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古籍中都說,蛇門以東不遠處有古相王墳。可惜相關記載大都極簡略。相王是誰,說法也相左,不過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把這位相王與赤門聯繫了起來。
敘之較詳的《吳門逸乘》說,古蛇門旁的相王墳,系一位赤闌將軍,為吳王闔閭築城而死,被封為里社之神。這位赤闌將軍,名黑莫郝,時任南面討擊將軍,當時是伍子胥手下的一員大將。周敬王六年(前514),伍子胥受命造姑蘇城時,他負責建造八城門之一的赤門。那時築城的材料主要是用泥坯壘填,覓渡橋地域河渠交義,水流湍急,築城的難度可想而知。眼見城牆屢建不成,這位責任感過強的血性漢子,居然就羞愧得投水而亡。雖然也有史志說是築城不成受誅而死,但從他死而為神的“事實”來看,因公而犧牲應該是無疑問的。筆者比較認同自殺身亡的說法。
敘之較詳的《吳門逸乘》說,古蛇門旁的相王墳,系一位赤闌將軍,為吳王闔閭築城而死,被封為里社之神。這位赤闌將軍,名黑莫郝,時任南面討擊將軍,當時是伍子胥手下的一員大將。周敬王六年(前514),伍子胥受命造姑蘇城時,他負責建造八城門之一的赤門。那時築城的材料主要是用泥坯壘填,覓渡橋地域河渠交義,水流湍急,築城的難度可想而知。眼見城牆屢建不成,這位責任感過強的血性漢子,居然就羞愧得投水而亡。雖然也有史志說是築城不成受誅而死,但從他死而為神的“事實”來看,因公而犧牲應該是無疑問的。筆者比較認同自殺身亡的說法。
這樣一位一心為公的將軍,不知道是真有其人,還是老百姓心儀的理想中人物反正後來,相王墳隨著相王的美名而流芳百世。相王古墓因年代久遠,屢經廢興,不過一直有人想到重修。距今最近的一次重修,有史可查的是在清同治七年(1768)。兩年後,還有人在墳前樹立過“相王古墓”的牌坊。後人還專門建造了相王廟紀念他,那地方因廟而名“相王弄”。
也有說相王廟是祭祀伍子胥的,赤闌將軍不過是廟中所供奉的一個神位,但這就與相王墳的說法不相符合,好在這裡要探討的是赤門,這個問題可以放一放的。
前面提到,闔閭城八門中的蛇門早巳堙沒,還有一座城門,也早已隱身到古籍史料中去了,那就是赤闌將軍為之以身殉職的赤門。
關於赤門,文史資料中只見零星只言的記載,年代較早的《吳地記》說:“匠門南三里有葑門、赤門。有赤闌將軍墳,在蛇門東。陸無水道,故名赤門。”
這是由北而南記述蘇州城東南的四座城門,匠門即現在的相門。由此可以推斷,赤門在封門以南,蛇門之東,大致距覓渡橋不會太遠。《吳門表隱》叫:中提到赤門時稱:“赤門,自燕家橋直南,唐時塞。門外接覓渡橋。今盤、葑間有赤門灣。”
這裡還提供了一個信息,即赤門曾經與盤門、葑門、匠門等城門一起存在過,只是到了唐代,才因堵塞而不復存在了。盧熊《蘇州府志》中則說:“赤門,正南門也,南方屬火,在午位,古有赤門水道,盤葑之間有赤門灣,蛇門並非赤門,赤門外有澹臺湖。”方誌的記載,許多都是簡略有餘,翔實不足。所以一般考證古蹟遺存,最好要有兩個以上出處才較為可信。綜合三家所述,赤門的位置應該就在覓渡橋附近。
祭祀赤闌將軍的相王廟,又稱相王行祠,始建於唐代。到了清代,不知怎么一來,相王受到了蘇州織造署歷屆官員的厚待,這有可能是因為廟宇距織造府很近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