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櫱

台灣小櫱

小藥屬之藥材源自本經木條下,依其文獻記載不但具有古說之治口瘡疳、殺諸蟲、去心腹中熱氣及血崩之功,又據晚近藥理學之研究,因含有小孽鹼之成分,尚具消炎之功能。又本藥植物的根或根莖可廣泛套用或代替黃連或黃孽鹼原料之用。本研究除就小孽之本草文獻及中國產小孽藥用植物學予以考察外,並調查台灣產小之分布及市場品套用情形,擬就採得台灣產小孽屬4 種植物及市場品分別予以藥用。植物學考察,並就其孽用部位根莖予以外部形態之觀察和內部組織構造之比較。藥用:葉可治蛇毒;將葉搗碎後塗抹於傷患處,能減輕蛇毒的傷害。根、莖含有小蘗鹼及棕櫚鹼,可供藥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台灣小櫱
  • 拉丁學名:Berberis kawakamii Hayata
  • 別稱:台灣蘗木、密葉小蘗、黑果小蘗、川上氏小蘗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小蘗科
  • :小蘗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觀賞價值,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台灣小蘗常綠灌木,高1-2米。老枝圓柱形,暗灰色,幼枝淡黃色,具棱槽及疣點;莖刺三分叉,無槽,長1.5-2厘米,與枝同色。葉革質,橢圓形、卵狀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至倒卵狀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長2.5-4.5厘米,寬1-1.5厘米,先端急尖,具1刺尖頭,基部楔形,上面暗綠色,中脈明顯凹陷,側脈清晰可見,背面淡綠色,中脈明顯隆起,側脈不顯,兩面網脈顯著,不被白粉;葉緣通常平展,每邊具3-8刺齒,有時具1-2刺鋸齒;近無柄。花7-15朵簇生;花梗長5-12毫米;花黃色;小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長約2.5毫米,寬約1毫米;萼片2輪,外萼片披針形或卵形,先端漸尖,長約3.5毫米,寬約2毫米,內萼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橢圓形,先端漸尖或純,長8-9毫米,寬約3.5毫米;花瓣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約4-5毫米,寬約3.2毫米,先端全緣或淺銳裂,基部楔形,具2枚分離腺體;雄蕊藥隔先端微延伸,截形;胚珠2-3枚,具短柄。漿果卵狀,長約9毫米,直徑約5毫米,頂端具短宿存花柱,微被白粉。花期3-5月,果期8-10月。
台灣小櫱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500-3500米山坡灌叢中或林中。喜生於邊坡或岩屑地,
常與台灣馬醉木、紅毛杜鵑、高山芒等形成次生灌叢社會,常散生於道路旁及草生地。
台灣小櫱

分布範圍

產於台灣,為台灣特有種。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台灣小蘗常綠灌木,春天盛開金黃色花朵,7~15 朵簇生於葉腋;漿果橢圓形,熟時黑色,宿存柱頭近無柄,故又名“黑果小蘗”。為觀賞價值極高之植物。

藥用價值

藥用:葉可治蛇毒;將葉搗碎後塗抹於傷患處,能減輕蛇毒的傷害。根、莖含有小蘗鹼及棕櫚鹼,可供藥用。
性味:全株:苦、寒。
效用:全株:清熱瀉火。主治濕熱,痢疾,口瘡,瘡瘍腫毒;葉:解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