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經濟學派人口論

古典經濟學派人口論

17 世紀中葉至 19世紀初英法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分析資本主義人口現象的基本觀點。古典經濟學派人口理論的特徵是重視從經濟、財富生產的角度研究人口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典經濟學派人口論
  • 外文名:classical economic population theory
歷史,人口論分析,

歷史

17 世紀中葉至 19世紀初英法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分析資本主義人口現象的基本觀點。在英國從W.配第開始,中經A.斯密的發展,到D.李嘉圖結束。在法國從P . d e布瓦吉貝爾起,中經以F.魁奈為代表的重農學派的發展,到J.-C.-L.西蒙德·德西斯蒙迪結束。配第的《賦稅論》、《政治算術》,魁奈的《人口論》、《經濟表》,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德西斯蒙迪的《政治經濟學新原理,或論財富同人口的關係》等著作,闡發了他們的人口理論。
古典經濟學派人口理論的特徵是重視從經濟、財富生產的角度研究人口現象。配第把土地和人口看作是構成社會經濟生活的兩個首要因素,其中特別重視人口的作用。他認為,人口少是真正的貧窮,有800萬人口的國家,比面積相同而只有400萬人口的國家要富裕一倍。魁奈也把人口看成是財富的第一個創造因素,但強調人口數量必須與財富相適應,如果人口的數量與從土地和對外貿易取得的財富數量比較起來顯得過多的話,那么就不可能促進財富的增加。斯密繼承了魁奈這個思想,認為經濟上的需求是調節人口生產的決定性因素。如果經濟發展對勞動需求增加,必然促進人口增殖。相反,經濟停滯,對勞動需求減少,必然使人口增殖減少。經濟的發展可以使人口自發地與之相適應。李嘉圖進一步認為,勞動的自然價格,就是維持勞動者的生活必需品的價值,當勞動市場供不應求,勞動市場價格會超過自然價格,高額工資會刺激人口增加。反之,勞動市場供過於求,勞動市場價格低於自然價格,工資下降又會抑制人口增長。勞動人口隨工資漲落而發生變化,使人口與經濟的需求相適應。
古典經濟學派還十分重視生產人口和非生產人口的區別。他們都主張增加生產人口,減少非生產人口。配第提出以增加人口中生產者的比重,來增強國家的力量。魁奈明確指出,只有生產物質財富的人口才是生產人口。一個國家如果非生產人口超過了生產人口,那就是對勞動使用不當,會使國家貧窮。但他對生產理解得十分狹隘,只把農業人口看成是生產人口,除此以外都是非生產人口。斯密從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學說出發,擴大了生產人口的範圍,認為社會上某些最受尊敬的階層,如君主、官吏、軍人、教士,以及屬於這些階層的文人、律師、演員、家僕等等,都是非生產人口。他猛烈地抨擊封建上層人物,認為他們是社會的累贅,並主張把非生產人口減少到最低限度,否則就會影響國家財富的增長。古典經濟學派的這些觀點,代表了當時主張發展生產力的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

人口論分析

對人口階級構成的分析,是古典經濟學派的重要功績。布瓦吉貝爾認為,社會有富裕階級和貧窮階級,富裕的階級本身一點不勞動,卻享受著應有盡有的快樂,貧窮階級從早到晚地勞動著,卻難得溫飽。魁奈根據他的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學說,把社會劃分為生產者階級、不生產者階級和土地所有者階級。斯密十分明確地把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口,劃分為工人、資本家、土地所有者三個階級,認為它們構成文明社會的三大主要的和基本的階級。李嘉圖還進一步分析了這三大階級在經濟上的矛盾。
古典經濟學派從經濟自由思想出發,主張人口的自由流動。斯密認為,勞動力的自由遷移,可以用一個地區勞動力的剩餘去彌補另一個地區勞動力的不足。李嘉圖進一步指出,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可以使勞動得到最有效和最經濟的分配。他們都反對限制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古典經濟學派還分析過資本主義社會中機器排擠工人的現象。李嘉圖認為,機器的使用雖然增加了國家財富,但是對勞動的需求必然會減少,人口就會過剩。德西斯蒙迪指出,由於工業中所有工序幾乎都用機器代替了人,從前有工作做的同樣數目的勞動者,現在有些人就可能找不到工作。然而他們並沒有認識到問題的根源是機器的資本主義使用方式,而不是機器發明本身。
古典經濟學派的人口論,雖然有其歷史的進步意義,同時也帶有明顯的局限性,如把資本主義的人口問題看成是永恆存在的問題等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