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代百家姓
- 外文名:Ancient surnames
由於我國古代最重視身份地位,所使用的姓氏也往往帶有等級色彩,各個王朝都有各自的貴姓。如我國的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十大王朝,夏朝皇帝姓姒,商朝皇帝姓子,周朝皇帝姓姬,秦朝皇帝姓嬴,漢朝皇帝姓劉,唐朝皇帝姓李,宋朝皇帝姓趙,元朝皇帝姓奇渥溫,明朝皇帝姓朱,清朝皇帝姓愛新覺羅。在各朝皇帝當政的時候,其所使用的姓氏無疑是當時最尊貴的。另外,我國曆朝歷代的皇帝為了收攬人心,還往往把自己的姓氏作為特別的禮物賞賜給那些異姓大臣,讓他們改姓自己的姓氏,而那些被賜姓的人也以此為榮。在我國封建社會,這類的例子是屢見不鮮的。只要翻一翻二十四史,幾乎都能找到。
我國古代的貴姓不等於大姓,而大姓也不一定就是貴姓。在魏晉南北朝隋唐時,社會上特別重視姓氏,不同朝代、不同地區的人都有各自的貴姓。如東晉南朝人尚"僑姓",其中以王、謝、袁、蕭最為尊貴;江東地區尚"吳姓",以顧、陸、朱、張、虞、魏、孔、賀為大;中原地區尚"郡姓",以崔、盧、李、鄭、王為大;關隴地區也尚"郡姓",以韋、裴、柳、薛、楊、杜、皇甫為大。即使是出自邊荒異域少數民族的北魏王朝,也受內地人的影響尚"虜姓",把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等姓推舉到尊貴的地位。而那些真正是人口眾多的大姓,有時反而會因為地位低下而被人瞧不起。如《元史·順帝紀》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蒙古族出身的宰相伯顏十分輕視漢人,於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上書順帝,"請殺張、王、劉、李、趙五姓漢人"。他仇視漢人可能是因為漢族人口太多的緣故,要殺的五姓漢人顯然也是當時人口最多的。他這一荒唐的請求,當然不會得到順帝的批准。
元代的張、王、劉、李、趙等姓以人口眾多而著稱,其實,這種現象並不始於元代,而是有其歷史的過程。如劉、王等姓在姓氏制度形成初期就是次姓,經兩漢時期的充分發展以後更是如此。至唐代,李姓又因是國姓而人口迅速增加,從而躍至著名大姓的行列。除此而外,其他一些大姓的情況也是如此。所以到宋代時,由於我國人口已達到了相當的數量,加上保存至今的資料也較充分,以致為人們研究當時的大姓提供了許多方便。因此,根據一些專家的研究,我國現在的姓氏人口比例及其分布格局至少在當時就已經奠定,當時大姓中的前100家也基本與當代的情況差不多。尤其是排在前7位的姓氏,宋代是王、李、張、趙、劉、陳、楊,當代是李、王、張、劉、陳、楊、趙,姓氏完全一樣,所不同的只是順序上的差別。同樣,包括上述7大姓在內的前18大姓,即王、李、張、趙、劉、陳、楊、吳、黃、朱、孫、郭、胡、呂、高、宋、徐、程,所占人口比例都在1%以上。這種格局,也與當代19姓占人口1%以上的情況極為近似。所以有關專家得出結論說,我國當代大姓及其分布格局至少是在宋代奠定的。也正因如此,元朝宰相伯顏要殺5姓漢人,顯然也正是因其人口太多、分布太廣,以致可能為其統治造成隱患的緣故。
明代關於當時大姓及其分布情況的資料也較為完備。根據近人李濟在《中國民族的形成》一書中對當時各姓人物的統計,明代人口較多的大姓有10個,依次是王、陳、張、劉、郭、吳、楊、李、胡、朱。由於這一統計是建立在各姓著名人物數量的基礎上的,如果姓中著名人物較少,其在大姓中的排名就有可能後延,因此還不具有普遍意義。此外,明朝初年翰林院編修吳沈等人根據當時戶部所藏的戶口名冊,模仿宋代《百家姓》體例,編成了《皇明千家姓》。這本《千家姓》共收入姓氏1968個,其數量超過宋代《百家姓》的4倍多,編排形式仍是4字一句,以韻相排。其開頭幾句是"朱奉天運,富有萬方,聖神文武,道合陶唐",同樣是把當朝皇帝的姓氏放在首位。
據有些學者研究,我國清代有5大姓,即陳、李、張、黃、何。清朝初年,康熙皇帝親自審訂了一種百家姓,後來定名為《御製百家姓》。其中開篇幾句是"孔師闕黨,孟席齊梁,高山詹仰,鄒魯榮昌,冉季宗政,游夏文章",這裡沒有把清朝的皇姓放在首位,而是以漢人的"孔"姓開篇,目的是想以孔子及其思想收攬漢族人心,以換取他們對大清王朝的支持。顯然,儘管沒有像宋、明兩朝那樣"尊國姓",但同樣有鮮明的政治色彩。當然由於它在編排上過於艱澀冗長,因此也與明朝的《千家姓》一樣沒有廣泛流傳開來。