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學史
台灣烙鐵頭蛇(
Ovophis makazayazaya)由Takahashi在1922年依據中國台灣屏東標本命名為
Trimeresurus makazayazaya。隨後1930年Takahashi將其作為
山烙鐵頭蛇(
Trimeresurus monticola)的一個亞種,稱為山烙鐵頭蛇台灣亞種{
Trimeresurus monticola makazayazaya(=
Ovophis monticola makazayazaya)},認為局限分布於中國台灣,該觀點一直被大多數學者所接受。基於線粒體基因4個片段的系統關係重建和外部形態比較分析,Malhotra等人在2011年恢復了山烙鐵頭蛇台灣亞種(
Ovophis monticola makazayazaya)的種級地位,稱台灣烙鐵頭蛇(
Ovophis makazayazaya),並將其分布範圍擴大到中國四川、雲南,以及越南北部。
形態特徵
色斑
頭背橘紅色,身體背面棕褐色,正背面有兩行略呈方形的深棕色或深黑色斑塊,彼此交錯或平行排列,有時左右或前後相連;兩側亦有兩行較小的深棕色或黑褐色斑塊,外側顯著,內側有時飾變為不規則的斑點。身體腹面灰白色,散布褐色細點。幼體尾末端磚紅色,具白色小點。不同地區和年齡的個體顏色變異較大。
鱗被
身體粗壯,尾短。雄性最大體全長543(445+98) mm ,雌性最大體全長730(620+110) mm 。頭三角形,頭背被覆平滑的小鱗,僅眶上鱗和鼻間鱗略大。鼻間鱗相接或間隔1枚小鱗;眶上鱗間一橫排有小鱗5~10枚。鼻鱗大,與窩前鱗相接,偶有相間1~2枚小鱗;鼻孔小,略呈圓形,開口於鼻鱗中部,朝向外後方:眶前鱗2枚,上枚與鼻鱗間隔1~2枚鱗片:眶下鱗數枚,較小。上唇鱗8~12枚,以9~10枚為主,第1枚小:第2枚構成或不構成頰窩前緣:第3枚小;第4枚最大,位於眼正下方,與眶下鱗間隔2~3行小鱗。下唇鱗9~12枚,以10~11枚為主,第1對在頦鱗後相接,前2~3對切頷片。背鱗行數變化較大,25(27,29)-23(25,21)-19(21)行,中段11~19行弱棱。雄性腹鱗131~159枚,雌性腹鱗133~157枚:肛鱗完整雄性尾下鱗;45~49對,雌性尾下鱗34~52對。
頭骨
頭骨長寬比約為1.95。上頜骨頰窩腔邊緣無突起;頂骨骨嵴弱,呈" T "形;後額骨與額骨接觸;鱗骨後末端超出腦匣。基蝶骨和基枕骨突起較高;外翼骨前外側突寬大。齶骨三角形,分叉,具齒4枚;翼骨齒17~18枚;下頜骨齒13~15枚。
半陰莖
收縮態半陰莖長達第6~10對尾下鱗,分叉於第4~5對尾下鱗。半陰莖深分叉,遠端的萼區面積較大,約是近端刺區面積的3倍;萼片大小較為規則,但邊緣不整齊。半陰莖分叉處和基部光滑無刺。離心式精溝分叉於第3對尾下鱗,在每支上有大約4枚大刺。半陰莖大牽引肌起於第24~25對尾下鱗,分叉於第8~13對尾下鱗
近種區別
台灣烙鐵頭蛇與
越南烙鐵頭蛇的形態上的主要區別在於越南烙鐵頭蛇尾下鱗以單行為主,腹鱗141~162枚(台灣烙鐵頭蛇尾下鱗成對,腹鱗131~159枚);
台灣烙鐵頭蛇與山烙鐵頭蛇的形態上的主要區別在於山烙鐵頭蛇第3枚上唇鱗大於第4枚(台灣烙鐵頭蛇第4枚上唇鱗大於第3枚);
台灣烙鐵頭蛇與
察隅烙鐵頭蛇的形態上的主要區別在於察隅烙鐵頭蛇第3枚上唇鱗大於第4枚,尾下鱗以單行為主,腹鱗160~176枚(台灣烙鐵頭蛇第4枚上唇鱗大於第3枚,尾下鱗成對,腹鱗131~159枚)。
生活環境
分布於海拔300~2200m的山區。常見於灌木叢、草叢、耕地中或枯木下,有時也見於路邊,夜間常進入住戶周圍,甚至雞籠、房內。
生活習性
主要取食食蟲類與嚙齒類動物。夜間活動。卵生。6~8月產卵,每窩可產4~11枚。雌蛇有護卵行為。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重慶、湖北、甘肅、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浙江、香港、台灣、廣西、廣東、河南、陝西。國外分布於越南北部。
保護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