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宜黃戲是清代初期,在宜黃縣發展起來的,因江浙發音“宜”、“一”不分,故後來有人稱“宜黃腔”是“二黃腔”。
宜黃戲可以直溯明代的西秦腔。這種西秦腔的曲調包括以嗩吶伴奏的“二犯”及以笛子伴奏的“吹腔”。其中的“二犯”因較之西秦腔之“二犯”有很大發展,便成了獨樹一幟的宜黃腔。
清代乾隆年間初期,宜伶又以原配奏樂器大筒胡琴改為主奏樂器,從此嗩吶“二犯”及平板“吹腔”一變為胡琴腔。
清代戲曲家
李調元在《雨村劇話》中曾寫道,胡琴腔起於江右,又名“二黃腔”。胡琴腔的誕生,標誌著板腔音樂在南方增加了一路。
文化特徵
唱腔
宜黃戲的曲調主要有宜黃腔、反調、嗩吶二凡、西皮浙調、南北詞等,同時還保留西秦腔時代的吹腔,俗名“平板吹腔”。宜黃戲唱腔較為原始、平直,拖腔少而短,老生、老旦用本嗓,小生大小嗓結合而尾音常翻高八度,男女同腔同調。
其聲腔屬亂彈系統板腔體。演唱特點是旦行用小嗓、小生真假噪結合,其它行當用大嗓。演唱時講究吐字清晰、音隨字走。傳統唱腔中,襯字運用很多,幾乎每句均有。行腔中常用倚音、波音和下滑音等潤腔手法。語言用的是中州韻,只是丑角多用宜黃方言。
腳色
宜黃戲的腳色發展到近代可以分為正生、小生、老生、副生、正旦、小旦、二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十二行。其表演粗獷古樸,嚴謹工穩。有些戲中表現人物騎馬,不用馬鞭代替馬身,而採用元明雜劇的方式,將馬形扎於身上,隨著鑼鼓打出的馬蹄聲應節而舞,作出跑馬的身段。
身段
宜黃戲生角表演有:修書、閱信、奏摺、上下馬、點吹燈、舞劍、飲酒、升堂、坐帳等;必備基本功有“搶背”、“撲虎”、“旋子”、“克子”、“殭屍”以及甩髮動等;基本步法有“方步”、“蹉步”、“墊步”、“跪步”等。旦角的表演身段表演有:開關門、灑掃、撫琴、捲簾、裝扮等;必備基本功有“臥雲”、“鷂子翻身”、“烏龍絞柱”以及水袖功等。
伴奏
宜黃腔初期為笛子伴奏的“平板吹腔”和有三種板式的“嗩吶二犯” 。清乾隆初年“宜黃腔”廢嗩吶、改由胡琴為主奏樂器,並將“吹腔”、“二犯”兩種曲調統一 ,“二犯”分作4種扳式,吹腔變成了二凡的平扳,形成了廣為流傳的“胡琴腔”。
代表劇目
宜黃戲傳統劇目多取材於歷史故事、話本、古典小說、民間傳說和神話。代表劇目:《清官冊》《藥茶記》《三官堂》《奇雙配》《四國齊》《雌雄鞭》《慶陽圖》《雙龍會》《上天台》《老君堂》《飛龍傳》、《月明樓》《江東橋》《春秋配》《龍鳳閣》《拷打春桃》《八仙飄海》《賣梨招親》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宜黃戲在中國戲曲史上占有了突出的地位,它的形成、發展、衰落過程已成為戲曲史的一個縮影,因此宜黃戲正是探索研究戲曲衍變規律的理想標本。
傳承現狀
現代社會,宜黃戲的生存、發展面臨著重重危機,特別是1989年,宜黃戲劇團撤銷解散後,宜黃戲這一古老劇種逐漸處於瀕危狀況。
傳承人物
鄧義,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江西省宜黃縣申報。申報項目:宜黃戲。
保護措施
2018年5月29日,宜黃縣實驗國小舞蹈室,學生在練習“戲曲操”的基礎動作。宜黃縣多形式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戲曲操從宜黃戲中提煉身段動作,融合戲曲音樂旋律,與現代廣播體操相結合,讓學生在鍛鍊身體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60年7月,宜黃戲參加江西省第二屆戲曲會演暨第一屆全省青年演員會演,《齊王哭殿》獲演出獎,套用賢、吳松齡、熊碧雲獲演員獎。
1981年,宜黃戲青年演員在全省會演時演出《孟良搬兵》劇目,張小平、張建中獲表演獎,並錄成電視片播放。
1983年冬,宜黃戲現代戲《妻兒老小》,參加地區創作劇目調演,獲劇目與表演獎。
重要演出
2016年9月27日,宜黃戲《臨川四夢》亮相於第三屆中國(撫州)湯顯祖藝術節精品劇目展。
1982年秋,宜黃戲改編排演《紫釵記》中的《別釵》、《思釵》、《圓釵》三個折子戲,參加文化部、中國劇協、江西省文化廳、省劇協舉行的紀念湯顯祖逝世366周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