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新傳

古羅馬新傳

《古羅馬新傳》是2009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道夫·阿瑪迪奧·蘭切亞尼。本書主要講述了羅馬考古學家所遇到的考古困難,讓讀者理解考古發現的重要意義,並展示生活在古羅馬城的民族以及發生的一些事件。

基本介紹

  • 書名:古羅馬新傳
  • 作者:(義大利)魯道夫·阿瑪迪奧·蘭切亞尼
  • 譯者:趙偉佳
  • ISBN:9787546107967
  • 定價:29.00 元
  • 出版社黃山書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0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序言,圖書目錄,圖書摘要,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蘭切亞尼在聖安德魯大學的一系列講演集合而成。書中第一部分,蘭切亞尼解釋說明了羅馬考古學家所遇到的種種困難;第二部分,作者將歷史帶入現實,通過縝密的歷史學解釋,使讀者得以理解最新的考古發現所帶來的啟示。最後,蘭切亞尼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將古羅馬引入國際舞台。他並沒有講述古羅馬的征服史,而是講述了在古羅馬城曾經居住過哪些民族,做過什麼事情。

編輯推薦

世界最負盛名的吉福德講座之一,穿越歷史時空,漫遊湮沒世界;解開層層謎團,呈現羅馬輝煌。

作者簡介

魯道夫·阿瑪迪奧·蘭切亞尼(Rodolfo Amadeo Landani 1846-1929),羅馬大學古代地誌學教授,出生年月不詳。他在羅馬或蒙特塞羅(Montecello)接受的是工程學教育,卻在20歲時成為考古學家。蘭切亞尼在學術上有獨到的造詣,是奠定古羅馬地誌繪圖學與考古學理性研究基調的四位創始者之一。公元1872年,他成為羅馬考古協會理事會的秘書;公元1878年到1927年,擔任羅馬大學占羅馬地誌學的教授。 19世紀末,蘭切亞尼一人承擔三項工作:負責並監督羅馬城內的所有挖掘工作;親身參與一系列挖掘並有許多重大發現,如位於古羅馬廣場的處女之館等;繪製了這一系列工作的地圖。理察森稱他的《古羅馬城圖志》(Forma Urbis Romae)是“一幅關於古羅馬城非凡的地圖傑作,堪稱繪圖學的不朽傑作與地誌學信息的百科壘書”。至今,該圖仍是任何研究古羅馬城的學者必備的學術工具。蘭切亞尼是義大利科學院(dei Lincei)與路西亞學院(di S.Lucia)兩大學術團體的學術成員,榮獲許多名譽學位。同時,他還為一代學者樹立了學術豐碑與名師風範。 公元1929年5月22日,魯道夫·蘭切亞尼於羅馬逝世。

圖書序言

公元1899年6月15日,《議事廣場(the Comitium)與古羅馬廣場邊界考古發現》一文,在考古學界引起了極大反響,該文同時奠定了蘭切亞尼《古羅馬新傳》一書的研究方向。《古羅馬新傳》一書是由蘭切亞尼在聖安德魯大學(st.Andrews)的一系列講演集合而成。在深入探討該書主題之前,作者進行了簡要的內容概述。
在書中的第一部分,蘭切亞尼解釋說明了羅馬考古學家所遇到的種種困難:考古學家應該挖掘到何種程度?他寫道:“沒有一位考古學家有權利去打破在歷史長河中遺留下來的層層疊疊的古代建築的長鏈,更不能犧牲某一層面的歷史去挖掘更深層面的歷史。”考古學家的任務,是儘量在不損害較新的歷史建築的基礎上,挖掘接觸到更古老的歷史。而這引發了另外的問題:中世紀的馬路由古建築材料鋪設而成,古羅馬廣場與周圍地區的建築物在公元前283年的大火中幾乎焚燒殆盡,並且在公元前390年,高盧人(Gauls)將古羅馬城洗劫一空(羅馬城一再被重新規劃,重新建設)。考古學家所參照的歷史文獻的可信度並不高,蘭切亞尼在許多評論中提出,在議事堂所樹立的石碑是屬於高盧人入侵之前的年代還是之後的年代?梅因提烏斯(Maventius)的基座上曾經擺放的是戰神瑪爾斯(Mars)雕像還是現在存放於首都博物館的銅狼雕像?在書中的第二部分,蘭切亞尼將歷史帶入現實,通過縝密的歷史學解釋,使讀者得以理解最新的考古發現所帶來的啟示。蘭切亞尼一開始將讀者帶回古羅馬城的興建年代,描繪了古羅馬建造者的生活、環境、宗教及其進化演變;接著,他帶領讀者進入古羅馬帝國時代。蘭切亞尼並沒有枯燥空洞地介紹歷史,而是讓讀者體驗到古羅馬的真實,“一路在古羅馬城漫遊,沿螺旋斜坡而上,來到神聖的世界通衢”;他具體翔實地介紹了古羅馬城最時尚的各種商業活動:珠寶商、樂器工匠、賣花人、香料商與藥劑師等。蘭切亞尼甚至具體解釋了紅辣椒、白辣椒與黑辣椒的不同用法。為了說明古羅馬城居民的精神與心理狀況,蘭切亞尼還講述了幾件歷史大事:在屠牛廣場(Forum Boarium)發生的血雨腥風;在雅尼庫倫山(Ianiculum),古羅馬人目睹異邦軍團在山頭虎視眈眈,意欲席捲全城。
在此基礎上,蘭切亞尼站在歷史的高度,對阿爾瓦雷斯(Arvales)的神聖樹林及周邊地區進行研究探討。他全面地考察了在提伯河(Tiber)下遊河谷早期殖民的歷史,該地區的地理情況,農業耕作以及土地擁有者的演變。在探討古羅馬人對於自然的態度時,蘭切亞尼講述了尼祿(Nero)的繼父皮里尼(Pliny)的故事,皮里尼特別喜愛一棵樹,崇拜它,擁抱它,將美酒灑在它的根上。蘭切亞尼主要集中描寫了阿爾瓦雷斯的神聖樹林,這裡曾經是阿爾瓦雷斯的奧古斯都神廟,供奉著奧古斯都本人的大理石頭像。

圖書目錄

作者致詞
前言
作者傳記
第一章 古羅馬廣場的新發現
第二章 神聖通道的新發現
第三章 阿爾瓦雷斯的神聖樹林
第四章 聖保羅墳墓的真相——古羅馬廣場的保羅教堂與奧斯蒂亞的使徒保羅
第五章 古羅馬的奇特迷信
第六章 古羅馬猶太人的歷史記載
第七章 古羅馬的英國遺蹟
第八章 古羅馬的蘇格蘭遺蹟
附錄 古羅馬與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圖書摘要

第一章 古羅馬廣場的新發現
公元1899年6月15日,在議事廣場(the Comifium)與古羅馬廣場(the Forum)的邊界中間,一項考古發現震驚了整個考古學界,並引發許多爭議。為了使讀者能更清楚地了解箇中緣由,我必須回到目前此次考古行動的最初,羅馬考古史冊將永遠記住這一時刻。
此次考古挖掘行動如此成功,應歸功於之前的歷次考古挖掘(從公元1871年起,本人也參與其中),曾數次接觸到歷史最深的層面。只要找到一塊鋪路石、磚頭或大理石板,無論是古羅馬帝國時期、拜占庭時期或中世紀時期,我們都會停止挖掘。我們不會嘗試去探究在地底下,是否還埋藏著更古老更重要的遺蹟。我們認為,不應為了更深層的挖掘而犧牲表層的遺蹟,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無論一位考古學家的名氣有多大,或擁有怎樣的學術成就,都沒有權利將層巒疊嶂的歷史中的任何一環打破,這些歷史的環節都是平等的。不過,在這些遺蹟之間,總有足夠的縫隙與空間,可以讓考古挖掘一直深入下去,直至最原始的土壤。
公元1882年,朱利奧斯·愷撒(Julius Casar)祠與卡斯特(Castor)波利克斯(Pollux)祠之間的空地被清掃乾淨,我們中止了在羅馬街道的考察,這一帶的歷史可追溯到基督紀元六七世紀。六年後,奧托·里奇特(Otto Richter)教授挖掘出奧古斯都(Augustus)勝利拱門的遺蹟,發現的地點就在公元1882年我們停止挖掘的地點往下9英寸。
公元l879年,當新的普林斯·尤吉尼奧大道(the boulevard Principe Eugenio)橫穿過舊李奇尼花園(the Licinian Gardens),在米娜娃·梅迪卡(Minerva Medica)神廟與聖堂大門(the Porta Maggiore)之間,我們找到了迦利努大帝(Gallienus)宮殿的一部分,大約一個世紀前,由皮蘭那西(Piranesi)所挖掘。皮蘭那西與他的助手貝爾拉迪(Belardi)在挖掘到下水道後,認為挖掘到此結束,轉移到另外一個更有希望的地方進行挖掘。然而,就在那些下水道下面,埋藏著九個壁龕(columbaria),裡面有大量的骨灰瓮、碑文、繪畫、雕像與其他珍貴物品,在公元1880年的《考古通訊》(Bulletitino archeoL comunale)中,本人曾展示過這些物品。
此次對古羅馬廣場及周邊地區考古挖掘行動的目的,是在不破壞晚期與地下較高層面遺址的基礎上,接觸到古羅馬帝國時代、共和時期乃至史前土層的遺址。挖掘行動的結果頗令人滿意,本人在後文將會再進行講述。與本章有關的內容是紀念碑(sepulcruminane)與古羅馬締造者羅穆魯斯英雄祠(the Romulus heroon)的發現,挖掘過程如下:
議事廣場與古羅馬廣場被一條中世紀馬路所隔開,這條馬路一直通往塞弗魯斯(Severus)拱門。馬路以石英鋪成,修築的質量並不高,馬車車輪碾出的凹槽縱橫交錯;而且馬路的路堤由鬆散的沙土、磚塊與石柱樁構成,在公元1803年9月1日發現的一塊刻有銘文的基座上,篆刻著古羅馬皇帝康斯坦提烏斯(Constantius)的名字、公元356年-359年及“在橫穿塞弗魯斯拱門之馬路的鋪路石下方”的字樣。議事廣場與古羅馬廣場一樣,都是以羅馬石(travertine)片築成,為了了解議事廣場的占地面積以及它在這條馬路下所延伸的土層深度,負責此次挖掘工作的波尼爵士(Commendatore Boni)於公元1899年1月10日發現了一道圍牆,長約12英尺,寬約9英尺,三面由大理石護牆包圍,鋪設著最黑的塔納利安(Tamarian)大理石。
為了更好地理解此次發現的學術價值,我們必須記住兩個事實:其一,古羅馬廣場、議事廣場、神聖通道以及周圍的建築物於公元前283年被卡里努斯(Carinus)的大火所焚毀,後來由迪奧克里安(Diocletian)對其修復。迪奧克里安還重建了朱利亞教堂(Basilica Julia)、朱利安廣場(the Forum Julium)、格拉克斯學院(the Graecostasis)以及參議院。馬克森提烏斯(Maxentius)則重建了愷撒祠、王宮(the Regia)、瑪格利塔里安楹廊(the PorticusMargaritaria)、維納斯與羅馬神廟,元老院與古羅馬人民(S.P.Q.R.)也為重建作出貢獻。根據門廊上的銘文所記載,我們所看到的古羅馬廣場與議事廣場已不是共和時期及帝國時期那些經典作家所目睹描述的場景,而是由迪奧克里安與馬克森提烏斯於公元前283年那場災難後所重修的場景。
目前,在羅馬、奧斯提亞(Ostia)、圖斯庫倫(Tusculum)、普拉尼斯特(Praeneste)、提布爾(Tibur)、居里斯(Cures)、維伊(Veii)等地的公共廣場、街道、神聖圍牆、庭院都找不到類似的黑色大理石鋪設,議事廣場的這一小塊黑色的土地實屬異類,必定有其特殊含義。而結合古代作家曾提到在這一地點有“黑石”存在的說法,我們沒有辦法不將這些證言與此次發現結合起來,並得出一個結論:我們確實找到了古羅馬早期最著名的遺蹟之一。當然,我們尚未清楚,到底這些黑色石板是否於古羅馬帝國時期在議事廣場鋪設而成。本人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可以肯定的是,迪奧克里安於公元前284年重修了議事廣場,使得整片廣場稍稍抬高了一些;同時,迪奧克里安認為,保存這一地點的歷史回憶非常必要,於是,他在參議院前以塔納利安大理石修築了一小道圍牆,用的材料或許就是奧古斯都或多米西安(Domitian)時期這一地點用過的大理石石板。
到目前為止,一切進展得都非常順利,當我們試圖找出為什麼黑石(the lapis niger)會在議事廣場中使用以及它代表了何種含義時,我們開始遇到困難。古代作家都認為,這是一道紀念死者的圍牆,但關於這道圍牆的意義,卻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公元2世紀的古羅馬文法學者瑟斯特斯·龐培·菲斯特斯(Sextus Pompeius Festus)曾撰寫論文《語詞含義》(DP verborum significatione),簡要概述了奧古斯都時期另一位知名詞源學家M·維里爾斯.弗拉科斯(M Verrius Flaccus)關於同一主題的鴻篇巨製。他表示:“議事廣場中的黑石是用於標識出一處不祥徵兆的地方,此地將是羅穆魯斯的墓地,不過這位英雄並未埋葬於此。”也有其他傳聞,說這裡或許埋葬著帕拉丁牧人法斯圖魯斯(the Palatine shepeard Faustulus)或國王圖利烏斯(King Tullius)的祖父霍斯提利烏斯(Hostilius)。特倫提烏斯·瓦羅(M Terentius Varro)博學多聞,著作等身,被公認為古羅馬作家中的翹楚,儘管他的作品已輾轉失傳,但霍雷斯(Horace)等三位歷史評論家向我們介紹了瓦羅關於黑石的觀點。瓦羅認為,黑石標誌著古羅馬城締造者羅穆魯斯的陵墓,因為“有兩頭石獅守護著這裡,而在附近的講壇(Rostra)仍可聽到紀念這一偉大人物的葬禮演講。”狄奧尼修斯(Dionysius)曾表示,在他的時代,還可以看到其中一頭石獅。最後,我們還了解到,這些象徵不祥徵兆的石頭標識出羅穆魯斯被暴民碎屍的地點。關於這些矛盾的史據,公元1899年1月22日任職於皇家林琴學院(the Reale Accademia dei Lincei)時,本人指出,圍牆與黑色地板是在後世由迪奧克里安與馬克森提烏斯所修築而成,這一史據與其他這一場所的地標表明,在古羅馬人心目中,保存傳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考慮到自古羅馬帝國衰亡後,這一地點並沒有遭受侵擾,只要在合適的層面對土層進行挖掘,就可以探清究竟在下面是否埋葬著重要的歷史文物,如土罐、石棺或其他史前遺蹟。
將近五個月過去了,但在等候過程中,我們收穫頗豐。首先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座墓穴(fossa),曾由兩頭巨型石獅守護。獅子已經不見了,但其長方形的基座還很完整。在墓穴紀念塔上擺放著一塊祭祀犧牲用的石頭,而在兩頭石獅的右邊矗立著一根圓錐形石柱以及一塊金字塔形的石頭,上面刻有古體希臘文字。這些紀念性建築彼此靠得很近,在它們後面,我們找到了一座凸起的平台,長3.44米,寬1.6米,與凱馬路斯山(the Cermalus)的阿爾乾(Argaean)祭壇和蒙蒂(Monti)的聖·馬蒂諾(S.Martino)祭壇非常相似,毫無疑問,其用途應該是相同的。我必須承認,在漫長的古羅馬城歷史挖掘工作中,我從未如此激動,看到這一莊嚴神聖的紀念物在羅馬城的締造者死後不久就由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Servius Tullius)時代的埃特魯斯坎(Etruscan)石匠修築而成,其形狀雖然簡單,卻不失優雅。這一系列建築群:石獅、石柱、石碑和祭壇都遭受過人為的損壞,已經殘缺不全。石柱與石碑在原先高度的三分之一處被打斷;左邊石獅的柱基有一半已經毀壞,另一半被移開。我們在一層犧牲物的殘餘中找到這些建築,這層犧牲物的殘餘有15-20英寸厚,有燒焦的犧牲骨頭(小牛、綿羊、山羊、豬)、小瓶、象徵蛋糕的圓形土片、以金屬或骨頭雕刻而成的小雕像、粗銅幣(aes rude)的碎片,等等。據說在這一土層中還有兩三片黑色地板的小碎片,應該就是議事廣場遭受暴民摧毀時所留下的遺物,但目前我們還未對此作出權威證實。
他們到底是誰?答案似乎只有一個。我們掌握了許多證據,表明公元前390年,高盧人曾侵占洗劫了古羅馬城。普魯塔克(Plutarch)(《卡米爾》 Camill.21)曾講述,古羅馬的參議院與貴族為了尊嚴與責任,不願意逃離,結果在此處被殘忍殺害;列維(Levy)(v.40)則認為,他們是在寓所的門廊被殺害的;也有人認為,這些人根本沒有被殺;這些觀點尚未得到證實。不過,列維曾講述過一個關於百夫長(centurion)的故事,應該與此次挖掘的地點有關。古羅馬參議員曾在元老院(the Curia Hostilia)召開會議,討論關於移居維伊的提案,古羅馬城的平民圍在他們身邊,想了解此次商議的結果。一隊士兵剛好走過議事廣場,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百夫長發出命令:“聽好,在此樹起軍旗!”參議員與平民接受了這一上天的昭示,移居維伊的提案被一致否決。如今,他們所思考的關於重建重整古羅馬城的問題之一,就是將被野蠻人之手玷污的城市進行淨化洗禮。列維講道:“參議院最終判決,所有被敵人占領(並褻瀆)的神聖地方都應該重修、淨化;其界線必須被標出;執行這一法令的特別執事官,將通過選舉產生。”元老院與議事廣場是最需要淨化洗禮的地方,因為這兩處地方都是神聖的場所。
最初,有人提出,環繞英雄祠的祭品殘餘土層並不是經年累月的祭祀犧牲所形成的結果,而是高盧人退卻之後古羅馬人舉行的淨化洗禮儀式所留下的痕跡。然而,對物品的逐件檢驗證明,它們並非同一時期的物品,年代相距甚遠,需要數個世紀的時間,才能形成這堆古蹟。
要全面分析研究古羅馬城締造者的紀念建築物群體,我們必須考慮到其各個部分的組成,即石獅守護的紀念碑、祭祀石、石柱、金字塔碑、祭壇以及在附近一帶所找到的好幾十個容納祭品的井或容器。
首先是陵墓。在古羅馬早期,人們仍居住在帕拉丁山(Palatinehill)的範圍之內,標識神聖場所中心點的孔洞(mundus)或圓坑顯然就位於山體的中央,兩條子午線南北軸(the cardo)與東西軸(the decumanus)的相交點,其方位由石堆所標出,隨著時光流逝,逐漸演變成方形的祭壇,名為“羅馬方城”(the Roma Quadrata),在古羅馬帝國衰亡後仍保存下來,成為莊嚴神聖的歷史遺蹟。如果古羅馬居民中的拉丁族人曾為其領袖營建紀念碑的話,毫無疑問,他們會將地點選於自己的中心,即“羅馬方城”處。不過,我們所發現的紀念碑有更高一層的意義,它是努瑪(Numa)與塞爾維烏斯將居住於瑟普蒂蒙提安(Septimontium)的所有種族的古羅馬人整合為統一民族後共同的奉獻。因此,紀念碑的地點被選在了薩賓人(the Sabine)、土著居民、埃特魯斯坎人(the Etruscan)與拉丁人的居住區之外,當時,這些人分別居住於奎里納爾山(the Quirinal)、主神山(the Capitoline)、卡利安山(the Caelian)和帕拉丁山。紀念碑矗立於群山中央的中立地帶,當時,部落之間的物物交易已經非常興盛,這一帶成為了原始的公共廣場。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