約5毫米,寬4毫米,上端的口緣截形並且與前唇幾乎在同一水平面上;蕊柱長1.5毫米;藥帽前端收狹。花期不定期。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0-25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
蘭花宜種植於空氣流通的環境。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15℃至30℃最宜生長。35℃以上生長不良。5℃以下的嚴寒會影響其生長力,這時,蘭花常處於休眠狀態。如氣溫太高加上陽光曝曬則一兩天內即出現葉子灼傷或枯焦。如氣溫太低又沒及時轉移進屋裡,則會出現凍傷的現象。蘭花是肉質根,適合採用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排水性能必須良好,生長於腐葉土或含腐殖質較多的山地和林間。

分布範圍

產自中國陝西南部(寧陝)、福建北部(武夷山)、台灣(阿里山、溪頭山、大雪山、插天山、大武山等)、湖北(神農架地區)。模式標本采自台灣(阿里山)。

植物文化

蘭花是中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堯之世就有種植蘭花的傳說。古人認為蘭花“香”、“花”、“葉”三美俱全,又有“氣清”、“色清”、“神清”、“韻清”四清,是“理想之美,萬化之神奇”。最早賦予蘭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據東漢蔡邕琴操》載:孔子自衛反魯,隱谷之中,見幽蘭獨茂,蔚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真正的蘭花文化則起源於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種蘭、愛蘭、詠蘭,以蘭花為寄託,千百年來一直影響著後人。後世詩人在詠蘭時,也有許多的名句,比如陳子昂的“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劉克莊的“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鬥豔濤”。詩人們將蘭花的高潔與人格的完美聯繫起來,使得蘭花文化不斷得以拓展和延續。
蘭花以高潔、清雅、幽香而著稱,葉姿優美,花香幽遠。自古以來,蘭花都被譽為美好事物的象徵,已廣泛在民間人格化了。蘭花對社會生活與文化藝術發生了巨大的影響。父母以蘭命名以表心,畫家取蘭作畫以寓意,詩人詠蘭賦詩以言志。蘭花的形象和氣質久已深入人心,並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劇以“蘭步”、“蘭指”為優美動作,把優秀的文學作品和書法作品稱為“蘭章”,把真摯的友誼叫做“蘭交”,把人的芳潔、美慧喻為“蘭心蕙 質”。又把傑出人物的去世比作“蘭摧玉拆”。蘭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已經成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