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伯聽政處

召伯聽政處

在宜陽縣城西北3公里鄭盧公路北側有一個甘棠村,村子不大,但在宜陽所有村名中,恐怕沒有比它的歷史更久遠的了。在該村村委會前有一通高大的石碑,上刻“召伯聽政處”五個大字,據記載,它由時任宜陽知縣郭朝鼎立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為紀念勤政愛民的西周政治家召伯而立,“召伯聽政處”5個大字是由時任河南府尹張漢題寫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召伯聽政處
  • 所屬地區:甘棠村
  • 題寫:張漢
  • 職位:河南府尹
文物保護,召伯其人,作品賞析,

文物保護

“召伯聽政處”現只剩下一通石碑,精美的碑帽被摘取下來收藏在甘棠村委會院內。“根據史料記載,這裡從周代開始就建有驛站,唐代建有甘棠館。”宜陽縣召伯文化研究會會長張長升介紹,這裡還曾建有護碑六角亭,但在20世紀遭毀壞。召伯聽政處於1986年被列入首批宜陽縣文物保護單位。
甘棠本是一種樹,又名杜梨、棠梨。早春三月,白色的小花開滿枝頭,金秋八月,棕色的果實纍纍串串,望之悅目,食之舒心。老輩人相傳:早年間,村北黃土崗上下,甘棠樹蔚然成林,春華秋實,人見人愛。“棠蔭秋清”舊時曾被列入宜陽八景,頗令甘棠村民為之驕傲。村以樹名且甘棠林歷代不衰,還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那是為了紀念一位歷史名人——西周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召伯。

召伯其人

召伯是周文王姬昌的庶子,因為他的封地在岐山西南,當地古稱召地,故其稱為召公,百姓尊稱召伯。相傳召伯在受命營造洛邑、協助周公鎮守東都洛陽期間,經常步行鄉間體察民情,處理民間訴訟,調節民間糾紛,深受黎民百姓愛戴。
召伯以德政治天下,應天時、順民心,時間不長,這一帶社會安寧,民風淳樸善良。人們一直思念著召伯的恩德,把召伯處理民間事務的地方稱作“召伯聽政處”。召伯聽政處就是勤政愛民的豐碑。(

作品賞析

張國禕
宜陽縣城西北有甘棠村,西周召伯曾在此問政,留下了甘棠聽政的美名。話說,當年召公為了履行敬德保民的治國方略,放棄王族公侯的優厚待遇,巡行州縣鄉里,問政草野百姓,訣訟棠梨樹下,政務民事處理的都非常恰當,上至官員下到百姓,各得其所便,民皆樂其生。
據《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召公下鄉巡察,就在田間地頭解決民事,秉持寧勞一身不擾百姓的仁政,謝絕官吏盛情每每粗茶淡飯,處理政務公道正派為人和藹可親,為時他常坐棠梨樹下,並取梨果解渴,是以‘召伯甘棠遺愛’傳為千古佳話。百姓感其恩德,編了一首民歌讚頌召伯的功績,於是就有了後世膾炙人口的《詩經》名篇《召南·甘棠》,聽著“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的淳樸鄉音,足以想見黎民百姓對召伯的尊敬和愛戴,以至於後世里民眾對召伯曾坐過的棠梨樹也競相保護,不但不採樹上的棠梨,也不砍樹上的枝丫,而且每遇天旱時節還爭先恐後地為它澆水灌溉。召伯的仁政至此,也算是一種為官理政的當世典範了。
因地處交通要道,甘棠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經歷的戰火越多,人們對召伯的仁政越發思慕。西魏時在這裡修建甘棠城,北齊時建立了九曲城,隋代曾一度移壽安縣治於此,唐初設立有“甘棠館”,明朝時營建了甘棠寺、召伯祠。雖後世對這些遺蹟多有修葺,但歷經戰火的焚毀,曾經的棠梨樹早已不復存在,甘棠的名字卻一直沿用下來。清雍正二年,河南府尹張漢感其召伯問政的遺風,他親為召伯樹碑題文,又親手在召伯祠內新植甘棠十三株,同時還詠詩慨嘆,希望以此來激勵地方官員仿效召伯問政的勤廉,其良苦用心長系人思。迄今,張漢題寫的“召伯問政處”的碑文還屹立在甘棠廣場,光耀後世澤被桑梓。
召伯廉政愛民的行為,不僅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被朝廷官吏所推崇仿效,而且直到現在,仍不失其政教風化的功能,尤其是在近年來,宜陽縣在這裡建成了召伯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而後“甘棠召伯聽政處”也被洛陽市紀委命名為“市級廉政教育基地”,2012年這裡又被河南省紀委命名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召伯遺愛甘棠的典故在新時期被賦予了更多的生命力,這既是對召伯勤政愛民思想的傳承,也是廉政建設與社會教化的有機結合。
穿越千年的歷史時空,如今,站在“召伯問政處”的碑前,仿佛又看見一代又一代的“召公們”正坐於樹下,勤政辦公,處理糾紛。這裡沒有華麗樓舍,只有綠蔭的棠樹,這裡沒有世態炎涼,只有愛民如子的誠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