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句偈
- 拼音:jù jì
- 注音: ㄐㄨˋ ㄐㄧˋ
- 解釋:佛經唱詞的句子
偈語,佛經中的唱詞Budhist's chant or hymn。偈陀之省。如:偈頌(偈文,偈句,偈言,偈語,偈誦。均為梵語“偈佗”。即佛經中的唱頌詞)。附綴於佛經的...
偈子,又名偈頌,因為大多是詩的形式,又名偈詩。如,《水滸傳》第四回“長老道:‘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遷,遇江而止。’魯智深聽了四句偈子。”...
偈言(jì yán)佛教中僧人唱的詞句,多指詩作。著名的偈言有《水滸傳》中五台山智真長老贈與魯智深的八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偈語,佛經中的唱詞Budhist's chant or hymn。偈陀之省。如:偈頌(偈文,偈句,偈言,偈語,偈誦。均為梵語“偈佗”。即佛經中的唱頌詞)。附綴於佛經的一些...
辭世(じせい),又名辭世句,辭世詩。是日本的一種文學形式,一般是指在要死去的時候詠誦的漢詩、偈、和歌、發句等短型詩。...
無為常為。名悟性空三句偈也。復觀如來所說經法。皆是方便。引導法門。如水洗塵。似病與藥。令證心空法了。病退藥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此四句偈乃是超...
復觀自性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變化無窮,威靈莫測,明明了了,自覺自知,靈靈寂寂,無為常為,名悟性空三句偈也。復觀如來所說經法,皆是方便,引導法門,如水洗塵,...
即向下之二句一偈是也。可見此二句一偈乃本經之要旨,亦即一切佛法之要旨,千經萬論中,所說之性修理事,此二句一偈,包括盡之矣。 [3] ...
佛學術語,指阿羅漢成道時,依無生智而誦出之四句偈,較常見者有‘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或雜阿含經最常用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
“菩提本無樹”是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說明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
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