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學考》是廖平創作的一篇文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古學考
- 作者:廖平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廖平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古學考》是廖平創作的一篇文章。
《古學考》是廖平創作的一篇文章。作品原文舊著專明改制之事,說者頗疑之。然既曰微言,則但取心知其意,不必大聲疾呼,以駭觀聽。今則就經言經,六藝明文,但憑目見。或為擇善取同,或為新義創製,不能質言,都從蓋闕。專述經言,不詳孔...
《今古學考(外一種:古學考)》是一本2023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廖平。內容簡介 廖平(1852-1932),四川井研縣人。初名登廷,字旭陔,後改名平,字季平。初號四益,繼改四譯,晚號六譯。早年受知張之洞,補縣學生,後相繼中舉人、進士。歷任龍安府教授、松潘廳教授、射洪縣訓導、綏定府教授,並...
《今古學考》二卷,廖平(1852-1932)撰。廖平早年受學於王闓運,治今文經學,尤重《春秋》,主張分今文古文。初持今文為孔子所創,古文為周公所創之說,即所謂“今古”。不久改變其說,撰《知聖篇》、《辟劉篇》,主張今文是孔子的真學,古文是西漢劉欲所偽造,即所謂“尊今抑古”,此書也是這一時期...
《古史考》是魏晉時期譙周為考訂司馬遷《史記》所載周秦以上史事之誤所創作的史書作品。內容簡介 古史考,書名,為魏晉之際史學家譙周所撰。原書二十五卷。約當宋元之際散佚。今有清人章宗源輯本一卷。該書是作者為考訂司馬遷《史記》所載周秦以上史事之誤而作,故名《古史考》。內容上主要是對《史記》所...
《古史考(全9卷)》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振坤 內容簡介 《古史考》九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有關中國古典學的專題論文集,旨在展示1949年初至2003年底54年間中國古典學的重大進展和前沿成果。“古史考”是一個普通的名字,三國時期譙周曾著《古史考》,現在之所以還採用這一普通的名字,是希望...
以今文、古文來分派的始作俑者是近代的廖平,廖平於1886年撰《今古學考》,提出漢代經學分為今文、古文兩派,彼此對立,如同水火,“西漢今學盛,東漢古學盛”,及至鄭玄,兩派歸於渦滅。這以後康有為撰《新學偽經考》,強調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的區分,他的觀點,明顯是受廖氏啟發再加發揮而成的。自此以後,...
《周易》古義考 《《周易》古義考》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大鈞著
考生考完後,由“讀卷大臣”排出前十名,呈送皇上,最終由皇上根據個人評判圈定誰為“第一甲第一名”。所以說,能中狀元者大多都是當朝才子。他們天資聰慧,勤奮好學,或有良好的文化氛圍,或有獨特的天賦異質,往往具有眾人稱頌的絕代才華。如明代狀元楊慎,“幼警敏,十一歲能詩,十二歲擬作《古戰場文》、《過秦論》”...
“經古”是院試考前的一個測試。“經古”題目最初為經解、史論、詩賦。鹹豐時增加性理、孝經論。同治十年增加算術。光緒二十三年增加時務。考生只須選其中一門考試即可。同時,清朝科舉制度規定,十五歲以下的考生為“幼童”。(洋務運動中的留美幼童或源於此吧?)幼童不須考“經古”,他們考默經或背經。經文由...
“古教四考”不是一本書,而是陳垣關於中國古代四種外來宗教的四篇考證性專論文章。“古教四考”分別是《元也里可溫教考》(1917年)、《開封一賜樂業教考》(1919年)、《火祆教入中國考》(1922年)、《摩尼教入中國考》(1922年),這些專論或是連載於上海商務印書館《東方雜誌》、北京大學《國學季刊》...
於是尊經者作為《知聖篇》,辟古者作為《辟劉篇》。自註:外間所傳之《改制考》,即祖述《知聖篇》,《偽經考》即祖述《辟劉篇》,而多失其宗旨。”事實上,自劉逢祿、龔自珍、魏源到廖平,許多學者都曾對古文經加以質疑。早在1887年,廖平即著有《今古學考》一書,而康、廖二人曾於1889年在廣州兩次會晤...
故隋設進士科,不過是比附古制而列科名以取文士而已,其完全從屬於漢朝以來的整套科目體系,與秀才、賢良之類異名同實。在唐、五代文獻中所載隋進士有楊纂等6人,可是經過考證,除楊纂的進士身份,因文獻闕如,無從查考外,其餘5人不是查無實據,就是以時制比附古制,將隋代以秀才、明經科察舉為官,比附成...
”考試一詞由“考”與“試”二字組成,《尚書》中有“試可乃已”、“試不可用”,“敷奏以言,明試以功”,“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等記載,《大英百科全書》的說法是根據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些西方學者有關科舉的論著而來,而這些論著的說法又是根據《尚書》的記載而來。“考”與“試”是意義相近的兩個...
《古代文學與文獻論考》是一本202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三強。內容簡介 全書對古代文學和文獻進行了專題研究,其中,第一章考證王安石文章系年,廓清前人失考之處;第二章論述元雜劇的本色派與案頭派,梳理陝西戲曲創作與表演的歷史,考察王九思《碧山樂府》現存版本;第三章略論明代文學思潮和解讀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