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介紹
羅馬十二主神
朱庇特(Jupiter)對應希臘的
宙斯Zeus:是
羅馬神話中統領神域和凡間的眾神之王,古老的天空神及光明、法律之神,也是
羅馬十二主神之首。他的寺廟位於卡皮托爾山,極其宏偉、莊嚴,古時候便被尊奉為拉丁聯盟的佑護神,
密涅瓦(Minerva)對應希臘的
雅典娜Athena、
謨涅摩緒涅Mnemosyne:又譯為米娜瓦、彌涅爾瓦、蜜諾娃等。是
羅馬神話中的月亮、記憶、智慧和戰爭女神,也是手工業者、學生、藝術家的保護神。
羅馬十二主神之一。
維納斯(Venus)對應希臘的
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是
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
羅馬十二主神之一。最初她可能是一種果園的精靈。她的別名是穆耳忒亞,可能是拉丁語中的“山桃”之意。後期因為被與希臘神話的
阿芙羅狄忒(Aphrodite)對應,維納斯也成了美與愛的女神,小愛神
丘比特(Cupid)是她的兒子。
阿波羅(Apollo)從希臘傳到羅馬的神:被視為司掌文藝之神,主管
光明、青春、醫藥、
畜牧、音樂等,是人類的保護神、光明之神、預言之神、遷徙和航海者的保護神、醫神以及消災彌難之神。
羅馬十二主神之一。
狄安娜(Diana)對應希臘的
阿爾忒彌斯Artemis、
赫卡忒Hecate等:是
羅馬神話中的月亮與山林女神,
羅馬十二主神之一。她的詞源可能與“光”有關係。羅馬的月神很多,瓦羅記載,月女神露娜同時也與其他12女神(包括狄安娜)有聯繫。因此,狄安娜與
朱諾、
密涅瓦後來一樣被羅馬確定為月亮女神。
伏爾甘(Vulcan)對應希臘的
赫菲斯托斯(Hephaistos):是
羅馬神話中的火山之神,
羅馬十二主神之一。他可能是克里島傳到羅馬的神,後與匠神赫淮斯托斯混淆。他是個瘸腿,但卻娶了最美的女神
維納斯。他的靈魂和才智十分卓越,而且天生具有控制火的能力,因此能夠輕而易舉地冶煉出各式各樣威力無窮的武器。諸神手中的神器幾乎都是由他打造,比如阿波羅駕駛的太陽戰車、
丘比特的金箭、鉛箭和
朱庇特的神盾等。而且他還在奧林匹斯山上建築了諸神的宮殿。可以說是伏爾甘分配了諸神的職權,建立了諸神的統治結構。他冶煉出的神器代表了諸神的權力和職責,所以在西方,將伏爾甘視作為象徵權力的權神。
維斯塔(Vesta)對應希臘的
赫斯提亞(Hestia):是
羅馬神話中的家灶、殖民女神,
羅馬十二主神之一。在她的神廟中燃燒著永遠不能熄滅的神聖之火,並且有六位貞女祭司,輪流守衛,以保護火焰不熄,傳說只要維斯塔的火焰不熄滅,羅馬就能夠保持風調雨順。
墨丘利(Mercury)對應希臘的
赫爾墨斯(Hermes):是
羅馬神話中眾神的使者,以及畜牧、小偷、商業、交通、旅遊和體育之神,
羅馬十二主神之一。他是朱庇特最忠實的信使,為朱庇特傳送訊息,並完成朱庇特交給他的各種任務。他行走敏捷,
精力充沛,多才多藝。
克瑞斯(Ceres)對應希臘的
德墨忒爾(Demeter):是
羅馬神話中的農業女神,
羅馬十二主神之一。她是
朱庇特的姐姐,給予大地生機,教授人類耕種。在
西方是最受歡迎的
神祇,因為她具有無邊的法力,可以使
土地肥沃、五穀豐登,也可以令田園荒蕪,萬物凋零;可以讓人擁有享之不盡的財富,同時也可以讓人家徒四壁、一文不名。
其他主要神明
巴克斯(Bacchus)對應希臘神話中的
狄俄尼索斯(Dionysus):是
羅馬神話中的
酒神和植物神,相傳他首創用葡萄釀酒,並把種植葡萄和採集蜂蜜的方法傳播到各地。但委拉士開茲以西班牙的農民形象及其生活方式來表現這種場面。這些人物頭戴氈帽、身穿粗外套,正興致勃勃地在舉杯慶賀,向年輕的酒神致敬。酒神裸著上身,戴一頂長有翅膀的帽子,正給一個背向觀眾的人戴上花冠。他的眼神卻斜視著畫外這裡有的是樂觀的生活,熱情的農民性格。沒有虛幻的傳說中的酒神。所有這一切只不過是西班牙農民經常在休息日子裡聚飲的一個生活側面。欣賞這幅畫,倒使人聯想起塞萬提斯在他的《吉訶德先生傳》中所描寫的幽默達觀的農民的精神面貌。
普魯托(Pluto)對應希臘神話中的
哈迪斯(Hades),是
羅馬神話中的冥王,陰間的主宰,地府之王,人們死後靈魂世界的主宰者。對應
希臘神話中的
哈迪斯。“普魯同”這個名字源於
希臘語詞根“岩石的”,因為冥王被認為是掌管岩石地殼下的冥界並能毀壞莊稼根苗的大地神。在從希臘神話中引進普魯托後,羅馬原有的冥神狄斯·帕忒耳逐漸被吸收和取代了。值得注意的是,在
羅馬神話中冥王是重新被賦予掌管寶藏的意義的神。他並不是像基督教的撒但一樣與正義對立的人物,不過古代人確實很少崇拜他,在古羅馬,沒有一座神廟是專門祭祀普魯托的,只是在瑪爾斯練兵場有一個合祭普魯托與普洛塞庇娜的地下祭壇。但在拜占廷卻有一座普魯托神廟。據說
羅馬人只把黑色的動物獻給普魯托。
雅努斯(janus):鬥神,具有前後兩個面孔或四方四個面孔,象徵開始,是羅馬本土最原始的神,
拉丁語“一月”(januarius)這個詞便是起源於他,後來演變成西方各國的語言。據說羅馬士兵出征時,都要從象徵雅努斯的拱門下穿過,後來發展成四方雙拱門,成為歐洲各國最為常見的
凱旋門形式。
理解異同
羅馬人傳統具有的是:發展非常完善的儀式、
祭司和一群互相關連的神。一套豐富的、關於羅馬的誕生和發展的傳說,在這些傳說中,人起主要作用,神有時插手。這說明羅馬人對神的理解與希臘人不一樣。
假如問一個古希臘人,
德墨忒爾是誰的話,他會說,得墨忒耳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兒,被
哈迪斯搶走了,因此得墨忒耳很悲傷,等等。
假如問一個古羅馬人,克瑞斯(即德墨忒爾的羅馬化名字)是誰的話,他會說,克瑞斯有一個祭司,他的地位比
朱庇特、
瑪爾斯和
奎里努斯的祭司的地位低,但是比佛洛拉和普慕那的地位要高。他會說,刻瑞斯與其他兩個掌管農業的神立波爾和利貝拉是一個組的,他可能還可以將那些幫助刻瑞斯的小神的名字說出來。
因此古羅馬的“神話”不是故事,而是神與神以及神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羅馬初期的宗教後來被增加了許多有時甚至彼此矛盾的新內容,尤其是吸收了希臘神話的很多部分。隨著版圖擴增,也增加了
埃及神話中部分內容。人們對
羅馬神話的知識不是來自當時的記載,而是來自於後來一些試圖將那些古老的傳統保留下來的學者的描述。比如生活於前1世紀的瑪爾庫斯·提倫提烏斯·瓦羅。一些其他的羅馬
作家,比如
奧維德在寫作時受到希臘的影響非常深,他們經常引用希臘神話來填補羅馬神話中的空缺。
歷史
羅馬的祈禱儀式和官方祭司將他們的神分成兩類。第一類是羅馬原始的神(di indigetes),第二類是在羅馬歷史上在某一個確定的時間為了應付某一件大災難而引入的(de novensides)。第一類神在羅馬歷史上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有他們自己的祭司了,在日曆中他們有固定的慶祝日,這一類神一共有30個。除了這30個大神外,羅馬從很早開始就還有一群特別的神,他們各有各自特殊的任務,比如主管收割。部分古老的在耕種或播種時要做的儀式顯示在每個操作的過程中總是有一個神參連在其中,一般這些神的名字也是由這個操作的動詞演變而來的。這些
神可以被稱為是主神的助神。早期的羅馬信仰不是真正的有許多神的一種多神論,這些神往往只有一個名字和一個作用,而他們的
神力(numen)也是非常專一的。
戰爭
羅馬的大神和他們的慶祝日顯示了古羅馬不只是一個農業社會,而且他們也很會作戰,經常參加
戰爭。這些神顯示了當時羅馬社會
日常生活的需要。他們享受必要的儀式和犧牲。比如
雅努斯和
維斯塔看守門和灶,家族守護神拉爾(Lares)保護土地、房屋、柵欄和篙點,薩坦保護播種,賽爾斯保護穀物的增長,普慕那保護水果,康蘇斯(Consus)和播種和豐饒女神俄普斯(
Ops)保護收割。就連眾神之主朱庇特也因為他的甘雨保護莊園和
葡萄園而受尊敬。通過他的閃電武器他被認為是超越一切的人類的主宰,通過他的廣大的疆域他被認為是羅馬軍隊在國境之外遠征時的保護者。早期重要的神中有
瑪爾斯和
奎里努斯,他們兩個幾乎沒有多少區分。瑪爾斯是年輕人和他們的活動,尤其是戰爭的神,他在三月和十月被祭祀。現代學者認為奎里努斯是和平時期戰士的保護者。
早期
早期神殿中最高的神除
朱庇特、
瑪爾斯和
奎里努斯(他們的三個祭司是羅馬地位最高的)外還有雅努斯和維斯塔。這些早期的神沒有什麼個性,他們沒有個人的經歷、婚姻或兒女。不象希臘的神,他們沒有人性,因此關於他們的活動沒有多少記錄。羅馬的第二位國王努馬·龐庇柳斯常被說成是這種老的祭祀方式的開始者,據說他的夥伴和助手是羅馬掌管泉水和出生的女神埃傑里亞。後來的文獻將埃傑里亞稱為是一個水仙。不過很早就有新的東西被加入了。據說塔克文家族引入了朱庇特、
朱諾和
密涅瓦三大神,他們後來在
羅馬宗教中占據了最重要的地位。其他新的引入包括亞芬丁山上對
狄安娜的禮拜和西卜神論篇,一本預言世界的書,據說它是塔克文在前6世紀末從一個女
預言家手裡買來的。
形成
隨著羅馬對周圍地區的占領,附近的神也被吸收了。羅馬人對被占領地區的神與對羅馬本國的神同樣尊敬。在許多情況下,這些新引入的神在一個專門的儀式中正式被邀請到羅馬為他們建立的新的聖地。前203年,代表
庫柏勒的一個
聖物正式被從
弗里吉亞引入羅馬。此外,羅馬的擴大吸引了外國人,他們被允許繼續崇拜他們自己的神。
密特拉就是這樣來到羅馬的,他在軍隊中很受歡迎,因此他的崇拜就這樣一直被帶到了
不列顛。除卡斯托和波盧克斯外,
狄安娜、
密涅瓦、
海格力斯、
維納斯和其他一些小神也是隨著羅馬對
義大利的征服來到羅馬的。這些神有些是義大利自己的發明,有些本來來自希臘文化。後來每個羅馬主要的神都找到了一個相應的、希臘更加人性的神,加上了他們的屬性和神話。一些廟是崇拜羅馬的,這可能說明有一個神被授命為羅馬。但實際上這是一個比喻,是給予國家一個人性化的代表。這種人性化首次出現於前269年的一種
硬幣上(nummus)。外地人可能覺得羅馬由此被神化了,但實際上這只不過是一個猜測。為了強調這種比喻,羅馬人於前195年在
士麥那為羅馬建了第一個
廟。同樣容易產生混淆的是
羅馬皇帝的神化,比如
奧古斯都大帝,尤其羅馬的一些政治家為他建立了一套
宗教式的祭祀儀式。
宗教節日
羅馬宗教日曆翻印了羅馬人採納被占領地區的神。羅馬早期只有很少宗教節日。但一些很早的節日一直保存到
基督教前
羅馬帝國的最後一刻。其中包括原始農業人民對繁殖和贖罪的儀式。新的神的來到引入了新的節日。到後來日曆上節日的數目比工作日還多。最重要的節日有
農神節(Saturnalia)、
牧神節(Lupercalia)。
帝國時期農神節從12月17日到12月23日連續7天,這也是冬至的時間。這段時間裡所有的買賣都停止,奴隸獲得暫時的自由,人們互相交換禮物,許多人結婚。牧神節本來是慶祝一個義大利畜牧神盧波庫斯的古老節日。這個節日於2月15日在柏倫町山上的盧波庫斯洞裡慶祝。柏倫町山是傳說中羅馬的奠基人羅莫路和勒莫小時候被一隻狼收養的地方。羅馬傳說說一個牧羊人在狼窩裡找到了這一對雙胞胎並將他們帶回家讓他的妻子來撫養他們。
神廟介紹
羅馬市內的神廟反映了羅馬對世界上其他神的接受。最古老的神廟,比如卡匹托爾山上前509年建的尊
朱庇特、
朱諾和密涅瓦三大神的神廟,模仿的是
伊特魯里亞人的神廟。如同
伊特魯里亞的神廟,它立在一個高聳的地基上,與希臘神廟不同的是,希臘神廟的一周都有向上的台階,而伊特魯里亞的神廟只有在入口處有台階。神廟的表面與希臘神廟也不同,它的廊柱比希臘神廟的深(一共有六對),而且只在入口處有廊柱,希臘神廟有一周的廊柱。廟內分幾個大的房間,每個供一個不同的
神像。戰神場上的
伊西斯和
塞拉匹斯的神廟是羅馬後期宗教建築的代表作。它們是用
埃及的材料建造的,他們供的是希臘化的埃及神。羅馬最特別的神廟朱庇特大神廟和
萬神殿。萬神殿是
哈德良於
117年至138年建的,裡面供的是所有的神。它取代了此前一座比較小的類似的廟宇。
607年萬神殿被改造為一個基督教教堂,它是義大利國家紀念館,裡面安葬了
聖拉斐爾以及一些為
義大利統一作出過貢獻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