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水生草本植物。生殖枝分枝,枝上螺旋著生果及成對出生的雄蕊。雄蕊位於心皮之下,每個雄蕊具一短的花絲及一枚花葯。原位花粉小,多近橢圓形,具單溝,表面有網狀裝飾。複合葉小而扁平,多次分裂,每個裂皮具一細中脈,側脈不清。古果的胚珠被心皮包藏,雄蕊中有原位花粉。古果根據其莖纖細、葉片細而深裂、葉柄基部多膨凸等特徵說明為水生。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遼寧西部地區。
主要價值
長期來認為被子植物最早出現於早白堊世早—中期,古果的發現不僅提早了對被子植物出現時間的認識,也對被子植物起源及早期演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遼西產的寶貝,Archaefructaceae sinensis (中華古果),落葉的水生草本植物,具有雄蕊。早白堊世,義縣組,被認為是最早的被子植物。相關的文章已經發表在2002年的Science上了,目前在古植物學界引起了很大的爭論,包括Friis等人已經在IPC 2006北京的會議上提出了一些看法。學術爭論是好的時期,勢必有助於該問題更清楚的闡釋。
“中華古果”“遼寧古果”已經具備了花的基本特徵,有花蕊,豌豆大小果實8到12粒,一塊最大的“中華古果”化石上果實、雄蕊、枝葉、根須清晰可見,而且是雌雄同體。“遼寧古果”和“中華古果”這一晚侏羅世被子植物在中國的發現,將人們對被子植物起源時間的認識至少提前了1500萬年。遼寧西部地區在遠古時代曾經是一片河湖密布的地域,樹木茂盛、鳥語花香,多種生物在此繁衍生息。由於周期性的火山噴發及當地特殊的地質結構,使得大量古生物化石在此地保存完好,這一化石群被國際學術界稱為“熱河生物群”,孔子鳥、華夏鳥、“世界最早的花”等的發現都令世界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