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是國際古生物領域一本頗有影響的基礎圖書,已出到第三版。本書即第三版(2007年)的中譯本。書中在前兩版的基礎上,在內容上做了較大改動,吸納了國際古生物研究領域眾多熱點研究的新進展,內容全面系統。對國內地質古生物讀者而言,本書不僅可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書,而且同樣可作為地層古生物專業人員了解國際前沿的重要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古生物學原理
- 作者:富特 (Michael Foote) / 米勒 (Arnold I.Miller)
- 譯者:樊雋軒 / 詹仁斌
- ISBN:9787030384188
- 頁數: 3001
- 定價:98元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4-1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古生物學原理》(Principles of Paleontology)是在古生物學教學和研究領域有著深遠影響的一套教材。它並沒有如傳統古生物學教材一樣將大量篇幅用於介紹和描述化石類群的分類和形態特徵,而是在對古生物學基礎理論和原理進行詳細介紹和解讀的基礎上,聚焦於如何針對研究問題進行數據的採集和分析。本書的前兩版由David M. Raup和Steven M. Stanley分別於1970年和1978年出版,他們創新式地介紹了如何將化石及其特徵作為一種數據來使用,並以此來研究與地球中生命歷史相關的一些科研問題,這兩本教材有力地推動了古生物學教學方法的改革,並對後續古生物學家產生了深遠影響。2008年Michael Foote和Arnold I. Miller系統總結了當今古生物學的前沿和熱點領域的較為成熟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並輔以豐富的實例,對前版進行了大量改寫、更新和擴充。
創作背景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樊雋軒、詹仁斌研究員組織翻譯了《古生物學原理(第三版)》,並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書分為十章,涵蓋了古生物學的生物宏演化(evolutionary trend)、生物滅絕事件(mass extinction)、系統分類(systematics)、系統發育(phylogeny)和形態演化(morphological change)等多個方面,以及生物地層學、古生態學和古地理學等多個相關學科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由於書中涉及古生物學最新的研究進展與定量方法,翻譯難度較大。參與翻譯的人員主要為一線的研究學者,在翻譯過程中力求專業、準確、流暢、易懂。該譯本不僅可以作為國內古生物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適用教材,同時對於古生物學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圖書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化石記錄的特性
1.1古生物學的性質及範疇
1.2化石保存
概要性介紹
化石形成方式
假化石及人造物品
埋藏學
特異保存
1_3化石記錄的採集
測量化石記錄的完整性
1.4化石記錄性質的時間變化
生物擾動
骨骼礦物學
含化石岩石的地理及環境分布
1.5化石記錄知識的增長
1.6已發表的古生物數據的書目來源
1.7結束語
第二章生長和形態
2.1形態特徵
2.2標本的描述和測量
圖示描述
描述性術語
測量的描述
2.3生長與發育特性
生長的類型
描述個體發育的變化
生長速度
異速生長的原因
異速發育
其他異速發育關係
異時發育
2.4結束語
第三章居群和物種
3.1生物學和古生物學中的居群
居群內的個體變異
3.2描述變異
描述單維變異
描述二維或多維變異
3.3物種的生物學性質
生物種概念
物種的起源
物種的識別
形態種和生物種
3.4結束語
第四章系統學
4.1正式命名及種的描述
分類名稱的書寫格式
種名的改變
分類過程的重要性
4.2系統發育學
分支圖和樹狀圖
共有新征和演化關係
根據形態特徵推斷親緣關係
系統發育估計的準確性
其他方法
譜系中的時間維
4.3分類
較高分類等級的屬性
涵蓋範圍和等級
4.4結束語
第五章演化形態學
5.1適應及其他基本假說
5.2功能形態學
功能形態分析的方法
生物力學分析滅絕物種實例
其他關於功能學解釋的證據
5.3理論形態學
發掘生命的不同模式
權衡取捨以及局限的最最佳化使用
表型變化及其背後的遺傳因素
5.4結束語
第六章生物地層學
6.1生物地層學數據與對比的性質
6.2複合對比方法
圖形對比
出現事件排序
限定最最佳化法和排序與校準法
6.3利用梯度分析進行區域對比
6.4層序地層學與化石的分布
6.5地層延限的置信限度
6.6結束語
第七章演化速率與演化趨勢
7.1形態速率
形態速率的定義與測量
形態演化速率的時間標尺
7.2分類單元演化速率
生物類群的長期特徵速率
時間段的演化速率測量
分類單元演化速率的影響因素
7.3形態演化與分類單元演化的關係
古生物學中的宏演化及演化速度與模式的
重要性
檢驗點斷平衡假說
研究實例:新近紀加勒比海苔蘚動物
停滯機制
點斷變化機制
7.4演化趨向
檢驗持續方向性
系統發育傾向的機制
7.5結束語
第八章全球分異與滅絕
8.1生物多樣性的屬性
8.2全球分類學資料庫
8.3全球多樣性曲線的構建
8.4顯生宙以來的分類組成轉換
海洋生態域
陸地生態域
8.5顯生宙以來新生率和滅絕率的下降
8.6集群滅絕
集群滅絕的特徵
集群滅絕的誘因
集群滅絕的選擇性
8.7下一代古生物資料庫
8.8剖析集群滅絕後的分化和復甦
奧陶紀輻射
熱帶美洲新生代的區域性海相生物轉換
集群滅絕後的復甦
8.9生物轉換的簡要回顧
8.10形態多樣性
形態歧異度分析的實例
8.11結束語
第九章古生態學和古生物地理學
9.1古生態數據的特性
9.2群落
9.3古生物群落
化石類群在古群落中的分布
化石類群在區域地層上的分布
9.4演化古生態學
時間中的生態空間利用
與生態互動相伴的演化轉變
近岸一遠岸分異模式
生態互動和集群滅絕
9.5古環境和古氣候重建的新方法
δ18O和Mg/Ca值
通過化石植物推測古氣候和古大氣
9.6古生物地理學
9.7結束語
第十章古生物學領域的多學科綜合研究案例
10.1古生物學的綜合性
10.2海洋生命的寒武紀大爆發
化石記錄
寒武紀事件的演化解釋
寒武紀大爆發的原因
10.3晚二疊世滅絕事件
滅絕時間
環境變化、生物地理和滅絕機制
10.4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
引發PETM的原因
生物效應
10.5更新世大型動物群的滅絕
晚更新世滅絕的性質
大型動物群滅絕事件中人類的角色
10.6保護古生物學
10.7天體生物學
10.8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