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台海之聲)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

台海之聲一般指本詞條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頻率呼號:CNR-5,頻率簡稱:台海之聲),前身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於1954年8月15日成立。

1954年8月15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開播。2013年12月29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華之聲"的呼號播出。2019年10月25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華之聲改版上線。2021年3月24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華之聲更名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
  • 外文名:CMG Cross-Strait Radio
  • 別稱:台海之聲
  • 類型:民族類
  • 成立時間:1954年8月15日
  • 代表節目:朝聞兩岸、聚焦台海
  • 語言:漢語國語
  • 隸屬機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 對台頻率:福州、馬祖FM102.3兆赫,廈門、金門FM94.9兆赫
  • 開播時間:2021年3月24日
發展歷程,電台文化,編排方案,主要節目,收聽頻率,社會評價,

發展歷程

  •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時期
1954年7月,在周恩來總理的過問下,中組部發出調令,從華東、西南、東北、河北等地調來20多位編播人員,組成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部。8月15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創辦。
1981年1月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空中之友》正式開播,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有主持人身份出現的廣播節目。
1995年10月3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第五套節目)以新的面貌向台灣地區廣播。
  •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華之聲時期
2003年12月29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進行了改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華之聲"的呼號播出,“中華之聲”頻率以新聞類節目為主。改版後的對台廣播節目更具時效性和互動性。為了更好地服務台灣聽眾,在改版前聽取了台灣聽眾的意見和建議,對台灣聽眾進行了專業調查,根據聽眾的建議在節目編排、欄目設定和播出風格上進行了相應調整。
2005年底,為進一步增強對台廣播宣傳效果,提高對台宣傳的針對性,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委託島內專業市場調研機構,在台灣對廣播宣傳人島情況進行調研,並在實證數據分析基礎上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工作意見。
2009年6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中華之聲《台北直播室》開播,是一檔由駐台灣記者采編、製作完成的新聞欄目,每周一至周六每天在中華之聲新聞直播板塊節目《海峽線上》《早間隨身聽》中播出,時長約10分鐘。
2014年8月14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北京舉行座談會,紀念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60周年。
2018年3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成立,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華之聲成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旗下頻率。
2019年1月1日,適逢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對台灣節目中心製作、推出雙語版新聞專題獻禮《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特別節目《滄桑兩岸四十載,心靈契合一家親》,國語版在“中華之聲”播出。10月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華之聲改版上線。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時期
2021年3月2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開始曲、結束曲正式發布。3月2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和“看台海”新媒體平台正式開播上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覆蓋祖國大陸東南沿海、台灣地區,使用漢語國語播音,全天播音20小時。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408次列車出軌事故發生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對台灣廣播台海之聲推出特別專欄《直擊台鐵事故:尋找傷亡者家屬》。節目第一時間滾動播發總台駐台一線記者在事故和醫療現場發來的救援進展和傷亡情況報導,提供相關救援信息,幫助尋找事故傷亡者家屬。6月16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策劃製作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廣播劇”《到延安去》《大涼山》《大營救》《安妮的花海》在北京首發上線,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粵港澳大灣區之聲、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等廣播頻率播出。9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在西安開幕,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對開幕式進行現場直播。9月21日,《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秋晚會》用“浪漫”的視角和走心的“溫度”,以8種語言為全世界客群奉獻了一台既有傳統文化內涵,又具新時代蓬勃生命力的文化盛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同步向台灣地區直播了晚會。

電台文化

一是服務國家對台工作大局,精準做好對台傳播,更加有力有效地履行國家廣播電視台的職責使命。
二是強化輿論鬥爭引導,及時發布權威信息,痛擊“台獨”分裂勢力,堅決批“獨”促統。
三是突出對台傳播特色,加大島內新聞資訊報導比例,重點報導台灣客群關心的熱點事件,強化新聞信息的時效性、貼近性;為台商台青搭建展示的平台,報導台商台企參與國家發展戰略的新實踐和台灣青年在祖國大陸追夢築夢圓夢的新故事,展現祖國大陸的發展機遇和廣闊前景。
四是加強文化傳播,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紐帶,用心用情用功打造滿足台灣同胞需求的精品節目集群,以符合年輕人收聽喜好的方式和內容,增強對島內青年的吸引力。
五是充分發揮融合傳播優勢,建好用好“看台海”新媒體平台,突出移動化、視頻化,強化廣播與新媒體聯動互動,整合聯動各平台資源,提升傳播效果,持之以恆追求卓越、創造一流。

編排方案

  •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華之聲時期
中華之聲為新聞綜合頻率,全天設定9次正點新聞和早中晚三個新聞密集區以及經濟、青年、旅遊和服務四大專題。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中華之聲時期
中華之聲為新聞綜合頻率,全天共三大板塊:新聞及評論板塊、生活服務板塊、文化音樂板塊。新聞及評論節目(《兩岸熱新聞》《日月譚》《兩岸觀潮》《台北直播室》《海峽軍事》)權威發布,及時解讀;專題服務節目(《兩岸好生活》《趣旅行》《欣欣大陸》)貼近台胞,實用便捷;文化及音樂節目(《藝文“兩聽苑”》《音樂小聚蛋》)根脈認同,契合心靈。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時期
開始曲:台海之聲開始曲以鋼琴版《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旋律為基調,伴隨著悠揚的樂曲,男女播音員用國語、閩南話、客家話三種語言娓娓道來,聲音穿越海峽,共話兩岸一家。
結束曲:台海之聲結束曲以小提琴版《在銀色月光下》的旋律為基調,用熟悉的鄉音與海峽對岸的骨肉天親道一聲晚安。
台海之聲節目類型分為新聞和評論、生活服務、文化文藝、音樂旅遊四大板塊。新聞和評論板塊,按照早、中、晚三個時間段,分別設定《朝聞兩岸》《聚焦台海》《兩岸觀潮》等三檔新聞欄目,包含熱點評論欄目《兩岸開講》和采自島內的《台北直播室》節目。生活服務板塊包括《兩岸好生活》《欣欣大陸》等欄目,圍繞島內客群實際需求,解讀惠台政策,服務台胞生活,提供大陸財經、健康、時尚等方面民生資訊。文化文藝板塊開設《藝文兩廳苑》欄目,以輕鬆、清新、愉悅的風格,演繹播出台灣客群喜愛的經典文藝文學作品、原創廣播劇和有聲小說,介紹兩岸優秀影視劇和綜藝節目等。音樂旅遊板塊面向台灣島內年輕客群,重點打造《音樂小聚蛋》《古典悅動聽》《早安悅晨光》等音樂類欄目,設定在每天輕鬆時段,突出伴隨式體驗。《趣旅行》欄目主要介紹兩岸旅遊動態,提供實用資訊服務,分享祖國名山大川、熱門景點的旅行體驗。

主要節目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海之聲常播節目
節目類型
欄目名稱
新聞和評論
《朝聞兩岸》《聚焦台海》《兩岸觀潮》《兩岸開講》《台北直播室》
生活服務
《兩岸好生活》《欣欣大陸》
文化文藝
《藝文兩廳苑》
音樂旅遊
《音樂小聚蛋》《古典悅動聽》《早安悅晨光》《趣旅行》
節目信息來源

收聽頻率

覆蓋地區
播出頻率
/
中波549、765、837千赫
福州、馬祖
調頻102.3兆赫
廈門、金門
調頻94.9兆赫
資料來源

社會評價

中央台對台廣播(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秉持兩岸交流媒體先行的理念,把中央對台方針政策和大陸人民的聲音直接播送入島,成為對台灣宣傳的主力軍。(時任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副主任葉克冬 評)
中央台對台廣播(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始終是對台灣宣傳媒介中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最穩定的工具和手段,是台灣同胞了解祖國大陸情況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被台灣同胞譽為是連線是台灣海峽兩岸的心橋。(時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台長王求 評)
60年(1954年-2014年)一甲子,中央電台對台廣播(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見證了兩岸關係的潮起潮落,也見證了廣播媒體的變革與發展。(時任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辛旗 評)
對台灣廣播(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走過的這五十年(1954年-2004年),是宣傳中央方針政策,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加深兩岸同胞親情,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五十年,是風雨兼程、奮力前行的五十年。(時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台長楊波 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