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演變歷程,曲調種類,二凡,凡字,嗩吶二凡,西皮,浙調、南北詞,傳統劇目,劇目考證,藝術風格,成名藝人,
演變歷程
現今流行的宜黃戲,是清初在宜黃縣發展起來的( 因江浙音“宜”、“二”不分,故後來有人稱“宜黃腔”是“二黃腔”)。究其根源,可以直溯明朝的西秦腔。這種西秦腔的曲調包括以嗩吶伴奏的二凡及以笛子伴奏的吹腔。其中的[二犯]因較之西秦腔之“二犯”有很大發展,便成了獨樹一幟的宜黃腔。乾隆初,宜伶又以原配奏樂器大筒胡琴改為主奏樂器,從此嗩吶[二犯]及平板[吹腔]一變為胡琴腔。清代戲曲家李調元在《雨村劇話》中曾寫道胡琴腔起於江右(即江西),又名二黃腔。胡琴腔的誕生,標誌著板腔音樂在南方增加了一路。宜黃腔崛起後,流行很廣,現贛劇、徽劇、祁劇中所唱的“二黃腔”(或稱南路),是直接由宜黃腔傳去的,所以宜黃腔對我國許多劇種中“二黃腔”的形成有著直接影響。
曲調種類
江西宜黃戲原先專唱宜黃腔,到了清朝同治年間,又從贛劇中吸收了西皮調,最後也變為皮黃戲劇種。但其傳統劇目,仍是宜黃戲多於西皮戲。宜黃戲的曲調主要有宜黃腔(二凡)、反調(凡字)、嗩吶二凡、西皮浙調、南北詞等。還有其它一些腔調及民間小調。
二凡
亦作“二犯”,是宜黃戲的主要曲調。其板式有:[正板],又叫[慢板],一板一眼,相當於京劇的二黃原板;[ 簡板],又叫[快板],一板一眼,速度略快於正板;[倒板]、[散唱],無板無眼,自由節奏,為唱段的第一句,下接[十八板]或[正板];[十八板]帶有垛句子,最後有一拖腔;[緊中緩],又名[緊板],緊拉慢唱,節奏自由,伴奏時有上板、不上板兩種,上板的節奏感強一些,叫[搖板],不上板的叫[散板];[平板],一板一眼,有快、慢兩種,[平板]無過門,[頂板]開口,後借用了[正板]的過門。另外有種[平板]轉[正板]的唱腔,即前三句唱[平板],從第四句開始轉唱[正板]、[斬板]或[滿板],相當於京劇的[碰板]或[頂板]。它不是獨立的板式,因劇情的需要而用,開唱時省去過門,如《三娘教子》正旦唱的“老薛保”一段起板即是。宜黃腔從散唱到上板以後,也只是發展為一板一眼的[正板]、[簡板],而無一板三眼的[慢板]和[中板]。散唱形式也僅有[緊中緩]而未分出[散板]、[搖板]、[滾板]等。
凡字
又名“還魂腔”、“陰司調”。類似京劇中反二黃。其腔來源於青陽腔的曲牌[苦飛子],首先在湖北黃梅戲中加工、套用,後來在宜黃戲中定型。其音調低沉傷感,如泣如訴,多用於哭靈、託夢時訴說哀苦之情。胡琴定弦為“1- 5”,為二凡“5-2”的反線,故又名“反字”。有時以嗩吶伴奏, 配以大鑼大鼓,更增肅穆、悲苦之情,其板式用於二凡。
嗩吶二凡
以嗩吶為主要樂器,其唱腔宜於抒發高亢悲壯的情緒。這種腔調早期的板式結構,分為[倒板]、[正板]和[ 流水板]。其中[倒板]為四句,第一句屬倒板腔,其餘三句是散唱,第四句末尾三字,上板出現一小拖腔,下接一板一眼的正板,句數不等,再轉緊打慢唱的流水板。
西皮
有[倒板]、[正板]、[垛子]、[搖板]、[快板]等板式,男女腔不同,較特別的是,女腔正板上下句均為板上開口。系來自贛劇的貴溪班。
浙調、南北詞
外劇種傳入。浙調有[倒板]、[平板 ]、[疊板]、[流水]等,用笛或小嗩吶伴奏,歡快跳躍。 南北詞原系民間坐唱的一種聲腔,曲調優美、通俗,長於抒情。南詞板式有[原板]、[快板]、[尾聲]等;北詞有[原板]、[快板]、[疊板]等。演唱的劇目有《牡丹對藥》、《拜月》、《白蛇傳》等。
傳統劇目
宜黃戲的傳統劇目頗為豐富,大、小約有五百餘種,但絕大多數已經失傳,多是以腔定本。其內容以演歷史故事為主,其曲調以唱宜黃腔居多。據已知的宜黃戲早期劇目中,專唱宜黃腔的有五十八種,這是現今全國皮黃戲劇目保留二黃腔最多的一個古老劇種。由於宜黃腔發源於西秦腔,同時,又因受秦腔的影響,所以在宜黃戲的基本劇目里,傳自西秦腔的二十種之多,即《清官冊》、《五雷陣》、《鬧沙河》、《藥茶記》、《三官堂》、《肉龍頭》、《松蓬會》、《寶蓮燈》、《萬里侯》、《下河東》、《奇雙配》、《雙救駕》、《雙貴圖》、《雙釘案》、《四國齊》、《打金冠》、《打登州》、《雌雄鞭》、《孟津會》、《慶陽圖》等。移植於秦腔的有十三種,即《雙龍會》、《上天台》、《黃金塔》、《定中原》、《鎖五龍》、《老君堂》、《五龍會》、《紫金鏢》、《蘆花河》、《飛龍傳》、《下南唐》、《五雄陣》、《錦羅帳》等。西皮戲不多,直至清末,也只有《月明樓》、《江東橋》、《春秋配》等十餘出。
劇目考證
1957年,在宜黃縣成立了宜黃戲專業劇團後,進行了大量的挖掘、整理傳統劇目工作,使能夠經常上演的傳統劇目達七十多個。同年,宜黃戲赴省匯報演出了《龍鳳閣》、《奇雙配》、《硃砂印》、《攔江救主》、《拷打春桃》等劇目。1958年,中國唱片公司將《奇雙配》中李奇“哭監”和《孫氏祭江》中孫尚香“祭江”唱段錄製成唱片。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八仙飄海》、《賣梨招親》、《陳琳拷寇》、《齊王哭殿》、《思春》等,在省、市匯演時都受到獎勵。同時,還移植了《蘆盪火種》、《奪印》,自編了《第一爐銅》、《焦裕祿》、《革命女兒》、《送郎當紅軍》、《表》、《兩篇作文》、《山城春曉》、《兄弟,開槍吧》等現代宜黃戲。
在宜黃戲歷史考查方面,近幾年來專家們作了大量的資料考證,“二黃”源於“宜黃腔”的見解,已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重視。
藝術風格
宜黃戲的藝術古樸,表演嚴謹。有些演出劇目還保留了早期的關目和排場,如《龍鳳閣》一劇,較京劇多出《趙飛搬兵》、《抱龍登基》等場次。
宜黃戲的唱腔音樂包括宜黃腔(二凡)、反調(凡字)、嗩吶二凡、西皮、浙調、南北詞等,並且還保留西秦腔時代的吹腔,俗名“平板吹腔”。宜黃戲唱腔音樂的板式結構為上下對偶格式,由一對或多對上下句的反覆形成唱段。每句唱詞為比較正規的七字句和十字句。旋律特徵為簡單質樸、起唱與落腔音少而聲短,以字就腔,近似口語,曲調音域不寬,多在六度範圍之內迴旋。宜黃腔主要以宜黃官話上韻,演唱時男女同調不同腔。男腔用本嗓,包括正生、老生、花臉、老旦;女腔用小嗓,包括小旦、小生、正旦。
宜黃戲的表演粗獷、古樸。唱念做打,程式嚴謹;一招一式,循規蹈矩。平時練功要求甚嚴,相傳有“腋下夾蛋,頸旁備針”之說。武將“起霸”做出的“雙手撐天”,要根據人物的不同身份而分別採用“龍爪”或“虎爪”等不同的姿態。馬鞭也根據人物的不同身份而區別使用,有“龍頭”、“鳳尾”數種,或木刻,或絲編,帝王則用“龍頭”鞭,稱為乘龍駒。《四圖齊》“花園點馬”一折,齊景公點馬時,鐘離春和四個女兵不用鞭代馬,卻採用元明雜劇的騎車馬,即以馬形扎於身上,隨著鑼鼓打出的馬蹄聲,應節而舞,作出某種跑馬身段,滿台來往穿梭,效果強烈,別具一格。這種古老的表演方式在其他劇種早已絕見,而唯獨在宜黃戲中保存下來了。
宜黃戲淨角的表演大多豪放、爽直;生角的表演大多儒雅、大方。生、淨常用的身段表演有:修書、閱信(奏摺)、上(下)馬、點(吹)燈、舞劍、飲酒、升堂、坐帳等;必備基本功有“搶背”、“撲虎”、“旋子”、“克子”、“殭屍”以及甩髮動等;基本步法有“方步”、“蹉步”、“墊步”、“跪步”等。旦角的表演大多端莊、嫻靜。常用的身段表演有:開(關)門、灑掃、撫琴、捲簾、妝扮等;必備基本功有“臥雲”、“鷂子翻身”、“烏龍絞柱”以及水袖功等。
宜黃戲的唱腔較原始,平直,拖腔少而短,老生老旦用本嗓,小生大小嗓結合而尾音常翻高八度,男女同腔同調。現宜黃戲以二犯、凡字、西皮垛子等幾種聲腔旋律為骨,以當地民歌、地方小調為肉,對一些傳統戲和現代戲的唱腔作革新,念白採用“宜黃官話”上韻。
成名藝人
宜黃戲著名老藝人有李伍仂、李宗保,著名演員有套用賢、熊碧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