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白甲魚
- 外文名:Taiwan shoveljaw carp
- 拉丁學名:Onychostoma barbatulum (Pellegrin, 1908)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鯉形目
- 亞目:鯉亞目
- 科:鯉科
- 亞科:䰾亞科
- 屬:白甲魚屬
- 種:台灣白甲魚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近於紡綞形,尾部側扁。頭寬廣而稍尖。吻短,圓鈍而突出;成魚吻端具多個堅硬的追星。口下位,口橫裂而寬廣,上頜前方吻褶發達,下頜有發達的角質邊緣辨棄霉,前緣平直而成鏟狀。具兩對短小口須,不易察覺。咽頭齒3列,齒式5.3.2-2.3.5。鰓耙數32-34。鱗片中陵騙等大,腹鰭基部具狹長的腋鱗;側線完整,略成弧形,側線鱗數45-47。背鰭最後一枝不分枝鰭條為光滑之軟條,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5(分枝宙地備微軟條);悼擔去腹鰭1(不分枝軟條)+ 9(分枝軟條)。體呈銀白色,體背部為灰黃綠色,腹部淺黃至淡白色。體側及背部鱗片具新月形的黑點;夜贈組促背鰭鰭膜的末端有黑色的斑攸。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為台灣河川最主要的溪釣種類之一。近年來,水產試驗所及民間均已開始嘗試人工養殖,為頗具養殖戶臘說潛力之本土性魚種。通常以鹽烤、紅燒或清蒸(大型)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