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劇續考》由再論“旦”腳的起源與形成、參軍色淵源考、舞頭與引舞補說、舞末與副末、末泥與胡樂西來、勾欄新考、漢唐百戲管理機構考、唐代曲戲關係考、元雜劇坐演形式淵源考——唐樂與元曲關係之一例、論中古假面戲群、敦煌遺書若干戲劇樂舞問題考等構成。
基本介紹
- 書名:古劇續考
-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 頁數:289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山大學出版社
- 作者:黎國韜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604783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古劇續考》由黎國韜著,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黎國韜,男,1973年10月生於廣州,祖籍廣東東莞。1992年考入中山大學中文系,相繼取得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其中博士畢業論文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提名;2005年,同校歷史學博士後出站。現為中山大學中文系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曾出版學術專著《古代樂官與古代戲劇》(2004)《梁辰魚研究》(2007)2種;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入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廣東省重點文科地重大項目各1項;發表學術論文(獨撰)近40篇。
圖書目錄
引言
上編古劇腳色考論
第一章再論“旦”腳的起源與形成
第一節生旦雜處的原義
第二節“旦”字意義的新變
第三節重要問題補述
小結
第二章參軍色淵源考
第一節參軍色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竹竿子與旌旗
第三節太常與司功參軍
小結
第三章舞頭與引舞補說
第一節舞頭不同於引舞
第二節戲頭不同於引戲
余說
第四章舞末與副末
第一節舞末與副末的表演次序
第二節舞末與副末的其他聯繫
小結
第五章末泥與胡樂西來
第一節襪子與末泥為譯語
第二節襪子與末泥之聯繫
第三節襪子與合生
小結
中編古劇形態雜考
第六章勾欄新考
第一節欄字的本義
第二節勾欄與乾欄
第三節勾欄民俗的考察
第四節相關戲劇史問題的探討
小結
第七章漢唐百戲管理機構考
第一節兩漢時期
第二節魏晉南朝時期
第三節北朝隋唐時期
小結
第八章唐代曲戲關係考
第一節曲戲同名共存
第二節同名共存的原因
余說
第九章致語不始於宋代考
第一節致語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致語不始於宋代
第三節致語的淵源
小結
第十章元雜劇坐演形式淵源考——唐樂與元曲關係之一例
第一節坐演源於唐坐部伎
第二節坐演形式的逐步發展
第三節唐以前的坐演藝術
下編古劇與外來樂舞考述
第十一章論中古假面戲群
第一節假面歌舞群與假面戲群
第二節假面戲群的其他個體
第三節假面戲與中古諸戲之關係
第四節假面戲群的特徵
第十二章敦煌遺書若干戲劇樂舞問題考
第一節花勾
第二節隊武舞
第三節作語
第四節戲劇與戲噱
小結
第十三章敦煌遺書戲劇樂舞問題補述
第一節后座
第二節頭
第三節了
第四節鐘馗
小結
第十四章竹竿子與西藏傳統樂舞關係試探
第一節竹竿子源於旌旗
第二節竹竿拂子的來路
第三節熱巴舞與氂牛尾
小結
第十五章十六天魔舞源流考
第一節天魔舞源於金剛舞
第二節天魔舞的出現與流行
第三節天魔舞在漢地的改造和流向
小結
附錄古劇與樂官問題探析
附錄一樂官與古代戲劇起源及形成簡論
第一節論戲劇起源於樂官說
第二節樂官在第一階段之影響
第三節樂官在第二階段之影響
小結
附錄二樂官與古代戲劇晚熟問題簡論
第一節關於古代戲劇晚熟
第二節樂官對戲劇成熟之延緩
小結
附錄三說“師”與古代“武劇”之起源
第一節“師”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師與武舞
第三節師與角觚
小結
附錄四俳倡優伶辨略
第一節俳倡優伶的出現時間
第二節俳倡優伶的職能
小結
附錄五古代樂戶特點簡述
第一節世代傳承等特點
第二節社會地位低下等特點
小結
代結語:古劇研究的空間、視野和方法——黎國韜博士訪談錄
徵引文獻
後記
上編古劇腳色考論
第一章再論“旦”腳的起源與形成
第一節生旦雜處的原義
第二節“旦”字意義的新變
第三節重要問題補述
小結
第二章參軍色淵源考
第一節參軍色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竹竿子與旌旗
第三節太常與司功參軍
小結
第三章舞頭與引舞補說
第一節舞頭不同於引舞
第二節戲頭不同於引戲
余說
第四章舞末與副末
第一節舞末與副末的表演次序
第二節舞末與副末的其他聯繫
小結
第五章末泥與胡樂西來
第一節襪子與末泥為譯語
第二節襪子與末泥之聯繫
第三節襪子與合生
小結
中編古劇形態雜考
第六章勾欄新考
第一節欄字的本義
第二節勾欄與乾欄
第三節勾欄民俗的考察
第四節相關戲劇史問題的探討
小結
第七章漢唐百戲管理機構考
第一節兩漢時期
第二節魏晉南朝時期
第三節北朝隋唐時期
小結
第八章唐代曲戲關係考
第一節曲戲同名共存
第二節同名共存的原因
余說
第九章致語不始於宋代考
第一節致語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致語不始於宋代
第三節致語的淵源
小結
第十章元雜劇坐演形式淵源考——唐樂與元曲關係之一例
第一節坐演源於唐坐部伎
第二節坐演形式的逐步發展
第三節唐以前的坐演藝術
下編古劇與外來樂舞考述
第十一章論中古假面戲群
第一節假面歌舞群與假面戲群
第二節假面戲群的其他個體
第三節假面戲與中古諸戲之關係
第四節假面戲群的特徵
第十二章敦煌遺書若干戲劇樂舞問題考
第一節花勾
第二節隊武舞
第三節作語
第四節戲劇與戲噱
小結
第十三章敦煌遺書戲劇樂舞問題補述
第一節后座
第二節頭
第三節了
第四節鐘馗
小結
第十四章竹竿子與西藏傳統樂舞關係試探
第一節竹竿子源於旌旗
第二節竹竿拂子的來路
第三節熱巴舞與氂牛尾
小結
第十五章十六天魔舞源流考
第一節天魔舞源於金剛舞
第二節天魔舞的出現與流行
第三節天魔舞在漢地的改造和流向
小結
附錄古劇與樂官問題探析
附錄一樂官與古代戲劇起源及形成簡論
第一節論戲劇起源於樂官說
第二節樂官在第一階段之影響
第三節樂官在第二階段之影響
小結
附錄二樂官與古代戲劇晚熟問題簡論
第一節關於古代戲劇晚熟
第二節樂官對戲劇成熟之延緩
小結
附錄三說“師”與古代“武劇”之起源
第一節“師”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師與武舞
第三節師與角觚
小結
附錄四俳倡優伶辨略
第一節俳倡優伶的出現時間
第二節俳倡優伶的職能
小結
附錄五古代樂戶特點簡述
第一節世代傳承等特點
第二節社會地位低下等特點
小結
代結語:古劇研究的空間、視野和方法——黎國韜博士訪談錄
徵引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