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概要,考古發現,文物保護,考古研究,考古收穫,相關報導,
概要
2007年初,中國2006年十大考古結果公布,高明古椰貝丘遺址上榜,成為佛山首個榮登這一殊榮的考古遺蹟。佛山河宕遺址貝丘文化位於佛山市瀾石河宕鄉河南村舊墟,北江支流東平水道從遺址西南流入潭州水道,西邊是一片低矮山崗,東南是一片廣闊的沖積平原。該遺址是一個土墩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距今約4000年。
時代:新石器時代晚期
發掘領隊:崔勇
考古發現
2007年初,中國2006年十大考古結果公布,高明古椰貝丘遺址上榜,成為佛山首個榮登這一殊榮的考古遺蹟。而該遺蹟給我們展現的,正是佛山遠古祖先,在4000年前的豐富生活狀態。不僅是高明的古椰,4000年前的佛山已經出現多個原始人聚居點,比如說瀾石的河宕、順德龍江,有考古專家分析,那個年代珠三角各地發現的古人類有可能來自同一個族群,但與當時的中原文明對比,那時期的珠三角古人仍落後一點。
水田區是發掘的重點,海拔高度低於2.5米。文化堆積分7層,1層為現代表土層。2層為唐代文化層。3層為早商時期文化層。4層以貝殼堆積為主,文化遺物稀少。5層為黑灰色土,含大量貝殼,出土大量果核、木塊、竹片、動物碎骨等。陶器分泥質和夾砂。泥質陶較多,陶色為外表黑褐,內壁紅褐,亦有少量橙黃色等。紋飾以繩紋為主,少量刻划水波紋、旋紋、半圓圜紋等。器形主要有釜、圈足盤、小口直領罐等。木質遺物有碎木屑、木條、樹枝等,有的木條有加工痕跡。竹片保存較好。動物骨骼主要為魚、鱉,亦有少量豬、鹿等。6層為黑褐色黏土,含大量腐殖物和小貝殼、小石螺等。貝殼直徑1-3厘米,分離出土大量腐殖物碎屑、陶片、碎骨和保存較好的樹葉。最重要的是出土了20多粒稻穀。陶器以夾砂繩紋陶為主,灰或灰白泥質陶的比例增加,器型有釜和泥質圈足盤等。7 層為黑灰色黏土,含大量木塊、樹枝條和少量陶片、果核、碎骨等。3-7層的陶器具有明顯差別,表明本遺址的文化遺存具有分期的可能。
出土遺物分為人工製品和動、植物遺存。人工製品有陶、石、木、骨器等。其中以陶器為主,陶器中多為夾砂陶,以釜為主。泥質陶主要是圈足盤、缽等。文化遺存分4個階段,分別與水田區的第3、5、6和7層相對應。第一階段的陶器均出自水田區的7層,可復原的陶器為陶釜和帶腰沿的陶缽等。陶釜為夾砂陶,敞口,球腹,頸腹結合處有一周明顯的抹痕,腹部施垂直或左上至右下的繩紋和橫向的弦紋或右上至左下的篦劃紋,這些特點非常明顯,在本遺址陶器上貫徹始終。陶缽為泥質陶,斂口,圜平底,腹部外側有一周較寬的腰沿,內部施醬紅色陶衣(彩)。圈足盤個體較大,足較高,上敞下斂呈盤口狀,飾2層弦紋、豎向刻劃紋和指甲紋等。第二階段為水田區的6層,器型有罐、釜、缽、缽形釜、圈足盤等。其中罐的變化不明顯,但器型較第一階段豐富,圈足盤內壁多見放射狀的刮彩,圈足也多有鏤孔。第三階段為水田5層和坡腳區的8層,可復原器物2件,最突出的特點是開始出一定數量的盤口器,同時也出鏤孔圈足盤,但數量很少。第四階段以3-4層和山崗坡腳區的6-7層為代表,陶器的器類趨於簡單化,主要以夾砂的盤口釜、罐類為主少見其它器型,但第四階段出較多的石器,與前3期有較大的區別。另外,人工製品中首次發現一定數量有加工和使用痕跡的木質工具。
動、植物遺存主要出自水田區的6層。植物遺存為各種植物種子和稻穀,包括果核和堅果等,目前經初步統計,已經甄別出大於0.5厘米的植物種子20種以上,如橄欖、南酸棗、楝果和冬瓜子等。稻穀的個體超過20粒,大多沒有炭化。動物有淡水龜、鱉類和硬骨魚類,其中鯰魚科和鱸魚科等少量種屬可辨。陸生動物有野豬、鹿、牛、狗和亞洲象等。
文物保護
1977年開始,廣東省博物館和佛山市博物館聯合對這裡進行了挖掘。發現了大量生活居住遺蹟和文化遺物,獲得各種石錛、斧穿孔鏟形器、鑿、矛、鏃、礪石及石環、石環芯等600多件;可復原陶器近20件。河宕遺址還發現了新石器時期的墓葬77座,經科學鑑定其性別、年齡和體質特徵達57座
,發現其中19個男女為人工拔牙個體,是我省目前發現的拔牙個體數量最
多的一處。
河宕文化的出土還原了四千年前佛山人在這裡生存和繁衍的風貌。以往說佛山的制陶業或者制陶史,都是始於唐代或者唐宋的,而河宕遺址中制陶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200~3500年前,也就是說,佛山制陶業的歷史往前推進了至少2000年。
考古研究
2006年,由於廣明高速的興建,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2007年9月起,對廣東高明古椰貝丘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經過近4個月的發掘,不但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類型,還發現了包括稻穀等大量的植物遺存,填補了廣東史前考古的多項空白,取得重要收穫。
深埋地底數千年的高明古椰貝丘遺址出現在世人面前。考古人員在古椰貝丘遺址中發現三件尚未腐爛的人類加工木器,在嶺南地區尚屬首次。其中第一件木器為木槌狀工具,手柄處有明顯的砍削痕跡,經判斷該器具為古人敲擊堅果的木器。第二件木器為一根圓形木棍,前端已被大火燒去大部分,這是古椰古人用來生火和烤食物的工具。第三件木器和新製造的木器沒有區別,光鮮如新,該方形木板上有數個人為鑽出的孔洞,專家初步分析懷疑為古人划船用的船槳。
古椰貝丘考古中最激動人心的發現莫過於20粒形態稻穀,這些稻穀在密封的膠土層和積水中完全沒有炭化,保存完好。當時的考古專家表示,在古椰貝丘發現稻穀的考古意義不亞於河姆渡遺址從出土稻穀的形態來判斷,這批稻穀為人類栽培的,這為研究嶺南稻作起源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考古收穫
古椰貝丘遺址的主要收穫:
第一、古椰位於三水盆地的邊緣,地理位置獨特。根據堆積層位及包含物特徵,古椰貝丘遺址的遺存可分為早晚銜接、連續發展的4個階段,填補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到早商以前的考古學編年體系的空白,是一個新的考古學類型,對於探討西江、北江、東江古文化遺存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完善本地區古文化譜系有重要意義。
第二、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史前遺址中首次發現了稻穀,為研究本地區和嶺南稻作農業起源提供了新資料。
第三、大量的動植物遺存的出土,為嶺南首次發現,為揭示珠江三角洲乃至嶺南地區食物的來源、結構,經濟的多樣性和古生態環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相關報導
高明古椰遺址震驚考古界
出土動物有機遺存,數量之龐大,種類之豐富,保存之完好,不僅在嶺南,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十分罕見;出土的20多粒稻穀,在嶺南地區的史前遺址中屬首次發現,為研究嶺南稻作起源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此外,還有同樣是嶺南第一的“木質工具”以及亞洲象、老虎骨骼等可喜“發現”。
這些實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全部出自高明古椰貝丘遺址
。高明召開古椰貝丘遺址專家論證暨新聞發布會。專家一致認為,這
考古專家喜不自勝
高明古椰貝丘遺址,成為中國考古界的一座里程碑。
2006年,8位中國考古界泰斗級人物來到高明博物館五樓,觀摩實物標本。三個多月的發掘,出土了豐富的實物,也讓兩大間辦公室變成了琳琅滿目的陳列室。泡在小塑膠盒裡的果核,放在玻璃水箱裡的木器,攤在桌上的動物骨骼……讓在場的眾人宛如看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生活場景。
“珍貴啊!”“奇蹟啊!”見多識廣的專家也禁不住讚嘆。
到發掘現場考察時,專家更是喜不自勝。看到出土的貝殼時隔4000多年,仍然光新如故,專家組組長、著名考古專家、廣州市博物館名譽館長、研究員麥英豪,向在探方里負責淘洗的女工要了一個貝殼,說要帶給妻子看看,“我和妻子看了古椰貝丘遺址的報導後,都不相信會有保護得那么好的貝殼,我要拿去給她見識見識。”
一番考察後,麥英豪當即建議:“夠了,後面幾個探方,先不要再挖了,趕快建簡易棚,保護起來。”另一位專家補充道,“要噴膠保護,這遺址太重要了。”
堪稱“廣東的河姆渡”
據初步研究,古椰貝丘遺址距今約4000年左右,在廣東先秦考古學文化序列中則處於石峽文化與東莞村頭商代遺存之間,代表了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類型。在同類貝丘遺址中,時間最早。古椰貝丘遺址的發掘填補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早商以前的考古學文化編年體系的空白。
專家稱,出土遺物數量之龐大,種類之豐富,為同類貝丘遺址少見,堪稱歷史文化信息的寶庫。
陶器中有釜、盤、缽等,如此看來,那時的先民,生活用具也算得上豐富了。而石錛、石斧、石網墜、石拍、石鏃等的出現,則表明先民製造生產工具的能力不可小看。
植物遺存更是豐富,有橄欖、南酸棗、楝果、堅果和瓜類種子等,動物骨骼有野豬、鹿、牛、狗、亞洲象、龜、鱉、硬骨魚類等,為揭示珠江三角洲乃至整個嶺南地區這一時期食物來源、食物結構及其經濟的多樣性和古生態環境,提供了寶貴資料。
從遺物透出的信息顯示,先民那時過著悠閒的漁獵生活,“生態優良,食物充足。”
據悉,遺物得到近乎完好的保存,是最大的神奇。其中以貝殼的保存最為顯著,這裡發現的貝殼都沒有鈣化,幾千年前的貝殼顏色依舊新鮮。
專家稱,這裡的遺物保存如此良好,在世界考古遺址中十分罕見,可以與河姆渡相提並論,堪稱“廣東的河姆渡”。
出土稻穀價值珍貴
最為重要的是,是出土了20多粒稻穀,這在嶺南地區史前遺址中首次發現。專家稱,以前考古中也有發現稻穀實物,但都已經炭化。得益於“埋葬環境、保存條件”的優越,這20多粒稻穀同樣“完好如初”。初步來看,這稻粒不是野生稻,而是栽培稻。由於保存完好,可以進行DNA檢測,是研究嶺南稻作起源珍貴的實物資料。
現場數個探方底下,顯露出盤根錯節的古樹蔸。專家初步認為,非常像紅樹林。紅樹林只生長在海岸邊,如果得到證實,那么“古椰”一帶,極有可能離海岸很近,此前有人推測的“前面一片汪洋”說法正確。而出土的大量豐富海產品實物也反過來證實了這一點。
專家建議建立博物館
考察了發掘工作,觀摩了豐富的實物標本後,專家一致認為,古椰遺址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發現的最典型、最有代表意義的貝丘遺址:該遺址的考古學遺存年代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代表該地區一個新的考古學類型,對於探討西江、北江、東江古文化遺存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完善本地區文化譜系有重要意義。
鑒於遺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專家建議儘快採取有力的保護措施,確定遺址的分布範圍,劃定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和歷史的景觀區域。建議省文物局專題上報省人民政府,將遺址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撥專款徵購遺址核心保護區域的地塊,以利於遺址有效和長期的保護。
專家還建議,因為該區域完全有條件建立廣東省第一座具有典型性的貝丘遺址博物館,建議廣明高速公路遺址段向北移50至100米,預留必要的建設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