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古醫案評述
- 作者:王咪咪 編纂
- ISBN:978-7-5077-3962-6
- 類別:中醫臨床
- 頁數:296頁
- 定價:25元
-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2月第1版
- 裝幀:平裝
- 開本:890 X 1240 1/32
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1900年~1949年中醫期刊醫案類文論類編》(後簡稱《期刊醫案類編》)以清末及民國時期中醫期刊所載的醫案為本,依醫案的體裁、內容、形式的不同分為《名醫醫案》、《專欄醫案》(一、二)、《醫案醫話醫論隨筆》(一、二、三)、《古醫案評述》、《名醫治驗彙編》、《驗方並怪病奇治》六類共9冊。書前的總序、前言、內容提要等,對編輯此書的背景、目的做了充分說明,以幫助讀者了解各冊的內容、特點及本集醫案與其他醫案的區別。
——節選自《古醫案評述》書前第7頁
作者簡介
王咪咪,副研究員。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文獻室主任,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文獻學會委員、中國藥學會藥史分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基礎理論分會秘書,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中醫文獻研究。
參與國家新聞出版署課題《中華大典·藥學分典》的編纂工作,任副主編;參與國家科技部在研課題《海外回歸中醫善本古籍的電子版保存》;主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04年中標課題:1949年前中醫期刊及相關文獻的收集研究與資料庫的建立等項目。
主編、副主編或編委編著的學術著作有:《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敦煌古醫籍考釋》、《本草綱目索引》、《唐容川醫學全書》、《二十世紀國中醫名家醫學文集叢編》等三十餘部。發表論文四十餘篇。
參與國家新聞出版署課題《中華大典·藥學分典》的編纂工作,任副主編;參與國家科技部在研課題《海外回歸中醫善本古籍的電子版保存》;主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04年中標課題:1949年前中醫期刊及相關文獻的收集研究與資料庫的建立等項目。
主編、副主編或編委編著的學術著作有:《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敦煌古醫籍考釋》、《本草綱目索引》、《唐容川醫學全書》、《二十世紀國中醫名家醫學文集叢編》等三十餘部。發表論文四十餘篇。
圖書目錄
醫案平議
玉璜《續類案》引張子和話
陶宗儀《輟耕錄》
孫文垣《新都醫案》
孫文垣《三吳醫案》
婚狂
周光遠輯《王氏醫案》
孟英案二集一卷
二集二卷
二集三卷
二集六卷
二集七卷
三集一卷
三卷
二卷
馬元儀《印機草》
葉案存真二卷
續類案
葉案存真一卷
黃醴泉治案
衛生寶鑑(一)
……
陶宗儀《輟耕錄》
孫文垣《新都醫案》
孫文垣《三吳醫案》
婚狂
周光遠輯《王氏醫案》
孟英案二集一卷
二集二卷
二集三卷
二集六卷
二集七卷
三集一卷
三卷
二卷
馬元儀《印機草》
葉案存真二卷
續類案
葉案存真一卷
黃醴泉治案
衛生寶鑑(一)
……
內容簡介
《古醫案評述》所選錄為1900年~1949年間中醫期刊中有關醫案評述的內容。《古醫案評述》是另一種形式的醫案展示,內容包括:
引前代醫案評議
民國著名醫家張山雷的《醫案評議》就屬此類。張先生曾引張子和病案,又引王孟英評議,進而再次評日:“古之所謂瘟疫,即熱病之較重者,未必為沿門傳染之疫,金元筆下皆然。”從評議中先明確了一個事實:金元時期中醫書中所載瘟疫並非字面上的傳染病,而只是熱病較重者。又引一昏譫痙厥案,張先生在評珍珠入煎藥一事時講到:“(珍珠)或磨粉沖服,亦無甚功效,此富貴家烹禽煮鶴惡習,徒以價值為可貴,而不辨真味者,費而不貲。縱可以迎合富家心理,最是市醫媚態,頤極鄙之。”並指出“若日鹹寒泄降,何以牡蠣生杵為佳。”這些對臨床用藥的評議,是讀者在一般的醫案書中看不到的。在玉橫續類案中有一“治八旬高年喘厥昏冒”病案,方中用參、芪各五錢,白朮、半夏各二錢,橘紅一錢,甘草六錢,一劑減半,後倍參術而痊。張山雷評日:“此非大劑潛陽濟陰,攝納固澀,何能有效?乃用藥若此雖不大謬,亦是病重藥輕,……不可盡信。甘草當是六分,此傳寫之誤。”評語之中滲透著評論者更高一疇的精湛醫術。
對名方治療結果的評議
張錫純論文《李東垣補中益氣湯所治之喘證》一文是另一類對醫案評議的文章。在張錫純之前,已有用補中益氣湯治喘的先例.張氏分析到:氣逆與氣陷之喘迥然不同,即治法各異。設有誤治,即危不旋踵,用補中益氣湯以治喘者當其慎哉。至用降氣納氣之藥以治喘者,又必確知其為氣逆之喘,然後可用。若屬氣陷,又宜治以補中益氣湯,或拙擬升陷湯也。
對近代方案的評議
蔡陸仙先生的近代方案評議也是當時期刊醫案中很有特色的一類評議。作者在評前代醫案時,以“原評”、“補義”先說明對此案的基本評價,後邊提出對此案的治療意見。如在對尤在涇治一瀉痢便血五年不止的病案時,在“原評”中寫到:“此理中合黃土湯法也,方案據切實不膚。”並在“補義”中提出對治療方劑的補充意見,“鄙意以赤石脂、乾薑易附子、伏龍肝亦效”。《胃病醫案選》、《濕溫醫案選》是又一類醫案評議的對象,其特點是對專病而收集的歷代醫案予以評述。《胃病醫案選》的評議者為章次公,在選醫案的原則上,章氏明確指出:“根據古人經驗,而以遠達西學理解釋之,人選醫案,乃隨讀書記之便而編輯,不分時代,不加分類,冗雜無序,讀者原之。次公志。”如取葉天士一因酒熱而深入血分,致反胃妨食;一因脘中上下格拒胃痛的病例,作者在案後點撥:第一方注重通便,第二方消炎健胃,兩案深合學理,可以取法。對劇烈的胃神經痛,作者憑藉深厚的臨床醫學知識,指出:“胃神經痛持久者,方藥中宜少加白朮、雲苓之類,以和其胃。”古代醫案中原沒有“神經痛”一類名詞,c讀者若只看古醫案也難以總結。而章次公先生生活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之後,開始接受了一些西醫的生理、生化、解剖知識,經章氏點撥,使如今的讀者容易領悟。這一時期的醫案及評論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對自己醫案的評議
《臨床小紀》是近現代著名中醫學家沈仲圭先生一篇對自己醫案評價的文章。文中登載了沈仲圭先生對自己醫案的自評:“此病本一尋常小恙,人人能治,今所以不惜筆墨,記之簡冊。”作者分析:①西醫治療因有特效藥,恆能十全其九,而國醫施用柴胡劑及常山劑,收效亦甚迅速。②肺癆咳嗽痰紅,為木火刑金之象,柴胡有劫肝陰、升肝陽之弊,故肺癆患瘧柴胡礙難浪投。指出中醫可在辨證中照顧到整體情況,真正做到“早截貽患”。此文至此並未結束,又有當時的著名醫家吳去疾在此文後再評:“此案中沈先生膽大心細,於標本先後之間,輕重緩急之際,權衡至審,故能一擊而中,病去而人不傷也。”
只推薦醫案,不予評介
如《臨診碎玉》,是三十年代名中醫葉勁秋將收集的前代並未載於各醫書中的病案,彙輯整理,與讀者共享。雖並無評按,但亦說明了推薦者對所推薦病案的崇敬之情。此類醫案還有《尤在涇醫案》、《桂馨廬診治雜錄》等。另還有三十年代的名醫姜佐景整理並推薦其師曹穎甫的《經方實驗錄》,文中有姜佐景先生的按語,可以幫助理解曹氏的病案。
本書醫案並非記錄當事者的診病記錄,而是對較有影響的前賢醫案加以評議,使之對原有病案加強理解、深化學習。因此評議者多屬名家,學術臨床經驗豐富,其評議闡論富有臨床指導意義。讀者可從這些醫案的評述中獲得更多的啟迪和借鑑。
王咪咪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