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太魯閣公園

台灣太魯閣公園

太魯閣公園(Taroko National Park)位於我國台灣島東部,地跨花蓮縣台中縣南投縣三個行政區。園內有中國台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中橫公路系統。

太魯閣公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另外園內的高山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的孓遺生物,如山椒魚等。太魯閣也成為台鐵之列車名。其主要的建築有長春祠、燕子口、靳珩公園、九曲洞、慈母橋、天祥;主要的自然景觀有錐麓斷崖、流芳橋、大禹嶺、布洛灣、砂卡礑步道、綠水合流步道、清水斷崖步道、白楊步道、豁然亭步道、蓮花池步道、黃金峽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魯閣公園
  • 外文名:Taroko National Park
  • 地理位置: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富世291號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年 8:00-17:00
  • 門票價格:免費
  • 占地面積:92000 公頃
  • 著名景點:峽谷
    斷崖
  • 成立時間:1986年11月
  • 所屬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 所屬城市:中國台灣省花蓮縣
  • 建議遊玩時長:2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春夏秋三季皆宜
實用信息,門票信息,開放時間,建議遊玩,最佳季節,交通信息,鐵路,公交,自駕,歷史沿革,初建,修繕重建,公園特點,景區特點,地形特色,生態特點,主要景點,長春祠,峽谷,中橫公路,燕子口,錐麓大斷崖,九曲洞,慈母橋,天祥村,太魯閣峽,歷史文化,旅遊信息,旅遊提示,旅遊禁忌,

實用信息

門票信息

免費

開放時間

08:00~17:00

建議遊玩

2小時

最佳季節

3-10月,天氣尤佳,適合遊覽。

交通信息

鐵路

鐵路:台北→花蓮或台東→花蓮,花蓮新城站下,搭計程車至堡姜應拜遊客中心;也可花蓮站下,搭公車(或租車)至太魯閣。

公交

客運:花蓮客運包含126路線 (花蓮到洛韶線),1129路線(花蓮到太魯閣遊客中心),1133路線 (花蓮到天祥線),1141 路線(花蓮到梨山線)等各路線公車→沿線各景點,途經(美侖、工校、嘉里村、八0五醫院、北埔、康樂村、加灣、三棧、外秀林、新城、富世)等站約62分鐘,豐原客運→花蓮。具體班次可以查詢:花蓮航空站:03-8263787,台鐵花蓮站:03-8355941,花蓮客運:03-8323485,豐原客運:04-25234175。

自駕

(1)台北蘇花公路→遊客中心台八線→沿線各點 (2)台東台九線→遊客中心台八線→沿線各點 (3)南投台十四甲→沿線各點。

歷史沿革

初建

太魯閣公園前身為日本侵略時期於1937年12月27日成立之所謂“次高太魯閣公園”。
1945年,次高太魯閣公園因日本戰敗希剃蘭而廢止。

修繕重建

太魯閣公園成立於1986年11月,東起和仁溪口,西迄西合歡山,南至奇萊南峰,並沿著奇萊北峰東棱東伸至加禮宛山,北至南湖北山,橫跨了花蓮、南投及台中三縣;立霧溪為區內最主要的水系,流域面積涵蓋了全境的三分之二,總面積達92,000公頃,僅次於玉山,為台灣第二大公園。

公園特點

景區特點

太魯閣公園橫跨花蓮、南投及台中,以雄偉壯麗、幾近垂直的大理岩峽谷景觀聞名。沿著立霧溪的峽谷風景線而行,觸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斷崖、峽谷、連綿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岩層和灑設端溪流等風光。四百萬年前,菲律賓海洋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而成台灣,慢慢隆起的中央山脈表層岩層受到風化侵蝕作用而剝離,大理岩因而露出地表。這些大理岩受到立霧溪長期侵蝕下切作用與地殼不斷隆起上升,形成幾乎垂直的U型峽谷。公園內巨峰林立,從清水到南湖大山頂,落差達3742公尺,造就了層次複雜的植物林相,並提供野生動物棲息活動的空間。全淋
太魯閣公園風景太魯閣公園風景

地形特色

太魯閣公園以高山和峽谷為主要地形特色,其中中橫公路太魯閣到天祥的立霧溪河谷,兩岸皆由大理石
岩層構成,所以有大理石峽谷的稱謂。公園內的遊憩資源大部分都分布在中橫公路東段沿線,如長春祠、太魯閣峽谷、九曲洞、天祥,另外還有鬼斧神工的蘇花公路清水斷崖、景色清新的娃娃谷,都是著名風景據點、旅遊聖地。

生態特點

太魯閣公園的原始森林面積廣闊,生態環境也非常的複雜,園區內因原始森林面積寬廣,同時也擁有許多生態資源,共有山椒魚,莫氏樹蛙,台灣黑熊,台灣獼猴豬,台灣穿山甲,山羌,水鹿,長鬃山羊等數百種動物生態,更有雲杉林,台灣蘆竹,冷杉林,箭竹草原,玉山圓柏及鐵杉林等多種珍奇植物,為園區內的特有景觀。
位在少項承境太魯閣峽谷入口的麒麟文化遺址、立霧溪斷崖古道,以及上下梅園山胞部落等,都值得研究與保存。

主要景點

長春祠

長春祠“太魯長春”是入峽後的第一景。過紅色的鐵橋長春橋後,只見一道飛瀑在長春祠前分流人立霧溪,加上古典的祠堂建築,一幅山水庭園的圖畫便活生生地呈現眼前,位於青山綠水間的長春祠,是為了紀念修築中橫公路的殉難者而建,原祠因地震遭山石毀損,新祠是採用山洞型的建築而成。祠後有380台階的石梯蜿蜒向上,俗稱為天梯。石梯盡頭可到達觀音洞,洞內有觀音石佛及橫貫公路的施工全圖。
長春祠長春祠
由長春祠繼續前行約兩公里,轉過一個岩角,面前突現一座高插雲天的筆直大斷崖,斷崖下的寧安橋長82米,是建造時台灣島內最長的單孔橋。附近有一座不動明王廟,是高山族同胞為鎮山而建的,過往旅客往往在此燒香祈福。再往前行不久,可以看到一條銀白色如絲絹般的瀑布從山壁間流下,這就是著名的銀帶瀑布。

峽谷

太魯閣峽谷為台灣花蓮縣自太魯至天祥之間20千米的大峽谷。沿線山嶺,高入雲霄,谷深莫測,溪流蜿蜒,飛瀑似簾,景色奇絕。谷內勝景有長春祠九曲洞、天祥等。附近還有建築宏偉的德祥寺、七層天峰塔、孟母亭、普渡吊橋等。
400萬年前,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洋板塊相互撞擊,劇烈的地殼變動,使台灣地層急劇上升,千萬年來,立霧溪豐沛的河水不斷切割太魯閣這塊台灣地質史上最古老的大理岩層,於是形成了最獨特的大理石峽谷景觀。

中橫公路

花蓮市北行25公里,就到了太魯閣峽口。迎面可看到一座紅柱琉璃瓦高大牌樓,橫匾上寫著“東西橫貫公路”六個大字。這裡是中橫公路的東端起點。穿過牌境檔定樓,踏上公路,人們立即會被沿途戒白凳壯美的景色所吸引。這裡有斷崖深谷,臨空飛瀑,清澈溪流,處處蔚為奇觀。景色之雄奇,可以說是鬼斧神工,參天地造化之最,被列為“台灣八景”之一,名“魯閣幽峽”。

燕子口

再進地勢愈高,而崖峽愈險愈奇。兩岸大理石峭壁在流水作用下被溶蝕成許多小孔穴,聰明的燕子便以這些小洞為巢,形成“百燕鳴谷”的奇觀,故名“燕子口”。但是隨著公路上人聲、車聲的隆隆作響,燕子早已離巢另覓他處安居了。
燕子口燕子口

錐麓大斷崖

燕子口盡頭,有一座靳珩橋及靳珩公園,均以開鑿興建中橫路時殉職的一位段長而命名。過橋西行,就來到。這時相信所有的遊客只有一個表情,即難以置信這天然奇景,因為一半的面積成了高聳入雲端的絕岩峭壁,而另一半的山壁則成為深入水中的崖面石牆,這高低落差1660米的大斷崖,架構出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的浩瀚無垠。抬頭仰望藍天,只見天空因兩岸山勢實在太過高聳,只剩下一道細細的岩縫透出些許光芒,這就是中橫奇景之一的“虎口線天”。

九曲洞

九曲洞是橫貫公路工程中最險要的路段,這段險路九折十八回,蜿蜒于山壁洞穴之中,全長800米,步行約40分鐘。人口處石壁上有黃杰將軍所書“九曲洞”與書法家梁寒操所書“九曲蟠龍”摩崖大字。遊人至此仰觀壁立千仍,俯瞰潺潺溪流,仿佛正處於天地接縫間,那種與天與地合而為一的感受,真是奇妙無比。

慈母橋

中橫路翻山越嶺,所經橋樑無數,但位於立霧溪和老西溪匯流處的慈母橋,則是全省惟一一座大理石砌成的橋樑。橋下河床盡為大理石的岩壁,再加上傳統中國風格的設計,慈母橋深受中外遊客們的欣賞。傳說高山族部落住在附近,有位山地青年出遠門去,其母每日都盼望愛于歸來,仁立在山坡前等待,於是後來為這感人的故事蓋設了石橋和慈母亭。附近澗碧崖綠,雲樹迷茫,其間徑道選題蟠曲,幽深寧謐,此景曰“太魯合流”,是全峽別具一格的一段。

天祥村

再行兩公里,就到了中橫路上聲譽最高的觀光勝地天祥。此地原是泰雅人村落,名太比多,後來為紀念南宋名臣文天祥而改名。村中建有文天祥塑像,像後屏牆鐫刻著《正氣歌》全文。這裡有天峰塔(七級寶塔)、祥德寺、福園梅園等景點,1990年祥德寺塑成世界最高大的地藏王巨像,高達36米。

太魯閣峽

太魯閣峽是立霧溪中上游峽谷的總稱。從太魯閣到天樣這一段,稱內太魯閣峽,長約20公里,全是斷崖幽谷,為中橫路上風景區的精華。從天樣西迄大禹嶺(舊名合歡啞口),長約58公里,稱為外太魯閣峽。
這一帶沿線景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內太魯閣峽那種斷崖幽谷等險峻地形已很少見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地勢開闊、峰巒起伏、草木蔥鬱、雲海滄茫的山地。沿途有文山溫泉、西寶農場、豁然亭、慈恩山水、碧綠神木關原雲海等勝境,景色超塵絕俗,令遊客駐足忘返。

歷史文化

650萬年前,地殼動盪不寧。逐漸向西北方向移動的菲律賓板塊歐亞板塊不斷擠壓,能量聚集,尋找著釋放的出口。於是火山頻頻爆發,海嘯大浪滔天滾滾。蓬萊造山運動後,橫空出世,一座台灣寶島。海島上有山,有水,有生靈,有神木。立霧溪發源於台灣中央的奇萊山主峰,從海拔3449米的源頭一股蠻勁直衝大海。
恆古千年萬載,水石互相糾纏。水作刀,切出了險峻雄偉;石為料,呈現著深邃壯麗。太魯閣TAROKO,取自台灣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偉大的山脈”,偉大的山脈中居住著太魯閣人信奉的彩虹神靈。20公里長的太魯閣峽谷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大理石峽谷,能目睹此景的人是幸運的。青蛙石的中層為白色大理石岩,上下層則為深綠色的青色片岩。一座獨立巨石屹立於立溪旁,宛如伏在溪中的大青蛙。而石上的蘭亭,恰似青蛙王子頭頂的皇冠,在遠山的碧綠、近水的蔚藍、石頭的粉白中,平添著一抹橙紅。
傳說中,慈母橋上,一位慈祥的山地母親曾久久地站立凝望。她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已經在洪水中死去,只要她活著,她就要把他盼望回家。太魯閣的發祥地,是台灣中央山脈白石山腰的一棵大石柱。大約在300多年前,他們翻山越嶺來到了立溪旁,是相中了這裡的耕地獵區。太魯閣人以父系社會生活,小家庭為結構,男耕女織,推選最聰明正直的男人為部落首領。他們信仰泛靈,相信子孫如果遵從祖先的規範和教訓,即會得到祖靈的庇護。

旅遊信息

旅遊提示

1.山嶽地帶氣候寒冷,尤其合歡山、大禹嶺一帶冬季積雪,禦寒準備須事先做好。
2.中橫及蘇花公路經常發生落石、山崩等道路災害,颱風、豪雨及地震後儘量避免前往;路況可向太管處或該管工務段洽詢。
蘇花公路蘇花公路
3.中橫霧社支線大禹嶺至翠峰間於雪季時將實施例假日交通管制,遊客可利用賞雪專車進入合歡山區,管制事宜祥洽太管處;若欲通過積雪路段,須在輪胎上加裝雪鏈,並放慢車速,以防打滑。
4.境內僅太魯閣、關原兩地有加油站,從中橫西往的遊客,儘可能在太魯閣加足油再上路。

旅遊禁忌

一、忌單獨出遊。特別是出遠門旅遊的人,最好與熟悉的人結伴同遊,這樣既可增添旅遊的樂趣,又能互相照顧。
二、忌無目的的濫游。有的人在出門旅遊前既無目標、也無計畫,有種“走到哪裡黑就在哪裡歇”的感覺。這種毫無目的的花錢亂逛,既浪費金錢,又徒費精力,影響身心健康。
太魯閣峽太魯閣峽
三、忌乘車坐船爭先恐後。
四、忌暴食暴飲。有的旅遊者在旅途中飽一頓、飢一頓,看見好吃的就暴食暴飲,沒有好吃的便不吃,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衛生,預防腸道感染,防止發生旅途腹瀉。

地形特色

太魯閣公園以高山和峽谷為主要地形特色,其中中橫公路太魯閣到天祥的立霧溪河谷,兩岸皆由大理石
岩層構成,所以有大理石峽谷的稱謂。公園內的遊憩資源大部分都分布在中橫公路東段沿線,如長春祠、太魯閣峽谷、九曲洞、天祥,另外還有鬼斧神工的蘇花公路清水斷崖、景色清新的娃娃谷,都是著名風景據點、旅遊聖地。

生態特點

太魯閣公園的原始森林面積廣闊,生態環境也非常的複雜,園區內因原始森林面積寬廣,同時也擁有許多生態資源,共有山椒魚,莫氏樹蛙,台灣黑熊,台灣獼猴豬,台灣穿山甲,山羌,水鹿,長鬃山羊等數百種動物生態,更有雲杉林,台灣蘆竹,冷杉林,箭竹草原,玉山圓柏及鐵杉林等多種珍奇植物,為園區內的特有景觀。
位在太魯閣峽谷入口的麒麟文化遺址、立霧溪斷崖古道,以及上下梅園山胞部落等,都值得研究與保存。

主要景點

長春祠

長春祠“太魯長春”是入峽後的第一景。過紅色的鐵橋長春橋後,只見一道飛瀑在長春祠前分流人立霧溪,加上古典的祠堂建築,一幅山水庭園的圖畫便活生生地呈現眼前,位於青山綠水間的長春祠,是為了紀念修築中橫公路的殉難者而建,原祠因地震遭山石毀損,新祠是採用山洞型的建築而成。祠後有380台階的石梯蜿蜒向上,俗稱為天梯。石梯盡頭可到達觀音洞,洞內有觀音石佛及橫貫公路的施工全圖。
長春祠長春祠
由長春祠繼續前行約兩公里,轉過一個岩角,面前突現一座高插雲天的筆直大斷崖,斷崖下的寧安橋長82米,是建造時台灣島內最長的單孔橋。附近有一座不動明王廟,是高山族同胞為鎮山而建的,過往旅客往往在此燒香祈福。再往前行不久,可以看到一條銀白色如絲絹般的瀑布從山壁間流下,這就是著名的銀帶瀑布。

峽谷

太魯閣峽谷為台灣花蓮縣自太魯至天祥之間20千米的大峽谷。沿線山嶺,高入雲霄,谷深莫測,溪流蜿蜒,飛瀑似簾,景色奇絕。谷內勝景有長春祠九曲洞、天祥等。附近還有建築宏偉的德祥寺、七層天峰塔、孟母亭、普渡吊橋等。
400萬年前,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洋板塊相互撞擊,劇烈的地殼變動,使台灣地層急劇上升,千萬年來,立霧溪豐沛的河水不斷切割太魯閣這塊台灣地質史上最古老的大理岩層,於是形成了最獨特的大理石峽谷景觀。

中橫公路

花蓮市北行25公里,就到了太魯閣峽口。迎面可看到一座紅柱琉璃瓦高大牌樓,橫匾上寫著“東西橫貫公路”六個大字。這裡是中橫公路的東端起點。穿過牌樓,踏上公路,人們立即會被沿途壯美的景色所吸引。這裡有斷崖深谷,臨空飛瀑,清澈溪流,處處蔚為奇觀。景色之雄奇,可以說是鬼斧神工,參天地造化之最,被列為“台灣八景”之一,名“魯閣幽峽”。

燕子口

再進地勢愈高,而崖峽愈險愈奇。兩岸大理石峭壁在流水作用下被溶蝕成許多小孔穴,聰明的燕子便以這些小洞為巢,形成“百燕鳴谷”的奇觀,故名“燕子口”。但是隨著公路上人聲、車聲的隆隆作響,燕子早已離巢另覓他處安居了。
燕子口燕子口

錐麓大斷崖

燕子口盡頭,有一座靳珩橋及靳珩公園,均以開鑿興建中橫路時殉職的一位段長而命名。過橋西行,就來到。這時相信所有的遊客只有一個表情,即難以置信這天然奇景,因為一半的面積成了高聳入雲端的絕岩峭壁,而另一半的山壁則成為深入水中的崖面石牆,這高低落差1660米的大斷崖,架構出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的浩瀚無垠。抬頭仰望藍天,只見天空因兩岸山勢實在太過高聳,只剩下一道細細的岩縫透出些許光芒,這就是中橫奇景之一的“虎口線天”。

九曲洞

九曲洞是橫貫公路工程中最險要的路段,這段險路九折十八回,蜿蜒于山壁洞穴之中,全長800米,步行約40分鐘。人口處石壁上有黃杰將軍所書“九曲洞”與書法家梁寒操所書“九曲蟠龍”摩崖大字。遊人至此仰觀壁立千仍,俯瞰潺潺溪流,仿佛正處於天地接縫間,那種與天與地合而為一的感受,真是奇妙無比。

慈母橋

中橫路翻山越嶺,所經橋樑無數,但位於立霧溪和老西溪匯流處的慈母橋,則是全省惟一一座大理石砌成的橋樑。橋下河床盡為大理石的岩壁,再加上傳統中國風格的設計,慈母橋深受中外遊客們的欣賞。傳說高山族部落住在附近,有位山地青年出遠門去,其母每日都盼望愛于歸來,仁立在山坡前等待,於是後來為這感人的故事蓋設了石橋和慈母亭。附近澗碧崖綠,雲樹迷茫,其間徑道選題蟠曲,幽深寧謐,此景曰“太魯合流”,是全峽別具一格的一段。

天祥村

再行兩公里,就到了中橫路上聲譽最高的觀光勝地天祥。此地原是泰雅人村落,名太比多,後來為紀念南宋名臣文天祥而改名。村中建有文天祥塑像,像後屏牆鐫刻著《正氣歌》全文。這裡有天峰塔(七級寶塔)、祥德寺、福園梅園等景點,1990年祥德寺塑成世界最高大的地藏王巨像,高達36米。

太魯閣峽

太魯閣峽是立霧溪中上游峽谷的總稱。從太魯閣到天樣這一段,稱內太魯閣峽,長約20公里,全是斷崖幽谷,為中橫路上風景區的精華。從天樣西迄大禹嶺(舊名合歡啞口),長約58公里,稱為外太魯閣峽。
這一帶沿線景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內太魯閣峽那種斷崖幽谷等險峻地形已很少見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地勢開闊、峰巒起伏、草木蔥鬱、雲海滄茫的山地。沿途有文山溫泉、西寶農場、豁然亭、慈恩山水、碧綠神木關原雲海等勝境,景色超塵絕俗,令遊客駐足忘返。

歷史文化

650萬年前,地殼動盪不寧。逐漸向西北方向移動的菲律賓板塊歐亞板塊不斷擠壓,能量聚集,尋找著釋放的出口。於是火山頻頻爆發,海嘯大浪滔天滾滾。蓬萊造山運動後,橫空出世,一座台灣寶島。海島上有山,有水,有生靈,有神木。立霧溪發源於台灣中央的奇萊山主峰,從海拔3449米的源頭一股蠻勁直衝大海。
恆古千年萬載,水石互相糾纏。水作刀,切出了險峻雄偉;石為料,呈現著深邃壯麗。太魯閣TAROKO,取自台灣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偉大的山脈”,偉大的山脈中居住著太魯閣人信奉的彩虹神靈。20公里長的太魯閣峽谷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大理石峽谷,能目睹此景的人是幸運的。青蛙石的中層為白色大理石岩,上下層則為深綠色的青色片岩。一座獨立巨石屹立於立溪旁,宛如伏在溪中的大青蛙。而石上的蘭亭,恰似青蛙王子頭頂的皇冠,在遠山的碧綠、近水的蔚藍、石頭的粉白中,平添著一抹橙紅。
傳說中,慈母橋上,一位慈祥的山地母親曾久久地站立凝望。她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已經在洪水中死去,只要她活著,她就要把他盼望回家。太魯閣的發祥地,是台灣中央山脈白石山腰的一棵大石柱。大約在300多年前,他們翻山越嶺來到了立溪旁,是相中了這裡的耕地獵區。太魯閣人以父系社會生活,小家庭為結構,男耕女織,推選最聰明正直的男人為部落首領。他們信仰泛靈,相信子孫如果遵從祖先的規範和教訓,即會得到祖靈的庇護。

旅遊信息

旅遊提示

1.山嶽地帶氣候寒冷,尤其合歡山、大禹嶺一帶冬季積雪,禦寒準備須事先做好。
2.中橫及蘇花公路經常發生落石、山崩等道路災害,颱風、豪雨及地震後儘量避免前往;路況可向太管處或該管工務段洽詢。
蘇花公路蘇花公路
3.中橫霧社支線大禹嶺至翠峰間於雪季時將實施例假日交通管制,遊客可利用賞雪專車進入合歡山區,管制事宜祥洽太管處;若欲通過積雪路段,須在輪胎上加裝雪鏈,並放慢車速,以防打滑。
4.境內僅太魯閣、關原兩地有加油站,從中橫西往的遊客,儘可能在太魯閣加足油再上路。

旅遊禁忌

一、忌單獨出遊。特別是出遠門旅遊的人,最好與熟悉的人結伴同遊,這樣既可增添旅遊的樂趣,又能互相照顧。
二、忌無目的的濫游。有的人在出門旅遊前既無目標、也無計畫,有種“走到哪裡黑就在哪裡歇”的感覺。這種毫無目的的花錢亂逛,既浪費金錢,又徒費精力,影響身心健康。
太魯閣峽太魯閣峽
三、忌乘車坐船爭先恐後。
四、忌暴食暴飲。有的旅遊者在旅途中飽一頓、飢一頓,看見好吃的就暴食暴飲,沒有好吃的便不吃,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衛生,預防腸道感染,防止發生旅途腹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