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瀛洲

古瀛洲

古瀛洲,地處海峽西岸寧德市境內,位於寧德蕉城區洪口鄉境內的古瀛洲,俗稱莒洲,是蕉城區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風光旖旎聞名遐邇。南離福建省會福州市100多公里,北距國家重點風景區太姥山100多公里。神洲第一溪霍童溪穿越全境,上游有我國目前唯一的鴛鴦獼猴自然保護區,下游是世界天然良港三都澳。她不僅以其美麗的山光水色引人注目,更以特殊的地理位置,奇特的民居建築,古樸的民風民俗和歷史上曾經繁華而積澱的傳統文化以及至今依然籠罩著神秘的色彩而令人流連忘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瀛洲 
  • 地點:海峽西岸寧德市境內
  • 景區面積:100多平方公里,
  • 特色:老祖宗的遺產+驚險刺激的遊樂
地理位置,人文歷史,獨木衝浪,

地理位置

古瀛洲景區面積100多平方公里,主要旅遊線路為:游明清古村落和瀛洲擊水;登石筍凌霄;攀將軍 頂觀雲海看日落日出;去漁溪聖井石頭城領略峽谷風情;到青蛤湖沼澤地尋幽探險四大部分。山上層巒聳翠,氣勢磅礴險要;水上一路瀠洄,兩岸奇峰、怪石、異洞、疊瀑、深潭、古樹,觀賞春花秋葉,品味獨木衝浪和急流闖灘;九曲三十六瀨驚而不險的獨特韻味,山、水、人溶為一體。群猴出沒、鳥喚叢林、船暄古岸、黛色凝蔥,正是生態旅遊的好去處,大自然的恩賜+老祖宗的遺產+驚險刺激的遊樂,令人驚嘆!
古瀛洲

人文歷史

古瀛洲山水兼備,景觀奇特,著名作家冰心為之題詞:“驚水瀛洲”。在寧德屏南、南平政和兩縣兩溪匯流而下的洪口金鐘渡村溪口,沿古驛道而上,四十里內就有“勒馬回朝”、“金鐘覆地”、“半卷珠簾”、“魚溪聖井”、“雙虹飲澗”、“黃蜂出洞”、“新娘下轎”、“龍珠浮印”等8大自然景觀。沿溪漂流而下,九曲三十瀨驚而不險,一路“帶水瀠洄,層巒縱翠”,奇峰、異洞、怪石、疊瀑、深潭、百年參天古榕樹等層出不窮。陪同遊覽的朋友告訴我們:若在仲春時節,由瀛洲泛舟而下,兩岸山花爛漫,杜鵑競先;深秋季節,秋高氣爽,紅葉婆娑。
古瀛洲歷史悠久,古老的村落“四面環石,無土可耕,一線溪河,彭謝度生”。沿溪邊峭壁而建的明代古民居建築奇特,古樸秀雅,似“魚鱗乾疊,衡宇高低”,樓台倒影,交相輝映。沿村內橫空鋪就的古老石橋、石街拾級而上,山風徐來如入天街。武聖廟,尹公宮裡的古壁畫,村前的石旗桿,戲台後的清時民間藝人的故事傳說,生動迷人。
明清時期,古瀛洲是蕉城通往外地的古驛道和商貿集散地,一度繁華,古田、屏南、松溪、政和、壽寧等縣的各類貨物,特別是食鹽,均由水路進出莒洲。繁榮的水上交通,造就了瀛洲人的絕技———飛舟擊水,獨木衝浪。舟過險瀨,但見老船公斷喝如雷,數篙並出,急浪咆哮,浪花撲面而來。更有全村老少獨木成舟擊水衝浪,搏擊險灘,堪稱天下一絕,令遊客嘆為觀止。
革命戰爭年代,這裡還是閩東主要的革命根據地,著名的地下交通站“花籃飛渡”、“紅軍灶”、“古炮台”、“戰樓亭”等遺址,至今保存完好。
這幾年,莒洲人致力生態旅遊開發,這顆鑲嵌在閩東山間的璀璨明珠,憑藉其積澱厚重的歷史文化、巧奪天工的奇林怪石,引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
山入瀛洲方顯峻,水出洪口己盡奇,古樸而美麗構成古瀛洲的絕妙景色,使其風姿卓絕,無與倫比。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李白的另一首五絕,見於《全閩詩話》,甚至說出了霍山和神仙的機緣:“竭來游荒閩,捫步涉禹鑿。夤緣泛湖海,偃蹇陟廬霍。”古時的水路運輸是交通的命脈,作為山海交匯處的霍童,憑藉地理優勢成為商賈雲集的重鎮,又因山的奇美和洞的幽深,仙跡遠傳。據《寧德縣誌》記載,李白的好友司馬承貞那時在寧德霍童香爐峰修道,李白曾經前來拜訪,於是寫成了這首詩作。藏在閩東深山的霍童,由於他的神來之筆,初出深閨便驚艷世人。

獨木衝浪

瀛洲擊水景區位於寧德支提山下霍童溪畔的洪口鄉莒洲村,莒洲歷史稱古瀛洲。 古瀛洲歷史悠久、民風古樸,建築奇特,村舍順溪依山峭壁而建,遠眺似魚鱗千疊,樓台倒影,水上一村、水下一寨美麗如畫。這兒村民還有一手絕活——獨木衝浪,他們個個手持竹篙立於獨木(單根毛竹)之上,順流而下繞礁劈浪甚是壯觀。
寧德市古瀛洲寧德市古瀛洲
由古瀛洲順流而下至霍童鎮,沿溪20公里,舟過九曲三十瀨,衝激流過險灘,驚而不險,險而不危構成獨特的漂流風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