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地理,結構,歷史,
地理
結構
據有關資料說,古唐寺原名福先寺,始建於唐朝,原址在今瀍河區塔灣村西頭"唐寺崖"處。明朝洛河泛濫,將寺沖毀。洪水過後,鄉民將寺中留存的部分遺物北移數里,重建寺院。1922年,重修寺院後,軍閥吳佩孚的參謀長張佐民為山門門額題"古唐寺"三字,保留至今。
寺內現存山門殿、觀音殿、白衣殿、立佛殿,"後大殿"毀於十年動亂,另有碑石十餘方。
相傳,古唐寺原來在洛河邊上,垂柳掩映,廟門前就是清波蕩漾的洛河,風景十分宜人,吸引得遊人如織,香火盛極。寺院門口,有座極高的佛塔,塔高得讓人仰看時,腦瓜兒上掛不住帽子。每逢朝日初升,那塔長長的陰影能遮到七里河;夕陽落山,塔影又拉到白馬寺。因此,人們習慣上都把這福先寺稱為"塔寺"。
歷史
遣唐使與古唐寺
繼隋代之後,唐與日本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進入空前繁榮的時期。日本沿襲遣使入隋的舊制,繼續派出遣唐使。貞觀五年(公元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學生和留學僧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開成三年(公元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十二次,另有“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四次。起初使團規模一般不超過二百人,後人數增至五百。
遣唐使的目的在於向中國學習、吸取唐文化,他們大量輸入中國的經史子集各類典籍,中國文化也因此風靡日本社會上層,滲透到思想、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入唐僧人在中國巡禮名山,拜師求法,帶回大量佛經、佛像、佛具等,並且仿效唐代,開創了日本佛教在山嶽建寺的風氣。遣唐使回國,唐朝有時派遣送使同去,由於航行艱險,他們往往居留下來,歸化日本。著名的有沈惟岳、袁晉卿等,都在日本朝廷任職;唐朝僧人赴日最有名的就是東渡傳授戒律的高僧鑒真。
從地圖上看,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近鄰,中間只隔著一個東海。然而,在中世紀,要橫渡這段波濤洶湧的海洋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風暴經常使航船翻沉。“行船走馬三分命”。為了祈求航海平安和歸途順利,人們常把象徵力量、權威的神祇作為航船的保護神,東都外郭城修善坊、會節坊、里德坊內都有為日本、波斯等外國人修建的神廟。這也充分證明當時洛陽住有許多外國人。
值得一提的是,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日本僧人榮睿、普照隨第九次遣唐使來到中國。當時唐玄宗正住在東都洛陽,即令兩位日本僧人禪居東都福先寺,並由福先寺住持僧人定賓大師給他們二人授戒。三年以後,榮睿、普照祈請福先寺僧人道璿赴日本弘法傳戒。和道璿同舟赴日的還有住在福先寺內的印度僧人普提仙那。後來,道璿成為日本禪宗的第二代傳人,普提仙那還為日本奈良東大寺大佛開光。請去道璿以後,榮睿、普照仍感不盡其意,又抵揚州,拜請高僧鑒真去日本。這時先鑒真而達日本的道璿、普提仙那都親赴東大寺拜會鑒真。鑒真、道璿把高度發達的唐文化,如雕塑、繪畫、書法、建築、醫藥知識以及大批珍貴的書籍文物帶到了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福先寺原在洛陽城東五里塔兒灣,又稱“塔寺”,其故址應在今塔灣村西“唐寺崖”。唐代佛教極為盛行,僧尼眾多,寺院林立,福先寺是其中的一座著名寺院。女皇武則天曾為福先寺撰寫浮圖碑文;北印度僧人阿彌真那曾在福先寺譯經;中印度僧人善無畏於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來洛陽,在福先寺譯出《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簡稱《大日經》);著名畫家吳道子曾在該寺作“地獄變相”壁畫。明代天啟年間(1621~1627年),洛河泛濫,寺內“上乾霄雲”的高塔以及整座寺院被洛水沖毀。周圍百姓等洪水過後,將福先寺部分遺物北移數里,在今唐寺□("門"內加“外”)村,重建寺院。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洛陽人王善信出資重修該寺,其規模進一步擴大。1922年再修,並由吳佩孚之參謀長張佐民于山門門額題寫“古唐寺”三字,保留至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關方面對古唐寺進行了多次修復,成為我市又一處宗教活動場所和旅遊景點,有不少日本僧俗友人到此瞻仰朝拜和參觀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