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84年,古椰貝丘遺址在古耶村村民挖魚塘時發現。
1985年,古椰貝丘遺址在文物普查時被發現。
1996年,北京大學、暨南大學及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專家到高明進行有關的考古調查,最終確定它是人類早期的一處貝丘古遺址。
2006年,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佛山高明荷城鎮古椰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初步發掘面積為1000平方米,發掘區域分別為崗頂、緩坡、坡腳和農田。
遺址特點
古椰貝丘遺址現存面積約4萬平方米,以水田區為發掘的重點區,海拔高度低於2.5米。古椰貝丘遺址現存面積約4萬平方米,以水田區為發掘的重點區,海拔高度低於2.5米。遺址核心保護範圍包括鯉魚崗南部邊緣至火膛涌之間的北區、火膛涌南面及聖堂山東面的南區、聖堂山東面山坡三個區域。依據文物保護規劃,古椰貝丘遺址確定的文物本體面積34177.6平方米(約51.3畝),文化層平均厚度0.55米,含大量貝殼堆積。古椰貝丘遺址緩坡區文化堆積已被大量的近現代墓葬破壞殆盡;坡腳區堆積最厚的分8層;水田區海拔高度低於2.5米。
古椰貝丘遺址文化堆積分7層,1層為現代表土層;2層為唐代文化層;3層為早商時期文化層;4層以貝殼堆積為主,文化遺物稀少;5層為黑灰色土,含大量貝殼,出土大量果核、木塊、竹片、動物碎骨等;6層為黑褐色黏土,含大量腐殖物和小貝殼、小石螺等;7層為黑灰色黏土,含大量木塊、樹枝條和少量陶片、果核、碎骨等。
文物遺存
古椰貝丘遺址遺物包括陶器、石器、木器和骨器等,包括砍砸器、刮削器、石斧、石錛、石鑿和礪石等在內的石器,在古椰貝丘遺址的崗頂區發現柱洞、灰坑等遺蹟單位89個。另發現遺物有碎木屑、木條、樹枝和竹片等,在黑土層中還發現了全世界貝丘中獨一無二的保存完整的木器。動物骨骼主要為淡水龜鱉類和硬骨魚類,另有野豬、鹿、牛、狗和亞洲象等。植物遺存包括果核和堅果等各種植物種子和稻穀等,出土大量腐殖物碎屑、陶片、碎骨和保存較好的樹葉,最重要的是出土了40多粒稻穀。
研究價值
古椰貝丘遺址的發現為原嶺南先民的漁獵、採集生活提供了更加詳細的標本。古椰貝丘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珠江三角洲地區保存最好、信息量最豐富、最具伐的貝丘遺址,距今大約400年,是了解珠三角遠古先民生活方式、生態的一把金鑰匙,填補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早商以前考古學文化編年體系的空白,對於探討西江、北江、東江古文化遺存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完善本地區古文化系有重要意義。古椰貝丘遺址出土的貝殼研究發現鹹水與淡水貝殼同時存在,說明當時古椰人類生活在鹹淡水交界的海岸線附近。古椰貝丘遺址中發現的大量石器與西樵山石器有相同點,為西樵山石器的年代提供了新線索。植物大遺存及澱粉粒分析的結果證實了殼斗科植物果實是古椰遺址先民重要的植物性食物來源。
古椰貝丘遺址完整保存了遠古的植物遺骸,這種特殊的保存條件在中國類似的考古發現中,只有之前的河姆渡遺址可以與之相比。呈現了新石器嶺南源遠流長的文明譜系,展示了嶺南的經濟形態、生活狀態、飲食結構、體質特徵等,反映了南越先民一步一步地從蒙昧野蠻向文明社會的歷史軌跡,證明了嶺南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發祥地之一,也證明佛山是廣府文化的主要源頭之一。
保護措施
2006年,古椰貝丘遺址被評為“200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8年,高明區啟動古椰貝丘遺址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2018年,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貝丘遺址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旅遊信息
古椰貝丘遺址位於佛山市髙明區荷城街道古椰村東北黃涌橋。
從佛山市市區出發經805路、旅遊城巴1線、525路後達到古椰貝丘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