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心理醫生知道

只有心理醫生知道

基本介紹

  • 書名:只有心理醫生知道
  • 作者:[美]瑪麗·皮弗(Mary Pipher)  
  • 譯者:鐘雲蘭
  • ISBN:978-7-5207-1091-6
  • 定價:48.00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1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好的心理諮詢可以救人,但有毒的心理諮詢卻會使人墜入深淵。《只有心理醫生知道》是哈佛心理學教授、美國家庭治療方面權威專家瑪麗·皮弗30多年來從事心理諮詢與治療的經驗分享。她以書信的方式來總結自己對於心理諮詢與治療的理解和感悟,在諮詢倫理、諮詢原則、心理諮詢與藥物、諮詢成敗得失、行業壓力、心理醫生的身心自救、人際關係、原生家庭、婚姻幸福等方面都給出了真知灼見。
本書既是給年輕心理醫生的從業教科書,幫助其成為對大眾真正有幫助的優秀從業者;而對大眾而言,本書更是一本打開心理諮詢與治療行業神秘之門的鑰匙,帶大家去探究心理醫生的堅守、禁忌、倫理、方法與底線,以及心理治療的秘密,幫大家在捫心問診之前真正了解心理諮詢,了解自己所需,不受無謂的傷害。

作者簡介

【美】瑪麗·皮弗(Mary Pipher):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作家,哈佛心理學教授,美國家庭治療方面權威專家,從事臨床心理諮詢與治療30多年。她出版的著作《拯救奧菲莉亞》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長達149周,震撼了200多萬人。她深入研究文化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善於將心理諮詢專業與訪談技巧結合,以深刻真摯的實例和流暢和煦的文字,帶領讀者省思人生重要議題。

目錄

第1封信 成長之路一步一個腳印
回顧自己的來時路,可以幫助你更了解自己;而了解自己,也有助於你的人生和工作。
第2封信 並非人人都能當心理醫生
心理諮詢這個行業不會讓你名利雙收,除非你有很強烈的幫助他人的動機,否則很難持之以恆。心理治療真正發生療效的是,一個有血有淚的人與另一個有血有淚的人之間產生互動聯繫。
第3封信 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任何時候,只要面對心裡想不開的個案,不妨考慮建議他們養一隻寵物,沒有什麼比看到小貓咪在火爐前玩耍更能讓你平靜下來。
第4封信 抨擊家庭並不能解決問題
所有小孩對父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怨恨,沒有人覺得自己被父母真正了解。所有家庭聽起來都有些瘋狂,但那是因為人類本來就有些瘋狂。
第5封信 心理治療沒有捷徑
每一個人都有想要向上的潛力,只要有人肯花時間幫助我們把它們發掘出來,並加以灌溉,它們便能開花結果。
第6封信 把握好思考、感覺和行為三者之間的聯繫
心理治療能夠治癒到你,根本在於關係,即在人的各種思考、感覺和行為之間建立聯繫。
第7封信 痛苦洗禮下的成長
生活中不幸的遭遇固然能帶來巨大的傷痛,甚至可能永遠改變我們的現狀。但事情往往不全然是壞的,也有好的一面。唯一比痛苦更糟糕的事就是,對痛苦毫無感覺。
第8封信 快樂指數自己定
幸福與否和財富多寡幾乎無關。有錢人並不比窮人快樂,人類傾向於保持某種程度的快樂,即便經歷大喜或大悲,也能在很短時間內改變這種快樂指數。
第9封信 如何在心理治療中巧用比喻
好的心理醫生隨時拎著一隻裝滿精美隱喻的工具箱。我們可以把人生比作任何美好的事物,但一定不要將人生框限在競爭、暴力和輸贏上。
第10封信 忍耐是一種美德嗎
忍受痛苦和哀傷的能力,是一種不受重視的美德。在遭遇真正絕望的情況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迴避問題本身,談談其他事情。
第11封信 在人生路上多關愛自己
我們整天都在說話和思考,身心是會枯竭的資源,需要妥善管理,只有儲存能量才能持續運轉。所以,空暇時最好培養一些能引起感官觸覺的休閒樂趣。
第12封信 藥物治療並非最好的選擇
心理問題可以同時是生物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也可能是各種因素彼此互動的結果。
第13封信 戀愛不易、結婚亦難
愛與不愛是一場關於操縱的遊戲,但也是唯一的選擇,人類必須玩這個遊戲才能建立自己的家庭。
第14封信 維繫美好的婚姻有多種方式
世界上有真正美滿的婚姻,但根據個人定義的不同,幸福婚姻可能少有,也可能很普遍。強化自己對伴侶的正面錯覺,有助於維繫美好的婚姻。
第15封信 家庭造成的傷,在關係中療愈
一個健康的家庭總有人輪流扮演弱者、強者和小丑的角色。但是,在有問題的家庭中,這些角色都已被定得死死的。
第16封信 稱職的父母教出自控力強的子女
稱職的父母要能抵擋住廣告的誘惑,他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子女“你不是宇宙的中心”。子女每天都被灌輸著各式各樣的信息,父母是協助他們構建生活意義的不二人選。
第17封信 情緒如地區天氣,各不相同,各有所好
在感覺的強度和心情的變化上,每個人並非生而平等,有些人每天面對龍捲風式的悲喜,有些人則永遠沐浴在輕柔的海風中。
第18封信 游泳帶我們找回自我
我們都是由水構成的,很久以前我們都生活在水裡,現在借著游泳,我們又重新回到了水裡。
第19封信 心理醫生也可能成為受害者
如果個案讓你感到害怕,千萬要當心。若覺得不太安全,不要再走下去;倘若已經踏進去了,要立即小心地退出來,這不僅是保護自己,也是為個案和其他相關人員著想。
第20封信 寫作與心理治療
我們必須努力工作,但我們又必須不計較成功與失敗,否則,我們會很辛苦。
第21封信 職業道德不缺席
當你想要從事心理諮詢行業或者求助於心理諮詢時,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及需要的價值導向,切記不要誤人,更不要被人誤。
第22封信 心理醫生是講故事的高手
一個人的日子過得很有趣和一個人的個性很有趣,完全是兩回事,兩者的差別就是你能否把生活中發生的故事講出來。
第23封信 以平常心面對抗拒
每個人都想要進步,卻不喜歡改變,尤其是外界強加於我們的改變。就某個程度來說,我們本身就是問題所在,丟掉了問題就等於遺失了自己。
第24封信 失敗的治療在所難免
有些失敗是意料之外的:個案似乎很理性,在治療過程中極為投入且達到了他們預設的目標,卻突然放棄不來了;或者用一種從雞蛋裡挑骨頭的態度蓄意干擾治療。
第25封信 安慰劑效應無處不在
傳統療法和習俗之所以奏效,是因為人們相信他們有效,幾乎所有疾病的治療藥方都牽涉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在心理治療中,個案的病情得到改善的部分原因是他們期待自己會有進步。
第26封信 對生活抱有合理的期望
如果幸福取決於可滿足的欲望與總願望的比例,那么欲望無窮無盡的人是無法獲得幸福的。
第27封信 真實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我之間的相似多過差異,最終我們想要的東西都一樣。除了基本的物質、住所,我們都想要別人的尊重、放鬆的生活、良好的人際關係、努力有成果及願望能實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