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台灣梅氏鯿
- 拉丁學名:Metzia formosae (Oshima, 1920)
- 別稱:車栓仔,台灣黃鯝魚,台灣細鯿,台灣麥氏鯿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鯉形目
- 亞目:鯉亞目
- 科:鯉科
- 亞科:鮊亞科
- 屬:梅氏鯿屬
- 種:台灣梅氏鯿
- 英文名:Taiwan Metz's bream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棲所生態,漁業利用,物種故事,生活習性,地理分布,文化資料,生態檔案,
基本信息
俗名: 車栓仔,台灣黃鯝魚,台灣細鯿,台灣麥氏鯿
科名:Cyprinidae
科中文名:鯉科
同種異名:Ischikauia hainanensis, Metzia fanlingensis, Rasborinus formosae, Rasborinus yaii
世界分布:中國台灣
地理分布:中國台灣的特有種,分布於北部河系及湖沼中。
模式種產地:Near Manka, Taihoku, Taiwan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淡水
棲息深度:0 - 5米
最大體長:12 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是
形態特徵
體延長略高,頗側扁。自腹鰭基部至肛門具有一明顯的肉棱。頭小,吻短。眼小,眼間距寬而稍圓鈍。口稍上前,斜裂,上頜末緣延伸至鼻孔中點的正下方。咽頭齒3列,齒式4.4.2-2.4.3。體被中大型的圓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35-37。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2(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14-16(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7-8(分枝軟條)。體呈淺黃色,背部色較深。體側中央有一灰黑色的縱帶。各鰭灰白,無斑點。Rasborinus macrolepis為本種之同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棲息於平原河川中下游緩流的潭區以及湖沼的中上層水域。雜食性,以有機碎屑、昆蟲、浮遊動植物等為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數量較稀少,不具食用價值,或可當觀賞用魚。
物種故事
台灣梅茨氏魚(Metzia formosae)由日本魚類學家大島正滿(Oshima Masamitsu,1884-1965),在1920年費城自然科學學院會議報告(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ru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第72卷所發表的文章《台灣淡水魚類之記述,付新屬與新種的描述》(Notes on freshwater fishes of Formosa, with descriptions of new genera and species)中,以台細褜(Rasborinus formosae)的學名首次被記載。
在香港,台灣梅茨氏魚由中國魚類學家林書顏(Lin Shu Yen,1903-1974),在1939年《香港博物學者雜誌》(Hong Kong Naturalist)第10捲髮表的文章《采自香港新界的新鯉類之描述》(Description of two new carps from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中,以它的發現地點粉嶺為名,以粉嶺梅茨氏魚(Metzia fanlingensis)的學名記載,曾被作為台細褜的同物異名。
一直以來,梅茨氏魚屬(Metzia)被處理作細褜屬(Rasborinus)的同物異名。實際上,梅茨氏魚屬為美國魚類學家喬丹(David Starr Jordan,1851-1931)與湯普森(W. F. Thompson)於1914年根據采自台灣宜蘭蘇澳的蘭嶼石鮒(Acheilognathus mesembrinum)而建立,另外細褜屬是日本魚類學家大島正滿在1920年根據采自台灣的高木氏細褜(Rasborinus takakii)所建。然而在2005年,台灣魚類學者陳義雄(1968- )與張詠青(1967- )在對兩個模式標本進行再鑑定時證實兩者為同種,較早建立的梅茨氏魚屬在國際動物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優先權原則(principle of priority)上應作為有效屬而被復用。因此,台細褜的學名應為台灣梅茨氏魚。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台細褜,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為海南高木氏魚(Ischikauia hainanensis)、粉嶺梅茨氏魚、以及Rasborinus yaii。【註:先定同物異名:有效名稱及其以前的早期名稱;次定同物異名:有效名稱以後出現的無效名稱】
台灣梅茨氏魚屬於無經濟價值的小型魚類,中國古文獻中未見記載。
生活習性
台灣梅茨氏魚是鯉科(Cyprinidae)鮊亞科(Cultrinae)中的一種小型魚類,屬多年生,群居性、晝行、雜食性的原生淡水魚類。繁殖習性詳細未明,僅知孵化後的幼魚及稚魚散布於河岸緩流及水邊植物叢,成魚群游於流水的中至表層。體表被中型圓鱗,體側從鰓蓋後至尾鰭基中央具有一條明顯的黑縱線,雄性身型扁瘦,成熟者在繁殖季節的第二性徵(副性徵 secondary sex characteristics)不明顯,體色略濃,各鰭透明無色,雌性稍大,腹部淡白且脹,體色較淡,約40厘米成熟懷卵,屬於兩性異型不大顯著的魚類。夏至秋季產卵,繁殖能力強,但對水質等環境變化適應力極弱,離水不久即死亡,處理活體時須非常謹慎。
台灣梅茨氏魚的生境
台灣梅茨氏魚的生境
地理分布
梅茨氏魚屬只分布於亞洲地區境內,全球僅台灣梅茨氏魚、Metzia hautus【註:未有漢語學名】、線梅茨氏魚(Metzia lineata)、長吻梅茨氏魚(Metzia longinasus)、大鱗梅茨氏魚(Metzia mesembrina)、小梅茨氏魚(Metzia yaii)約5種,為亞洲特有屬,分布於越南、中國大陸南部及台灣。台灣梅茨氏魚主要分布於新界大帽山以北一帶水系;根據林書顏原文,當時以粉嶺為多,是近年因低地土地開發而逐漸絕跡的種群。
文化資料
台灣梅茨氏魚的食用價值低,但具觀賞價值,易於飼養。據林書顏的原文描述:「This little banded carp called Hak Kwat(黑骨)or "Black bone" by the local aquarists is said to be abundant in the streams of Fanling area of New Territories... a number in his aquarium tanks for more than half a year and found the fish to be a good and rather hardy aquarium pet. It is not very shy when placed in a tank; it will take any live foods...」,是良好的飼養對象。
生態檔案
台灣梅茨氏魚在香港是野生種群,據林書顏所述,原普遍棲息於本港新界粉嶺一帶的水系,惟獨因水質等環境變化極敏感,雖然繁殖能力高,但因生境受污染而數量劇減,現在亦將近絕跡。它體型雖小,性格隨和,可與任何魚類共生,在河溪生態平衡中所具的功能是肯定的。上期提到,在粉嶺地區對林氏細鯽生境的低地河溪及其外圍濕地進行環境恢復,台灣梅茨氏魚也將會是受惠的物種,方案是魚類的育种放流與河道污水截流,實現保存河道天然原貌及生態功能恢復,城市規劃與保育物種並行,多接觸了解本港有限卻無價的天然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