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北路橋
- 外文名:Gubei Road Bridge
- 投用時間:2008年1月
- 所屬地區:中國上海市
- 橋樑類型:公路橋
- 橋樑長度:735米
- 橋樑寬度:33米
- 車道規模:雙向二車道
- 設計速度:40 km/h
- 起止位置:大渡河路光復西路路口、天山支路、玉屏南路與古北路的交匯處
- 途經線路:大渡河路、古北路
- 管理機構:上海市路政局
建設歷程,橋樑位置,橋樑設計,橋樑結構,設計參數,設備設施,運營情況,票制票價,通行事項,建設成果,價值意義,
建設歷程
1985年4月,為了解決距強家角渡口較遠的行人交通不便的問題,建設了一條鋼筋混凝土可推行腳踏車的一跨式鋼樑人行橋,定名為大渡河路橋。年底,大渡河路橋竣工。
2004年,大渡河路橋進行改建工作,並對原大渡河路人行橋實施拆除工作。
2005年3月8日,大渡河路橋動工興建。12月,為了適應上海市地名辦作出“新建的跨蘇州河橋樑名字均應與橋樑所接南側道路相一致”的規定,大渡河路橋更名為古北路橋。年底,古北路橋基本完成橋樑結構的施工工作。
2007年4月,古北路橋竣工,先行對行人開放,並正式定名為“古北路橋”。
2008年1月,古北路橋進入試通車階段。
橋樑位置
古北路橋位於中國上海市境內,地處蘇州河河道上,連線普陀區和長寧區,北起於普陀區大渡河路光復西路路口,南止於長寧區天山支路、玉屏南路與古北路的交匯處,西距河道上游瀘定路橋約1.1千米,東距河道下游中山北路橋約1.5千米。
橋樑設計
橋樑結構
- 整體布局
古北路橋主要由主跨、上下匝道、3個人行梯道和2個無障礙輪椅坡道組成,主橋呈南北走向。
- 設計特點
古北路橋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採用單箱單室斜腹板箱形梁,箱梁布置有縱、橫、豎三向預應力,橫向和縱向預應力採用高強度低鬆弛鋼絞線,豎向預應力採用精軋螺紋鋼,後張法預應力採用群錨體系,精軋螺紋鋼採用YGL錨具;引橋為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連續梁主橋部分作為人行道,主橋及引橋基礎均採用鑽孔灌注樁;橋樑下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承台、墩柱,引橋柱頂設有蓋梁;人行橋採用鑽孔灌注樁基礎,下部結構為墩柱、蓋梁;上部結構為“H”肋板式鋼筋混凝土結構。
設計參數
- 技術標準
技術項目 | 技術標準 |
---|---|
道路等級 | 城市次幹路 |
設計速度 | 40千米/小時 |
車道設定 | 雙向二車道 |
橋面寬度 | 33米 |
參考資料: |
- 具體參數
古北路橋與蘇州河河道斜交36.5度,全長約735米,橋樑部分總長411.94米,跨越蘇州河部分長度為154米,主跨跨徑約70米;主橋長174米、總寬33米,中支點梁高3.65米,跨中梁高2米,箱梁兩側懸挑4.0米,基礎採用的鑽孔灌注樁直徑為1.2米,共32根;引橋長237.94米,南側引橋長為147.12米、坡度為4.0%,北側引橋長為90.82米、坡度為3.5%,標準橋寬12.75米,採用的鑽孔灌注樁直徑為0.8米,共170根;天橋採用的鑽孔灌注樁直徑為0.6米,共16根。
設備設施
- 燈光設施
截至2021年3月,古北路橋沿線兩側均設有路燈,橋面設有景觀燈,橋底部側面有泛光照明。
運營情況
票制票價
截至2020年12月,古北路橋連線了大渡河路和古北路,是市政道路的一部分,因此免費通行。
通行事項
截至2021年11月,古北路橋限速40千米/小時,限重30噸;由於坡度較陡,建議非機動車下車推行。
建設成果
- 建設難題
- 古北路橋主橋上部結構懸臂施工中0#塊預應力混凝土施工工藝、現澆支架的布設;合適的抗傾覆措施;掛籃的設計、箱梁懸臂施工工藝;主橋預應力懸臂箱梁合攏與體系轉換工藝;大跨度懸臂澆注連續梁的施工控制等均為重難點。
- 古北路橋位於普陀區、長寧區交界處,原過河天橋與新建橋位重合,過河天橋須拆除;古北路須兩側拓寬、新建橋樑上跨長寧路和光復西路掛籃施工時對地面交通、航道的限制等將不可避免的影響該區域的正常交通,且有“工程實施階段,維持原有通行能力”的要求,因此交通組織是施工中的重難點。
- 原古北支路道路斷面內的管線全部要動遷,古北路橋的基礎也與長寧路管線重疊,特別是人行過街天橋上通信電纜的搬遷,給施工帶來了困難。
- 古北路橋工程內容包括前期管線動遷工作、橋樑工程、道路工程、照明工程、綠化工程、標誌、標線及景觀燈工程等,而總工期只有306天,因此工期緊也是難點。
價值意義
古北路橋通車後,由“大渡河路-古北路-虹漕路”相連而成的垂直路網,將成為內環、中環之間的一條城市次幹道,它不僅是進出滬寧、滬杭高速公路的主要通道,也是連線鐵路上海西站和南站的客運走廊。(上海《青年報》 評)
古北路橋的通車,使普陀區和長寧區之間又增加了一條南北通道,向北車輛可通往曹楊、長風、真如、真北新村,向南可至虹橋、古北新區及天山、仙霞等小區,今後將使普陀區、長寧區內的兩大城市副中心緊密連線。(上海《勞動報》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