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全文
麒麟四靈長,群獸孰敢當。木精著文彩,肉角仁且良。
生草既不折,生蟲亦不傷。在魯何成悲,來周乃致祥。
一去余千載,中原有豺狼。
注釋
蘆花
(1).蘆絮。蘆葦花軸上密生的白毛。 隋
江總《贈賀左丞蕭舍人》詩:“蘆花霜外白,楓葉水前丹。” 元
耶律楚材《透脫》詩:“ 瀟湘 一片蘆花秋,雪浪銀濤無盡頭。”
(2).借指蘆衣。 清
王士禛《悼亡詩》之二三:“一語寄君君聽取,不教兒女衣蘆花。” 清 李心衡《金川瑣記·雷斌》:“夫新人如玉之嗟,兒女蘆花之慮,一靈未泯,雖死猶生,女魂亦苦矣哉。”參見“ 蘆衣 ”。
古風
(1).古人之風。指質樸淳古的習尚、氣度和文風。《文選·謝惠連〈祭古冢文〉》:“仰羨古風,為君改卜。” 呂延濟 註:“《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掩骼埋胔。’此為古風也,謂卜改葬也。” 唐 韓愈《王公神道碑銘》:“天子曰: 王某 之文可思,最宜為誥,有古風。”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金 元好問《論詩》詩之二七:“百年才覺古風回, 元祐 諸人次第來。” 魯迅《吶喊·明》:“原來 魯鎮 是僻靜地方,還有些古風:不上一更,大家便都關門睡覺。”
(2).詩體的一種。即古體詩。 唐 李白 有《古風》五十七首。 宋 魏慶之《詩人玉屑·草堂·畫山水詩》:“ 少陵 題畫山水數詩,其間古風二篇,尤為超絕。”《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當下 嬌鸞 寫就古風一首。” 姚華《論文後編·目錄中》:“五七言則體有古今, 齊 梁 始兆, 唐 暢厥風,律詩崛起,謂之近體,其由舊者,則曰古風。”參見“ 古體詩 ”。
麒麟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形狀像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人以為仁獸、瑞獸,拿它象徵祥瑞。《管子·封禪》:“今鳳凰麒麟不來,嘉穀不生。” 宋
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詩:“阿兄兩持 慶州 節,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屈原》第三幕:“你們要聽那妖精的話,說鳳凰是雞,說麒麟是羊子,說龍是蚯蚓,說靈龜是甲魚。”
(2).比喻才能傑出的人。《晉書·顧和傳》:“ 和 二歲喪父,總角便有清操,族叔 榮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興吾宗者,必此人也。’”
(3).見“ 麒麟閣 ”。
(4).見“ 麒麟殿 ”。
四靈
(1).指麟、鳳、龜、龍四種靈畜。《禮記·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孔穎達 疏:“以此四獸皆有神靈,異於他物,故謂之靈。”《舊唐書·文苑傳上·楊炯》:“麟、鳳有四靈之名,玄龜有負圖之應。”《冷眼觀》第二四回:“你龜大哥列在四靈,要算同老龍王是平等弟兄,非比我們小輩。”
(2).指傳說中的 蒼帝 、 黃帝 、 白帝 、 黑帝 四神帝。《文選·張衡〈東京賦〉》:“尊 赤氏 之朱光,四靈懋而允懷。” 薛綜 註:“《河圖》曰:‘四靈, 蒼帝 神名 靈威仰 , 赤帝 神名 赤熛怒 , 黃帝 神名 含樞紐 , 白帝 神名 白招拒 , 黑帝 神名 協光紀 。’今五雲四靈,謂除 赤 ,餘有四。”
(3).指古代神話中掌東西南北四方之神。 三國 魏
曹植《神龜賦》:“嘉四靈之建德,各潛位乎一方。蒼龍虬於東嶽,白虎嘯於西崗,玄武集於寒門,朱雀棲於南鄉。”
(4).古代又用以指東西南北四方的星宿。 南朝 齊
謝超宗《齊南郊樂歌·武德宣烈樂》:“四靈晨炳,五緯宵明。”
(5). 南宋 永嘉 詩人 徐照 、 徐璣 、 翁卷 、 趙師秀 的合稱。 照 字 靈暉 ,有《芳蘭軒集》; 璣 號 靈淵 ,有《二薇亭集》; 卷 字 靈舒 ,有《西岩集》; 師秀 號 靈秀 ,有《清苑齋集》。字中圴有“靈”字,故稱。參閱《四庫全書總目·別集十五》。
敢當
謂所當無敵。《急就篇》卷一:“石敢當。” 顏師古 註:“敢當,言所當無敵也。”
木精
(1).歲星。《後漢書·襄楷傳》:“今歲星久守太微,逆行西至掖門,還切執法。歲為木精,好生惡殺,而淹留不去者,咎在仁德不修,誅罰太酷。”
(2).麟。《古微書·春秋演孔圖》“麟,木之精也” 三國 魏 宋均 註:“麟,木精。木生於水故曰陰。木氣好土,土黃木青,故麟色青黃。”
(3).木之精靈。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千年木精為青牛。”
(4).甲醇的俗名。
文彩
(1).艷麗而錯雜的色彩。 唐 李肇《唐國史補》卷下:“ 蜀 人織錦初成,必濯於江水,然後文彩煥發。”
(2).華美的紡織品或衣服。《史記·貨殖列傳》:“ 齊 帶山河,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魚鹽。”《新唐書·文藝傳中·王維》:“兄弟皆篤志奉佛,食不葷,衣不文彩。”參見“ 文采 ”。
見“ 文采 ”。
肉角
古代傳說中的麒麟頭生肉角,因亦用為麒麟的代稱。《文選·揚雄〈劇秦美新〉》:“來儀之鳥,肉角之獸,狙獷而不臻。” 李善 註:“肉角,麟也。” 唐 孫樵《序西南夷》:“世之言 唐 瑞者,徒曰肉角格,六德稼,天酒法庭,苑巢神禽。” 明
劉基《松葉酒歌寄梁安宅》:“便從 偓佺 覲 黃帝 ,身騎肉角青麒麟。”
生草
(1).青草;新生之草。《莊子·讓王》:“ 原憲 居 魯 ,環堵之室,茨以生草。” 郭慶藩 集釋:“生者,謂新生未乾之草,即牽蘿補屋之意也。”
(2).長草。 漢 桓寬《鹽鐵論·力耕》:“夫上古至治,民朴而貴本,安愉而寡求。當此之時,道路罕行,市朝生草。”《隋書·循吏傳·劉曠》:“﹝ 曠 ﹞在職七年,風教大洽,獄中無繫囚,爭訟絕息,囹圄盡皆生草。”《宋史·外國傳六·高昌國》:“不育五穀,沙中生草名登相,收之以食。”
生蟲
活蟲。《詩·周南·麟之趾》“於嗟麟兮” 孔穎達 疏引 三國 吳 陸璣 曰:“﹝麟﹞不履生蟲,不踐生草。”《竹書紀年》卷上“ 黃帝 二十年,景雲見” 南朝 梁 沉約 註:“ 洛水 之上有鳳凰集,不食生蟲,不履生草。”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群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中原
(1).原野之中。《詩·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鄭玄 箋:“中原,原中也。” 漢
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三國志·魏志·郭嘉傳》:“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
魯迅《無題》詩:“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2).地區名。廣義指整個 黃河 流域,狹義指今 河南 一帶。《國語·晉語三》:“恥大國之士於中原,又殺其君以重之……雖微 秦國 ,天下孰弗患?” 三國 蜀 諸葛亮《出師表》:“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文選·謝靈運〈述祖德〉》詩:“中原昔喪亂,喪亂豈解已。” 李善 註:“中原,謂 洛陽 也。” 宋
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反正我是南國的女人,不懂中原的禮節的。”
(3).泛稱 中國 。 鄭觀應《盛世危言·議院》:“況今中原大局,列國通商,勢難拒絕,則不得不律之以公法。”
豺狼
(1).豺與狼。皆凶獸。《楚辭·招魂》:“豺狼從目,往來侁侁些。”
(2).比喻兇殘的惡人。《東觀漢記·陽球傳》:“願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鴟梟悉伏其辜。” 唐
李白《古風》之十九:“俯視 洛陽 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明
何景明《述懷》詩:“豺狼滿地無行路,戎馬他鄉有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