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報袁功曹

古意報袁功曹

這首詩托為仿古,實則言志。作者假託從軍而與故友遠別,抒寫了自己脫俗獨立的遠大抱負。

基本介紹

  • 作者:江淹
  • 年代:南北朝
作品全文,注釋,白話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從軍出隴北,長望陰山雲。
涇渭①各異流,恩情於此分。
故人贈寶劍,鏤以瑤華②文。
一言鳳③獨立,再說鸞無群。
何得晨風起,悠哉凌翠氛。
黃鵠④去千里,垂涕為報君。

注釋

①涇渭,涇水、渭水,顏色分明。
②瑤華,是美玉之稱。
③鳳、鸞,是傳說中的神鳥。
④黃鵠,即天鵝。

白話譯文

從軍邊塞出隴北,長望陰山天上雲。
涇清渭濁各分明,恩情深淺於此分。
故人臨別贈寶劍,分別鏤以美玉文。
一句言說“鳳獨立“,二句言說“鸞無群“。
怎么才得晨風起,自由翱翔九霄外。
黃鵠此去千萬里,唯有悲淚報君恩。

作品賞析

全詩分為三層,層自成意,環環相扣,感情激盪,起伏不平。
首層寫與故友遠別。先點明遠別的原因,乃是從軍邊塞。“隴北”、“陰山”,皆是古代抵禦少數民族入侵的戰場,曾經演繹過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啊!詩人遙望天邊的浮雲,引起了無限的遐想,激起了對建功立業的渴望,他的心早已飛至那遙遠的古戰場。當然,詩人並沒有真正地從軍邊塞,這裡僅是假託但也表現了他不願如世俗文人那般苟安繁華的京都,而後謀求官職,而是嚮往著能像古代的民族英雄李廣那樣,在戰場上憑籍一刀一槍建立功業的遠大志向。“涇渭”二句寫臨別前內心的悲傷感情。涇清渭濁,合流時清濁分明。詩人以此來比喻他們的分別,一在天南,一在海北,就宛如涇水與渭水那樣分明。相距遙遠,音訊難通,故友之間的深厚情誼也將隨之斷絕。這裡也含有生離死別的意思。既然是從軍,那么生還的可能性當然極小,眼前的分別,實際上就是永訣。相逢無望,情同死別,悲傷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這四句在感情上是一個起伏,前二句情緒高昂,後二句調子低沉。開頭如千丈瀑布,從雲端奔瀉而下。接著便跌入深潭,形成一個很強的跌宕,令人感動夭矯變化,不可端倪。
次層寫故友贈劍送行。古人有臨別贈物的習俗,既然是從軍,當然贈劍最合適。“瑤華”,是美玉之稱,這裡是比喻文字的貴重。“鳳獨立”、“鸞無群”,都是寶劍上刻鏤的文字,贈物兼有贈言。鳳、鸞,是傳說中的神鳥。《莊子.秋水》說:“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品格高潔,超凡脫俗。這樣的贈言,既是互勉,亦是自喻。二人情趣相投,都企羨超然物外、脫俗獨立的生活。袁柄“常念陰松柏,詠詩書,志氣跌盪,不與俗人交”(江淹《袁友人傳》),詩人自己也“雖五侯交書,群公走幣,仆也在南山之南矣此可為智者道,難與俗士言也”(江淹《報袁叔明書》)。二人真可謂聲氣相投的“青雲之交”。江淹出身寒微,在那門閥制度森嚴的時代,無疑給他造成沉重的壓抑之感。使得自己的抱負無法實現,因而內心充滿了孤獨與苦悶。他無力抗爭,只好孤芳自賞,離群獨立,不與世俗同流。這四句在感情上也是一個起伏。前二句寫故人贈寶劍以壯行色,使詩人的情緒又高漲起來。後二句寫詩人見到寶劍上鏤刻的文字,一種孤獨感便暗暗地在他心空升起,知音難覓的孤憤再一次令詩人的情緒低落下來。
末層詩人以黃鵠自喻,希望能乘時實現自己遠大的志向。“黃鵠”即天鵝,“黃鵠之飛,一舉千里”(《商君書.畫策》)是志向遠大之人的象徵。“晨風”在這裡指的是政治際遇。劉楨也有“於心有不厭,奮翅凌紫氛”(《贈從弟》其三)之句,皆是希望能乘時高飛、無拘無束的去實現自己的志向。最後二句,是說自己即將從軍到千里之外的邊塞,臨行前抑制不住悲傷的感情,願用這悲傷的眼淚來回報故友對自己的深情厚誼。層層緊扣,首尾呼應。這四句在感情上又是一個起伏。前二句寫展翅翱翔的遠大志向,詩人的感情又掀起更大的波瀾,情緒高昂激越.後二句寫分手時悲傷的心情,感情又再度降到了最低潮。在全詩中,詩人的感情就是這樣一起一伏,抑揚有致,有層次地展示了詩人遠大的志向。

作者簡介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歷仕三朝,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民權縣程莊鎮江集村)人。江淹少時孤貧好學,六歲能詩。文章華著,十三歲喪父。二十歲左右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其政治生涯,齊高帝聞其才,召授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明帝時為御史中丞,先後彈劾中書令謝朏等人;武帝時任驃騎將軍兼尚書左丞,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
梁武帝天監四年(505年)卒,謚"憲伯",武帝為之穿孝舉哀,葬於民權縣程莊鎮江墓店(今李堂南嶽莊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